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新闻网

中華青年思想與行動的聚合地

在中国购物 继眼睛和人脸识别支付后,现今推出刷掌纹付款

18/09/2025 - 18:28


继开发眼睛和脸部支付功能后,在中国购物,你现在可扫描手掌付款。十年间,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几乎彻底淘汰了现金支付。连街上乞丐讨钱也用二维码,不再向路人索取硬币。如今,中国在支付领域更是持续创新,现今民众购物付款,扫描“手掌”即可。 

如今,扫描手掌付款已成为数十万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在北京朝阳门附近的一家小超市,当你走到收银台时,收银员会确认回答:“是”,表示你确实可以使用这种新的支付方式。这是中国最新的创新之一。你只需在小型终端上挥挥手,就完成了。通过手掌上的纹路,你的身份就会被识别,钱会直接从你的银行账户转给商家。收银员解释说,这非常方便。如果你忘了带手机,只需扫描一下手掌即可。 

同样,在一些商店,得益于面部识别技术,你还可以刷脸支付,也可以用眼球直视支付,这样也能对个人身份做出识别。这些都是最新的发展,但对中国人来说,主要的支付工具仍然是手机,中国现在几乎没有现金了。官方规定,商家无权拒绝现金支付,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商店或出租车没有足够的零钱,交易变得复杂,甚至不可能。 

年长者的不情愿 

中国人购物的支付方式主要有两款,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也就是:微信和支付宝。这两款应用都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支持二维码支付。要么商家扫描你的二维码,要么你扫描商家的二维码。超过90%的购物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完成的。这有问题吗?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这不成问题,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除了老年人。 

如果你想看到人民币兑换,就得一大早就去市场才看得到,比如北京圣府小庄市场薛先生的鱼市。“我们大约有20%的顾客仍然用现金支付。”这位店主解释说:“他们通常是70岁以上的人。为了存点现金,我会去那里的一家小杂货店。如果我钱不够,他们会找零。每天早上我都会准备大约125欧元的现金。因为有些老人会带着现金来,所以没办法不准备现金。比如,看看这位先生,他总是用现金支付,从不使用电子支付。”  

这位老年顾客说他不信任支付宝。他说:“我觉得现金支付很方便。我平均每年去银行两三次,每次取2500到3000欧元来支付日常开支。我的孩子们和所有年轻人一样,都使用数字支付方式,但我不信任这些方式。” 

他还说:“当我我用现金支付的时候,我给10元,商家会给我10元的商品。都是面对面结算,非常清楚。手机支付虽然方便,但我不愿意接受它,就是这么简单!” 

“大家都习惯了;到处都是支付码。” 市场里,每家商店的扬声器都在播放数字支付确认信息,这打破了传统的购物氛围。一位顾客解释说:“我不带现金,几乎所有交易都用微信或支付宝。” 他还说:“无论是在市场上买小东西,还是支付保险金、日常生活开支或医院账单等大额开支,我都用微信。数字支付刚出现的时候,我并不是特别有信心。但现在大家都习惯了。钱对我们来说不再只是一个数字。支付码无处不在。” 

一位市场顾客则说:“我已经很久没见过现金了,更别说碰它了。”  

市场里的一位屠夫鲁生指出了一些缺点。“数字支付确实很方便”他承认,“但有时我们收不到钱,因为5G网络信号不好,也有些顾客假装扫描支付码,但实际上并没有付款。二维码和现金支付各有优缺点。” 

外国游客支付则面临挑战  

虽然中国人已经习惯了数字世界,但对于外国游客来说,初到中国的几天却充满挑战。他们必须安装这些独特的应用程序,最重要的是,了解它们的使用方法。他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麻烦,比如无法付款,或者可能会被堵在纪念碑的入口处。而且,看到这么多二维码,感觉很奇怪!记者在故宫前遇到的一位法国游客卡罗琳如此解释道。她说:“我觉得这非常奇怪。因为我感觉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被追踪了,即使是买一根小小的香蕉。”我对此有点困惑。我觉得你真的必须一直不停地让手机联网。我们已经在这里待了10天了,连一张中国纸币或硬币都没碰到过。” 

在中国,现金确实已经消失的证据是,尽管街头乞丐人数很少,但他们也开始配备了二维码。这些乞丐乞讨时,会向路人出示写在一张纸上的二维码,从不向路人索取硬币。 

同类信息

查看全部

茉莉花论坛作为一个开放社区,允许您发表任何符合社区规定的文章和评论。

茉莉花新闻网

        中国茉莉花革命网始创于2011年2月20日,受阿拉伯之春的感召,大家共同组织、发起了中国茉莉花革命。后由数名义工无偿坚持至今,并发展成为广受翻墙网民欢迎的新闻聚合网站并提供论坛服务。

新闻汇总

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邮件地址:

linkedin facebook pinterest youtube rss twitter instagram facebook-blank rss-blank linkedin-blank pinterest youtube twitter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