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新闻网

中華青年思想與行動的聚合地

在轮椅上,美丽地成为母亲 | 镜相

作者 | 丫丫

编辑 | 柳逸

(澎湃新闻·镜相栏目首发独家非虚构作品,如需转载,请至“湃客工坊”微信后台联系。)

270

“最后的婴儿瘫患者”

当我妈妈身穿大红色丝绸长裙、转动轮椅登上舞台,和她的几位残疾人姐妹正式开始演出时,她一度苍白的脸上,绽放出红润……她的眼睛亮闪闪、双唇温润丰满,妈妈说那是她人生的高光时刻。我明白,她的高光时刻并非是指自己上了舞台、穿上红裙等等这些别人看得见的东西。而是来自她内心,“感觉自己的身心,都高高站立起来了”的那种向上、昂扬。

轮椅上衣袂飘飘的妈妈,总能成为一个焦点,被关注也被指指点点、议论纷纷。她被关注时,有特别不一样的神采,眼睛很明亮;被指指点点时,她说自己“像好斗的公鸡”,爱谁谁,头昂得更高、脖子扯得更长。她身上靓丽的衣衫,会被她刻意张扬起来……而在世俗的眼光里,身体重度残疾的她,就应该老老实实认命。

146

舞台上的母亲(作者供图)

她称自己为“最后的婴儿瘫患者”,她的这个说法既是某种现实,又是她的期盼。婴儿瘫,也称小儿麻痹症,更准确的说法,是“脊髓前角灰质炎”。我国集中爆发“婴儿瘫”的年代,是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这些患者如今都已是中老年人了。随着医疗的发展,这一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妈妈这代人,也许真的就是“最后的婴儿瘫患者”了。

我妈妈今年60岁了,她是在出生未满周岁时,罹患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俗称“婴儿瘫”。刚刚在小摇车上学会站立、尚未迈步的她,四肢全部瘫痪,被送入抢救室急救。后来经过抢救治疗,以及不断的康复疗程,她的双上肢基本痊愈,而双下肢彻底失去功能,不能站立行走,这辈子需要依靠轮椅代步。

在她那个年代,与她一样成为“婴儿瘫”的人太多,他们在成长中是同病相怜的一群人。在整个残疾人群体中,婴儿瘫患者大多是肢体残疾,在我妈妈的肢残人协会里,她的兄弟姐妹们有拄拐的、坐轮椅的,或者走路歪歪扭扭的,用他们自己的话说——“瘸腿拉腰”。

在他们步入老年后,除了自身的病变,多于正常老人的基础性疾病也开始出现。他们中,之前不拄拐杖的拄上拐杖、不坐轮椅的坐上轮椅,甚至坐轮椅的很多人不得不开始卧床了。妈妈眼看着自己的同伴们越来越老,越来越弱,心里难受极了。她不知道自己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身为群体的一员,她想到的首先是要从自我做起。那么,从爱美开始吧,用美给自己、也给自己的群体增一点亮色。

轮椅上的妈妈从小爱美,一点都没有因为自己有残缺,而轻看自己。时常有好心人说一句,“瞧,可惜了这个漂亮可爱的女孩子,好心疼。”舒心贴切的“漂亮”、“可爱”,让她受用极了,人们不经意夸赞一句,她会美滋滋地去照镜子,看看自家的眉毛是不是弯弯的、细细的,鼻梁是否挺直,嘴巴是不是红艳。

在她的童年时代,物质生活是匮乏的,但她为了装扮自己能想出各种办法。“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那个年代特有的口号,简直是为她量身定做的激励。她知道自己是“特别没有条件”,只能“创造条件”。她把撕下的大红标语纸浸湿,含在两唇间,一点点将红色浸润在唇上;她把用过的一号电池砸碎,取出芯子,在镜子前描眉……

她很喜欢将眉毛画得翘翘的,似乎这样整个人的气质也跟着一起提升、上扬。那时住在小院里的她,喜欢在自己前面放一面镜子、放一盆清水,然后蘸着清水梳理头发、编麻花小辫。

147

爱“扮靓”的母亲(作者供图)

271

先敬罗衣后敬人

我妈妈很早就不信邪,也不听那些振振有词的话,“你的身体都残破成这样了,还臭美什么?老老实实、安安静静的吧……”“你有什么值得招摇的?你越是招摇、越是难看。”她明白,自己的爱美之心没有错,招致这些是非,仅仅是因为自己的身体瘫痪吗?

妈妈在她六七岁之前是在地爬行的,为了面部不朝下,为了双目直视前方,将头部昂起来,她开始练习蹲立、蹲行。从爬行到蹲行的练习,她忍着疼痛坚持了两三年,最终才将自己的上身挺直起来。这胸膛与腰杆一挺直,整个人立马精神昂扬了,穿什么衣服都像模像样。妈妈的身体其实是萎缩和佝偻的,而她却总是不遗余力地将脖子向上,将肩部打开,将腰部支棱……

她肢体的伸展往往伴随着血肉和骨骼之间的撕裂般的割离,以及生扯活剥的疼痛。她宁可忍受剧痛,也要改变躯体扭曲的丑陋,更不愿穿在自己身上的衣服,因此变得黯淡。她双下肢瘫软无力耷拉着,而只有上半身那三分之一的部分是健康的,她不仅要它们健康更要它们靓丽。

妈妈喜欢穿样式宽大、色泽艳丽的裤子,穿上这样的裤子可以遮挡腿部的扭曲。明黄色或奶白色的裤子,再加上厚厚的布料,使她的腿看起来丰满不少。本来上下肢是不协调的,因裤子色彩和厚度的搭配,居然非常不错。

151

爱“扮靓”的母亲(作者供图)

“先敬罗衣后敬人”,这是她常常对自己说的,身上有了这些必备的“装备”,她这样写道:“我就像一个战士配备了‘武器’,有了护身的‘盔甲’,我自身的软肋被遮挡住、也被保护起来,真的没有什么可怕的。”在别人的嗤笑声中,她渐渐勇敢起来,毫无惧色地蹲行上街,来到众人面前。她怪异的行走方式的确令人惊奇,甚至惊吓,但这个小女孩身上干净而漂亮的衣着打扮,叫人有时忽略掉她身体的残疾。

很快,她在她们那个宿舍区小有名气了,成为大人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孩子被批评教育后,既嫉妒又不甘心,就故意跑来捉弄她、欺负她。我妈妈特别能够分清,哪种是恶意的欺负、哪种是有原因的,对那些嫉妒的小孩,她总是希望和他们比一比,她说“都胜过我才是真本事”。

在后来的日子里,妈妈的双腿以看得见的明显速度,日渐变形,僵硬扭曲。她双腿的双膝都从腿部的正中央一点点“跑偏”了。而她那只左脚脚腕越来越疲软无力,左脚五根脚趾也一个个塌下去,任何一根脚趾都不会动了。脚心慢慢失去知觉,看到别的孩子互相挠脚心打闹、取乐,而自己的脚心像一块橡胶皮,她就会狠狠敲打脚心,或用铅笔猛戳。

为了给她治疗,我外公外婆带她去了各地寻医问药,但凡有一丝希望也要抓住、抓紧。妈妈年幼,但为了治好自己的病也很拼命,大碗大碗的苦涩药汁大口吞下。她使劲捏住自己的鼻子,咕嘟咕嘟喝药,眉头都不皱一下,喝完后抓一块糖给自己……

272

她想要一张“站着”的婚纱照

为吃汤药,她准备了一方手帕或是一条自备的毛巾,小小年纪的她,也要给自己创造一个仪式感。手帕四周,她用金丝线镶边、洁白的毛巾她用红线绣上自己的名字,她的名字里有“梅”,所以特别喜欢梅花。她学着画梅花、绣梅花,绣的梅花点缀在衣领上、前襟上。她最喜欢的白衬衣上,红艳艳的那朵梅花和飘逸的红领巾,格外醒目。

她在习作中写下,“我的下肢坏了,双腿瘫痪了,已经坏了的就坏了吧,已经瘫痪的就瘫痪了吧。不要影响我内心慢慢生长出来的美好。我试图让所有的美好来抵消我的残疾、残缺……”我明白妈妈生长美好的方式是督促自己多读书、有好成绩,被老师和家长表扬。课堂上,每次语文老师读她的作文,那抑扬顿挫的语调、那沉醉喜悦的表情,就是她想要的美好。但因为身体的严重残疾,高中毕业的她终究是“升学无望,就业无门”,只能回家待业。

一晃几年过去,她长成大姑娘,同样面临恋爱婚姻。上世纪的八十年代末,我爸爸主动找上我妈妈,年轻帅气的他向轮椅上的她求婚。其实他真的看上的是她的年轻美好,他看到的是轮椅上不一样的她,尽管他比她还小一岁。

当然,他们的爱情婚姻是不被看好的,是尤其需要被反对被否定的,被世人、被家人、被族人。为了成就这段姻缘他们抵抗了很多东西。即使没有婚礼、没有祝福,向往仪式感的妈妈,依然给自己的婚姻以最好的仪式。在她的婚纱相册里,有一张“站”着,与爸爸深情款款地对望的相片。那也是她唯一的一张“站立”婚纱照。

妈妈无数次为我讲述,她和爸爸好不容易领取结婚证后,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拍摄婚纱照,这是她一直的梦想,少女的梦想。“我穿上宽大的白婚纱,在婚纱下面我要求放上椅子,再在椅子上垫上马扎子,我就坐在马扎子上,感觉自己一下子高了。有人担心我会掉下来摔着,你爸爸两只手随时准备接住我。

马扎子上的她也很害怕,但她必须这么做,“我今生得有一张站着的婚纱照”。她催促着摄影师,“快拍快拍呀,趁我还能坚持住,快快定格吧!”“我想过就是我掉下来的话,我还会重来的,当我听到啪嗒啪嗒的快门响起时,我又哭又笑……”

273

轮椅上,走遍天下

其实无论是在娘家,还是组成新的家庭,她都是根本没有条件奢望什么心愿的。她没有工作和固定收入,手里任何一分钱都得掂量着用,稍微不留神生个病就得花钱。所以哪里有闲钱给她爱美呢?她所能给自己的激励,就是使劲地写稿投稿,有稿子发表的话就会有稿费,将稿费积攒起来,就可以为自己买衣服。

爸妈结婚后,知道妈妈这一大爱好后,爸爸省吃俭用,连最爱的烟都立马戒了。戒烟的初期他特别难受,妈妈告诉我,“你爸爸的状态是抓耳挠腮、坐立不安,实在受不了抓根咸菜放嘴里不停地嚼,嚼得舌头都麻了……”后来戒烟成功,他不舍得花钱,居然用满满一大杯白开水喝下,以示庆贺。

爸妈的早饭永远是一成不变的烂面条,连一颗鸡蛋都没有,葱姜爆个锅就很不错了。他俩能吃咸菜绝不吃炒菜,能省几滴花生油也偷偷乐,胃里没滋味,但她会情不自禁想像起又一条纱巾梦幻飘荡而来。这条纱巾是洁白的,也可能是宝石蓝的,如同白云和天空,轻盈而飘逸。

残疾成为她永远解不开的一个大大桎梏,但她的心灵和思想却早已冲出“牢笼”。我妈妈这辈子最幸运的事情,是遇到我爸爸这个人,他对妈妈许诺,“今生我的腿脚,就是你的腿脚,你想去往哪里我就带你去到哪里。”我们家条件有好转后,爸爸开始带着轮椅妈妈走出家门,外出旅游,走遍大半个中国。在一次次旅游中,妈妈的美衣搭配着美景,生机勃勃。

从2007年开始,他们先开启了华东五市游,她对远方的梦幻终于成真。漫长的旅途中,爸爸的手提包里总有一只塑料水舀子,它是用来给妈妈接便的。车辆每到一个服务区,车上的人们都下去了,爸爸会趁无人之际,给妈妈接便。然后,他会用袋子盖好水舀子,去厕所倒掉并清刷干净,爸爸是不允许妈妈禁吃禁喝的。他说有他在,就要过得舒舒服服,体体面面。

150

爱“扮靓”的母亲(作者供图)

一个女人的美不仅来自于打扮和着装,她的容貌,更多地来自灵魂的滋养。妈妈是被爱情滋养的女人,她被呵护、被怜惜,被疼爱。而她给生活和伴侣的回报,就是把自己呈现得漂漂亮亮。在江南水乡、在漓江竹筏上、在云台山大峡谷……她都留下了自己轮椅上的倩影。在我家厚厚的相册里,有很多妈妈的美衣配美景的照片。

有时,我翻阅妈妈的照片,让每一张都在我手里久久停留,不忍心去打开另一张。似乎我如果打开另一张,属于妈妈的美好时光就会顷刻间从我手里流失。我的内心会有恐惧感,惧怕妈妈的身体和残疾,是不是迟早有一天会将她从我的生命里带走?

274

爱与写作

她总是以“扮靓”、“唱歌”、“写作”为主要生活内容,作为儿麻群体的一员,她一直在呈现自我、鼓舞群体,尽最大努力向人们展示一个残疾人的精神风貌。妈妈非常愿意被兄弟姐妹称为“咱们的残疾人作家”,更愿意用手中的笔为他们代言,尽管人微言轻,但总比没有人发出声音要好。她深知,以残疾人生活为素材,在当下依然“出力不讨好”,在“报喜不报忧”的某些语境下,与残疾人相关的写作难免比较“灰色”,常常不被接受和喜爱。但她还是记着初衷,“为残疾人写,为残疾人做”,二三十年,日复一日。

“残疾人美女作家”,很多人对她煞有介事地分析,“这是一个充满歧视性的说法”,她却大咧咧地说,“短短的七个字里,我既是美女又是作家的,很知足了”。她期待自己的作品中能生长出一个真正的“残疾人作家”,名副其实地拥有这一标签。她认为最重要的是自己写作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那是对兄弟姐妹抹不去的记挂和爱。

不少亲朋好友都劝她,像她这样的身体状况,要搞文字就搞一些案头工作,既轻松体面又有名利,为什么偏偏要选择困难的采写工作。她之前也从来不敢想,能有机会出去采访、外出,现在只要她提出要求,爸爸就会帮她来完成。我爸爸用一辆青岛人称为“大金鹿”的自行车,带着妈妈外出采访。他将妈妈放在自行车的后座上,用棉布带绕在她腰间,以防她在他骑行的过程中从车上掉落。而防不胜防的是雨天、雪天,妈妈的掉落时有发生。爸爸为保护妈妈的爱美之心,让她免遭面部受伤,将有耳帽的帽子给她戴上,再在她下巴处将帽带系上。

很多时候骑车的爸爸在即将滑倒时,本能地伸出手护住她,在他看来,摔散了车子无所谓。他会手脚并用,尽可能地将妈妈的整个身躯护住。妈妈的头部和脸部是重点保护对象,她说她仅剩的健康部分是大脑,人生全靠它了。她的一张脸长得不美,但也是健康和周正的,化妆和打扮后,尚有值得欣赏、勇于示人的底气。

所以自行车摔倒的瞬间,受伤流血的总是爸爸。妈妈被他保护得很好,仅仅是受点“皮肉之苦”,但他对自己的伤痛不管不顾,却为妈妈的“皮肉之苦”连连叹息,总是尽快掏出随身携带的药盒慌不迭地为她消毒、上药、包扎。

275

我有一个残疾妈妈

妈妈少女时代的梦想,并非是成为一个作家,她最大的愿望其实是成为一个妈妈。在她看来,一个女人在成为妈妈时,她的生命才会完整,即使她自身根本没有成为一个母亲的可能。妈妈在婚后,心心念念的就是想去试试、去“冒险”一下,看看到底有没有一点点几率。后来她在一位妇科专家给出的食疗和药疗后得以妊娠成功。她写下,“一颗生命的种子,在贫瘠的母体上着床、萌芽……”

妈妈妊娠期的种种艰难,都是后来爸爸复述给我的。越来越大的肚子,压迫得她胸闷气短、头晕目眩。她常常从床上或书桌子上掉落下来,骨质疏松的她两次骨折。她到怀孕后期,吐得翻江倒海的,肚里存不下一滴水、一粒米,全靠输营养液维持自己和胎儿的基本需求。好在我终于出生了,她成了妈妈。

妈妈因为身体循环很差,经络有不同程度的堵塞,乳腺也不畅通,为了哺乳她很痛苦,但依然坚持给我母乳喂养。哺乳期间,她觉得身体变胖,自己越来越丑,但还是愿意怀抱着小小的我在镜头里一次次露脸。

我想,他人成为母亲依靠的往往是自身的本能,而妈妈成为母亲则是依靠全部的生命。很小的时候,我也曾经因为有一个残疾妈妈而自卑,不愿对人提起妈妈。但轮椅上的妈妈会打扮得漂漂亮亮、落落大方地出现在我的学校里,告诉老师和同学们,“我是丫丫的妈妈”。我听到的声音是,“丫丫,你妈妈好美、好优雅、好勇敢呀”。

在我成为新娘子、即将大婚时,她似乎比我还忙碌、还兴奋。我的婚期确定下来后,她大约提前了一年开始着手为自己准备婚宴上的服装。妈妈最喜欢的颜色是绿色和宝石蓝,但大家都建议在喜庆的婚宴上,最好穿吉祥的红色。妈妈不再犟,为了女儿的婚礼,她顺从大家的意愿,所有的喜服都是带红色的。她没有选择网购这种更便捷的方式,而是不辞劳苦地转动轮椅,到商厦或服装城,亲自去购买。

我的婚期是在来年的五月份,妈妈在头年的深秋就开始选衣服、买衣服。天气越来越冷,她穿着厚衣裤,身体很笨拙,她不怕冷也不怕麻烦,在试衣间里一件件脱下羽绒服等,在镜子前试穿她看中的喜装。大冷天里她把自己折腾得大汗淋漓,有一次从商城出来,被冷风冷雨一吹,回家后她患了重感冒,一连病了一个月。

在我婚礼的当天,妈妈在娘家送我出嫁,她穿的是一件车厘子红的连衣裙。五月初在北方是乍暖还寒的时候,妈妈为了漂亮出彩,早早脱掉棉裤、棉袄。曾经有人议论说,一个坐轮椅的女人就别去参加这类喜庆活动了,言外之意妈妈都明白,但为了她唯一的女儿出嫁,她硬是“厚着脸皮”不管不顾地出席了。

临出门前,在我家的仪式一点都不少,父母为我们包热腾腾的饺子,之后我和丈夫给父母跪拜、敬茶。整个过程妈妈没有坐轮椅,她支撑起身子,在沙发上艰难地给我系红腰带、与我紧紧拥抱难舍难分。妈妈在我的婚礼上,尽管身坐轮椅,却依旧是最美的,笑容温暖而慈祥。在我爸爸发表讲话的一节中,他深情地对妈妈表达谢意,感谢妈妈拖着残躯将女儿抚养长大,也感谢她为我们的家一直在努力。

152


同类信息

查看全部

茉莉花论坛作为一个开放社区,允许您发表任何符合社区规定的文章和评论。

茉莉花新闻网

        中国茉莉花革命网始创于2011年2月20日,受阿拉伯之春的感召,大家共同组织、发起了中国茉莉花革命。后由数名义工无偿坚持至今,并发展成为广受翻墙网民欢迎的新闻聚合网站并提供论坛服务。

新闻汇总

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邮件地址:

linkedin facebook pinterest youtube rss twitter instagram facebook-blank rss-blank linkedin-blank pinterest youtube twitter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