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人企盼近9年的地铁5号线终于全线通车。
8月6日6时,南京地铁5号线北段正式开通运营,标志着地铁5号线实现全线贯通运营。据“南京地铁”微信公众号,至此,南京地铁13条已开通线路的运营里程由484公里增加至508公里,车站总数由234座增加至255座。
2025年8月6日,南京,市民乘坐地铁5号线出行。视觉中国 图
南京地铁5号线是南北向贯穿主城的骨干线,连接鼓楼区、秦淮区、江宁区三大城区,串联起南部新城、夫子庙地区中心、五台山体育中心、北京西路行政中心、山西路—湖南路商业街和滨江商务区等多个重要商圈和功能板块。南京官方表示,开通后将织密南京南北向轨道交通线网,填补下关滨江的轨道交通空白,改善了湖南路等传统商圈交通条件。其密集的换乘和深入老城的走向,对南京城市交通的优化具有重大意义。
该地铁线路起于吉印大道站,终至方家营站,是主城区纵向地铁“大动脉”,2016年12月开工建设,全长37.4公里,全部为地下线,共设地下车站30座。其中,有8座车站与既有线路换乘,因此被市民称为南京地铁的“换乘王”,江宁段于去年3月通车。
据开工时江苏媒体的报道,5号线“最快2021年建成”。“失约”之后,它的建设进展牵动着南京市民的心,屡屡有人通过相关平台进行询问。2023年上半年,江宁区信访局在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中回应5号线建设进度较慢问题时表示,线路南北跨度大,地质复杂,拆迁难度较大,前期论证耗时也较长。
值得一提的是,5号线因沿线涉南京明城墙、朝天宫、国民政府最高法院旧址等国家级文保单位,还曾出现过两度被国家文物局退回相关方案的插曲。据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此前报道,早在2015年11月,国家文物局退回南京地铁5号线选线规划设计方案,要求修改规划方案及文物影响评估报告。次年初,修改后的选线规划方案获国家文物局同意。2017年6月,已开工的5号线因穿越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旧址段隧道最高点距地表仅10米,不符合要求,相关工程方案再次被国家文物局退回。
据“南京发布”微信公众号8月6日的相关文章介绍,5号线面临的地质条件堪称“地质博物馆”级别的复杂。线路穿越岗地、秦淮河漫滩、古河道漫滩及长江漫滩等多种地貌单元,岩层、砂层、卵石层、粘土层相互交错,形成复杂多变的地质结构。在施工阶段,南京地铁通过超前加固、主动隔离、支撑轴力自动补偿系统和自动化监测等创新技术,实现了零变形、零干扰连通运营换乘车站。
2025年8月6日,南京,市民乘坐地铁5号线出行。视觉中国 图
车站建设同样高难度。该文介绍,地铁5号线五台山站位于市中心区域,不仅周边建筑非常密集,地下管线也错综复杂。在站点建设过程中可利用空间狭小,施工难度较大。为确保车站建设顺利进行,南京地铁开展多轮方案研究,最终确定采用站台上下叠落的方案。为确保上行、下行区间盾构安全掘进,过程中采用了先下后上的施工顺序,并通过钢管、钢架等各种措施加强结构强度。这种叠落式车站的形式在全省首次使用,极大减少车站的占地空间,方便市民出行。
此外,上海路站紧邻新街口商圈,周边有多家医院、商场、居民楼,环境保护要求高,地面交通量、人流量非常大。在建设过程中,上海路站与既有2号线采用十字型换乘,5号线车站需要从现有车站下方穿过,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保证2号线的运营安全,对施工精度的要求形成严峻考验。经过多轮专家论证,南京地铁采取分区分步暗挖式工法、在2号线车站下方采取临时竖向钢管支撑、千斤顶等措施,并利用自动化监测手段,实时掌握2号线车站的受影响情况,确保2号线的运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