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委员会周二公布史无前例的措施:包括将进口关税加倍,以保护正在遭受中国日益激烈的不公平竞争冲击的欧盟钢铁业。
数字最有说服力,根据专业组织“世界钢铁”,去年,仅中国就生产了超过10亿吨钢铁,占世界总产量一半以上,远远领先于印度(1.49亿吨)、日本(8400万吨)和美国(7900万吨)。 与此相比,欧洲国家相形见绌:德国产量仅为3700万吨,西班牙为12吨,法国不到11吨。
欧洲钢铁业多年来一直因中国对其钢铁业的巨额补贴而陷入严重动荡。中国被指维持产能过剩,压低全球价格,结果导致许多欧洲钢铁厂关闭,欧盟担心的是连锁后果,该行业在欧盟目前仍拥有 30 万个直接就业机会和 250 万个间接就业机会。
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塞若内表示,“仅在2024年,冶金业就取消了18000个直接岗位,这种局面必须停止。”
欧盟委员会计划首先将每年可免税进口到欧盟的外国钢铁配额减少47%。也就是说,免税配额钢铁应减少至 1830 万吨,等于欧盟2013年进口的钢铁总量。此后市场因产能严重过剩而陷入永久失衡。
另一项激进措施是,超过配额的进口产品将加倍征收关税,关税将从25%提高到50%。
因此,根据欧盟委员会的提议,关税将提升到与美国和加拿大类似的水平,该提议仍需得到 27 国集团和欧洲议会的批准。
最后,加工钢铁产品的进口商将被要求申报原始金属是在哪个国家“熔化和铸造”的,这一条款旨在避免规避关税壁垒。
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塞若内在公布上述计划前表示:“欧洲钢铁行业正处于崩溃的边缘。我们将保护它,以便它能够投资、脱碳,从而重新恢复竞争力。”欧盟贸易专员塞夫科维奇警告说,“全球产能过剩是欧盟年钢铁消费量的五倍” 。
欧盟委员会希望尽快实施这些措施,最迟在现有保护措施在2026 年 7 月 1 日到期前实施。
与此同时,欧盟继续与华盛顿谈判以免除对欧洲钢铁的关税,目的是让欧洲和美国相互支持,更好地抵御中国的碾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