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用过「国补」买东西吗?
国补很香,不只消费者这么觉得,厂商也能享受到「国补」刺激销量的红利。正因如此,「国补到手价」成为今年最流行的营销热词。
也是你今年最应该警惕的五个字。
「国补价」正在取代「原价」,这不是个好现象。
现在点开厂商社交平台,你会发现,产品宣传物料中,「国补价」以彩色高亮的大字体给出,而一旁的原价总是一个迷你字号、浅色系的数字,不点原图都看不太清,有时甚至完全不出现。
乍一看感觉没啥问题,毕竟国补人人都享有,我们买东西也是能用国补就用。
问题是,不能用国补的时候呢?
国补虽然是实打实的,但在同一轮国补,也就是一年内,大部分品类都只能用一次,也就是说,对于一些已经享受过相关优惠的消费者,这个大大的「国补价」就没有了参考价值。
不仔细看的情况下,在社交平台刷到一个彩色、高亮的价格数字,可能就会误以为是实际的价格。
我们建议你将「国补价」视作一个类似「双十一」的活动折扣,这样至少不容易被数字迷惑,也更能发现满世界「国补到手价」的不合理之处。
如果一个厂商将「双十一」的活动价作为产品的「售价」来宣传,你是不是也会觉得滑稽?尽管有些第三方平台的折扣价长期存在,但以往的品牌方很少会在产品刚发布时,就把活动价当作原价来宣传,更不会完全不标注原来的价格。
今年到现在,仅手机厂商就已经开了几十场发布会,但我们看到只有华为和三星这两家,在发布会和宣传物料上,把产品的「售价」大大方方地写出来,把「国补价」放到了注释的位置。
事实上,如果想通过国补价吸引人,可以选择更好的呈现方式,比如让国补价和正价采用同一种字体和设计,或者让国补价作为正价的补充。
据爱范儿了解,苹果是这一波国补政策下最大的受益者之一,有不少苹果产品在叠加了「国补」等各种优惠后,价格相当有竞争力。但即便如此,苹果依然不会将「国补价」大大地贴在官方物料上,而是采用「享国家补贴,入手更超值」这样比较克制的话术。
这样一来,具体的到手价交给用户自己在平台上查询,厂商也能避免很多争议。
原本是双赢的国补,如今成为了一种灰色地带的营销陷阱。看到「国补到手价」这五个字,你得多留一个心眼,因为国补只有一次,而「国补到手价」却有无数个。
不仅商家的「国补到手价」是一个坑,实际上,持续了小半年的国补政策,现在已经变得有点复杂。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想买东西时国补用不了,或者不如预想中那么便宜。
所以,我们也给大家梳理了一个详细的国补攻略,为你扫清疑惑和障碍。
国家补贴首先需要选定地区,不同地区的补贴力度和种类会有差异。一般平台都会自动进行定位,并且匹配当地的补贴。和去年不同,现在的国补对于地区的要求比较严格,一些平台需要地区、IP、收货地址统一才能使用国补。
目前国补的平台已经不仅限于最初的京东,另外两家平台淘宝和拼多多都已经上线国补,如果想要线下购买,则可以使用云闪付,相关界面有详细的店铺信息。
但每家平台国补的进入方式不一,有些还特别隐蔽:
其中,京东和拼多多两个平台的国补,都需要使用这两个平台自己的支付方式;淘宝花呗分期不支持国补,但京东白条支持。
除了这四个平台,vivo 和 OPPO 的官方商城也支持国补。
国补和身份证信息挂钩,每个人在一个品类里面,只能绑定一个平台,如果要更换,就必须要先「解绑」。
举个例子,我在淘宝平台绑定了智能手机的国补,如果我想在京东上用国补买手机,就会发现国补资格已经和淘宝天猫绑定,需要回到淘宝上进行解绑,才能进入京东重新绑定。
就广东地区而言,除了空调有三次机会,每个品类在今年内,都分别只有一次国补机会。
比如说,我用国补买了一台 iPhone,那么今年我暂时就不能继续用国补买手机。但如果之前没买过智能手表,还能继续领手表的国补。
对于手机、平板和智能穿戴这三种品类,只有 6000 元以下价位能吃上国补,优惠 15%,最高不超过 500 元。通过计算,单件商品价格超过 3333 元时,才能拿满 500 元的补贴。
耳机这个品类有点特殊,目前只有京东的旗舰店可以使用国补,属于「智能健身」品类,不会消耗手表手环的「智能穿戴」的国补。
而电脑属于一级能耗家电,国补力度 20%,补贴最高 2000 元。
国补能够叠加平台的优惠券使用,但国补的优惠将根据「券后价格」进行计算。比如,京东平台购买 Apple Watch 有 600 元的平台折扣券,Apple Watch S10 售价 2999,券后价格 2399 元,然后才计算国补优惠 15%,最终到手价 2039.15 元。
即使是同一个地区,不同平台的同一个产品,对国补的支持也会有不同,如果确定一个产品的价格在国补区间,但发现在这个平台上不支持国补,可以考虑去其他平台看看。
就广东地区而言,国补商品不能「拼单」使用,即使都是能吃上国补的同一品类,同时下单就会失去国补。
如果不确定自己用上国补没有,三个平台都有自己的提示方式:
下单之后事情还没有结束,为了减少倒卖国补产品的现象,今年的 3C 数码国补产品送到后,需要本人现场拆封拍照签收,所以购买了国补产品后,记得也要考虑本人签收的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用国补优惠购买的产品,如果取消或退货,不一定都能返还消耗的国补资格,需要视国补地区的政策而定,最好在购买之前咨询客服。
由于国补政策会根据每个地区、平台、品牌、产品变化,这个攻略只能提供一个最基本的参考价值,如果发现和攻略有出入的地方,都建议去找平台或店铺客服进行进一步的核实。
对于最高只有 500 元的 3C 数码而言,国补的力度其实不算特别大,有时甚至还不如平台补贴:iPad mini 在拼多多没有国补,但平台优惠最低价是 3199 元,比京东的国补价还要低一点——当然,我们这里只讨论价格。有时候,服务也是重要的一环。
而国补力度更大的电脑品类,价格要实惠不少,特别是苹果 Mac 产品。五千元价位起步的 M4 MacBook Air,叠加教育优惠三千元不到的 Mac mini,真成了「人人买得起」的性价比产品,对于其他品牌而言同样如此——因此,我们也建议把国补的机会,留给数额更大的产品,以争取更多的优惠。
总之,不管是厂商宣传的「国补到手价」,还是电商平台上看到的国补优惠价格,我们都要留个心眼,警惕这个只有一次的「国补价」,更要货比三家,选择真正需要、值得买的产品。
切忌因为「国补到手价」,没有需求也要创造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