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即将在韩国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Xi Jinping)举行面对面会谈之际,美国参议院民主党人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特朗普的对华贸易战正处于“自我挖坑”的状态,美国反而处于“弱势局面”。
根据美国媒体CNBC报道,这份报告强调,美中关系正因单边关税政策与外交策略失衡,而“增强了中国的实力”,美国的谈判筹码进一步削弱。
本次报告由参议院银行、住房与城市事务委员会(Senate Committee on Banking, Housing, and Urban Affairs)民主党成员撰写。报告指出,特朗普政府自2025年春季起,对中国及其他国家实施广泛关税,使美国家庭、农民和制造业企业付出重大代价。
民主党参议员指出,这场所谓的“贸易战”并未如预期强化美国在对华谈判中的优势,反而让中国握有更多筹码。报告称:“特朗普的贸易战已对美国消费者与企业造成重大成本,卖掉了美国农民,总统却强化了中国的手牌,同时削弱了美国的杠杆。”
委员会排名最高的民主党人沃伦(Elizabeth Warren)告诉CNBC,特朗普正将“美国的长期繁荣与安全”置于风险之中,并说他“现在需要改变对华贸易战的路线,停止伤害美国家庭、农民和企业”。
本周三,特朗普在前往亚太经济合作会议(APEC)的飞机上告诉随行媒体,他对与习近平会谈达成贸易协定保持“非常乐观”。特朗普说,该协定可能包括降低对中国商品的进口关税,“这将对每个人都非常非常好……我期待与他见面。”
这份报告援引通胀、就业、出口数据等多项经济指标作为分析基础。报告指出,自2025年1月至4月,美国年比年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下降,但自5月起中美爆发关税冲突后,CPI反弹;9月年比年通胀率达3%,为2024年5月以来最高。核心商品通胀(不含食品与能源)年比年增长1.5%。此外,报告估算,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每年使美国家庭多付约1500美元,对收入较低与中等家庭的打击尤为明显。
制造业方面,报告批评特朗普所承诺的“制造业复兴”并未实现,制造部门已连续四个月出现就业缩减,累计失去约4.2万个岗位,为2020年初以来最长下滑周期。
民主党参议员指出,中国已对稀土实施出口管制,并从5月起停止从美国采购大豆。2024年中国从美国购买大豆价值达126亿美元,但2025年上半年仅25亿美元。同时,美国农户面临来自关税、农机与化肥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
此外,中国则在对美关税施压后,扩大对非洲、东南亚及欧盟市场的出口。9月单月中国对非洲出口年增56.4%,对东南亚年增15.6%,对欧盟年增14%。报告指出,中国仍通过转运至第三国的方式绕过美国关税,创造纪录性的贸易顺差。
民主党参议员还批评,特朗普政府的“互惠关税”路线不仅未能整合盟友,反而削弱了美国与盟友在面对中国时形成统一战线的机会。报告指出,对盟友及伙伴国家的普遍课税政策“严重破坏美国构建同盟以抗衡北京的能力”。
白宫发言人回应CNBC置评时表示,特朗普的贸易和关税议程已与部分国家达成了历史性的贸易协议,“这些国家的经济总量超过30万亿美元,人口超过10亿。同样的议程也在推动数万亿美元的投资进入美国,创造就业机会,尤其是在对国家和经济安全至关重要的行业。”
参议院于周三将审议一项决议案,旨在撤销特朗普对加拿大施加的关税。此前,参议院于周二以微弱差距通过了类似决议,撤销对巴西商品的关税。该举动被视为,国会中部分共和党人对特朗普单边课税政策的反弹迹象。下周,美国最高法院将就特朗普是否超越职权,利用紧急状态法对几乎所有国家征收高额关税,进行口头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