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四闭幕的中共四中全会通过的第15个五年规划决定加倍努力,大幅提升高科技水平,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外国观察家注意到,在贸易空前紧张和地缘政治动荡的背景下,习近平和他领导的中共决定以此来强化与美国的对抗。
四中全会公告对未来五年形势判断更不乐观,中共当局认为,未来五年中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中国“处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
因此要求中共全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即习近平作为中共领导核心的决定性意义,以及“做到‘两个维护’”,即维护习近平对中共的绝对统治地位。这是从政权层面强调习近平的统治不可动摇,
在此基础上,中共四中全会提出的“十五五”的主要目标是“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报告称:“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
会议称:“到二〇三五年实现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有专家分析,中等发达国家人均2.5万美元,按照中国官方数据,中国目前人均1.3美元,要在2035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需要翻倍,需要连续十年经济增速都保持在5%以上,而 2025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情形似乎预示今后的经济发展并不乐观。
亲北京的香港星岛日报援引香港城市大学教授刘宁荣称,“十五五”规划重中之重的是“以人工智慧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在这一波革命中,中国“大陆不再是追随者,要至少与美国平起平坐,甚至在某些方面成为领导者。”
在经济陷于困境的背景下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中共四中全会提出“建设强大国内市场”“扩大内需”,“要大力提振消费”,以及“增强国内大循环”。
在地缘政治紧张,贸易战持续的情况下,中共四中全会强调“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以及“高质量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观察人士的疑问是,一大批中共高级将领被整肃,军委副主席何卫东被开除党籍,在军心动荡的情况下如何建设“一个强大的人民军队?”
“十五五规划”可谓雄心勃勃,但路透社报道分析,关于这些政策的实施时间、节奏、资金来源和规模的不确定性,可能使经济学家和投资者持续担忧中国政府能否重塑中国经济平衡——当前中国家庭消费占GDP比重比全球平均水平低约20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