周二,一架荷兰F-35战斗机从荷兰沃尔克尔空军基地起飞,虽然没有携带原子弹,但目的是测试北约的应急机制,以防这种终极武器有朝一日需要使用。
这项代号为“坚定正午”的演习早已计划多时。在俄罗斯无人机多次入侵北约领空之后,这次演习如期举行,为北约联盟提供了展示其全部能力的契机。
这项演习涉及70多架来自14个国家的飞机和约2000名士兵,在北海周边进行。
今年,北约首次允许包括法新社在内的小组记者参加为期两周的演习。 记者们看到一队能运载核武器的德国和荷兰战斗机冲向天空。但他们未被允许观看装载模拟炸弹的过程。
对媒体开放标志着这个传统上以军事保密文化为特征的联盟的一个转折点。就在四年前,该联盟甚至不会透露其演习的名称。
“提高公众意识”
负责北约核行动的美国上校丹尼尔·邦奇表示 “我们长期回避讨论这个问题,但现在确实到了提高公众意识的时候了”。
他强调:“这并非炫耀武力,而是要恪尽职守,深入实地,全面展示联盟的能力。”
在向莫斯科展示这些能力吗?
负责北约核政策的吉姆·斯托克斯保证说:“不一定”。他强调称“我们希望让所有人明白,我们是一个负责任的核联盟,尽可能保持透明,不会采取侵略性行动”。
“应对挑战”
然而,鉴于这些行动的高度敏感性,这种透明度举措存在一定局限。
记者们确实看到一队能够运载核武器的德国和荷兰战斗机飞向天空。但他们未被允许观看机组人员训练装载模拟炸弹的过程。
北约的核威慑力基于驻扎在欧洲多个基地的美国武器。但有人对唐纳德·特朗普总统任期内能否延续这种支持表示怀疑。
指挥官们坚持认为,这方面没有任何变化。美国上校丹尼尔·邦奇表示:“我认为任何人都不应该质疑美国的作用。”
对于参与演习的人员来说,这种基于使用毁灭性武器的训练压力很大。荷兰指挥官布拉姆·维斯特格坦言,“这很辛苦,很难。这显然是飞行员所能承受的最高程度的暴力”。
他认为“威慑力基于三个要素:必须具备能力、可信度和沟通能力”。他说,“我毫不怀疑我的团队能够胜任这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