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福田区上线福田区政务大模型2.0,率先推出基于DeepSeek开发的AI数智员工,首批70名已“上岗”,引发广泛关注。AI数智员工是作为业务辅助性工具吗?在实际业务场景中的具体应用如何?未来是否会取代公务员岗位?2月18日,羊城晚报记者就此进行采访。
覆盖政务服务全链条,公文修正准确率超95%
据了解,此次上线的福田区政务大模型2.0,以全尺寸DeepSeek R1作为底座,开展本地化细分领域训练,使得模型能够深度契合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具体需求。同时构建了覆盖政策法规、办事指南、历史案例等专属知识库,打造个人或单位专属智能体,为基层工作提供强大的智库支持和工作辅助。
深圳市福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高增介绍,他们从去年就开始梳理人工智能技术和业务相结合的应用场景,“一共有240个应用场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了70个数字智能体的AI账号,它们可以承担多种角色来开展工作,这也是70名‘AI数智员工’的由来。”
在实际业务场景中,AI数智员工如何发挥作用,效率如何?
以行政处罚决定书的生成流程为例,一名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过程,该工作人员在对话框输入“行政处罚”关键字打开相关选项,批量上传案件单位负责人集体讨论笔录,短短十几秒后,一份行政处罚决定书即可生成,且文件可直接下载使用。相比传统纯人工服务模式,AI数智员工参与的流程大大提高了效率,还能保证格式规范、内容准确。
据统计,目前,已上线11大类,覆盖政务服务全链条,通过240个政务场景终端的精准解析,应用在公文处理、民生服务、应急管理、招商引资等多个部门的政务流程中。
“公文助手”公文修正准确率超95%,审核时间大幅缩短90%。“执法文书生成助手”能将执法笔录秒级生成执法文书初稿,基层执法工作效率提升到新高度。民生诉求分拨准确率从70%提升至95%,民情周报、日报、初稿一键生成。产业空间、产业政策根据企业需求和实际秒级匹配。
数智员工目前已应用在公文处理、民生服务、应急管理、招商引资等多个部门的政务流程中
数智员工不能单独决策,不是AI公务员
“这70名‘数智员工’是作为业务辅助性工具,并非完全替代人力 。”对于AI数智员工是否会取代公务员岗位这一问题,高增明确表示,AI数智员工是公务员助手,在工作中是一种辅助助手,是辅助角色,能够辅助开展公共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通过人机工作协同,提高工作效率,为基层减负。
高增强调,数智员工不能单独决策,不是AI公务员,“每个数智员工均有使用部门指定的监护人,在监护人的主导下开展工作,由监护人负责。”
当前,基于DeepSeek的人工智能政务应用带来诸多机遇,但与此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
对此,高增表示,在制度层面,福田在全国首创《深圳市福田区政务辅助智能机器人管理暂行办法》,构建一套完整的伦理框架、技术标准、应用范围、安全监管体系,明确数智员工的辅助定位,每个数智员工均有监护人,在监护人的主导下开展工作。
“技术层面上,在数据存储、传输和使用过程中,我们已在政务网上部署加密、访问控制等多种技术手段,确保数据不被泄露和滥用。”高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