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新闻网

中華青年思想與行動的聚合地

新一届“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亚太区名单发布,中国占25席

9月22日,上海浦江创新论坛期间,2025年度“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亚太区入选名单正式揭晓。

这一评选由《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启动,亚太区已发布11届,共有220位入选者,其中中国(包括港澳台地区)入选人数最多,以82人的数量持续领跑。本届入选名单中共有25位来自中国的入选者,他们来自海内外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研究领域涉及人工智能、可持续能源、量子计算、新材料等多个不同领域。

resize,w 1024

2025年度“35岁以下科技创新 35人”亚太区入选者。图源:《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

最年轻的中国入选者仅29岁

在2025年度“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亚太区的25位中国入选者中,最年轻的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助理教授张嘉恒,今年29岁。

据了解,张嘉恒开创了零知识机器学习,为区块链互操作性提供了无需信任的解决方案。这一新兴领域旨在以可验证的方式确保模型推理的完整性与机密性。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他与团队于2025年将零知识证明(ZKP)应用于大型语言模型,将Transformer模型推理的证明生成时间缩短至一分钟以内,相较此前系统实现了百倍的性能提升,为隐私保护AI的规模化部署扫清了关键障碍。

在区块链领域,张嘉恒也致力于解决不同链间的互操作性与可扩展性难题。他与合作者开发的zkBridge是无需外部信任假设的跨链桥接方案,通过ZKP验证链上状态的正确性,实现了安全的跨链通信。他的工作正通过构建更安全、透明的可信计算基础设施,塑造着去中心化系统与可验证AI的未来。

2名中国入选者来自企业

在入选者名单中,绝大多数来自于高校或科研机构。澎湃新闻注意到,25位中国入选者中,仅有两人来自企业,分别是Google Deepmind和小米。

32岁的夏斐是Google Deepmind主任科学家,他的研究致力于解决通用机器人在复杂非结构化环境中执行长时序任务的核心挑战,正为机器人走出实验室、进入家庭和办公室等非结构化环境铺平道路,有望在未来深刻改变人机交互的方式。

夏斐与团队共同主导开发了SayCan(“DoAsICan,NotAsISay”)系统,使机器人能将抽象的人类语言分解为一系列自身能力范围内可执行的具体动作。这一框架有效解决了语言模型的“纸上谈兵”问题,为机器人赋予了基于现实的常识推理能力。今年3月,他所在的团队推出了GeminiRobotics,将谷歌Gemini模型集成进机器人系统,被视为通向通用型机器人的关键步骤之一。

而来自小米的,是今年加入小米汽车担任高级研究总监、主任科学家的陈龙。

他始终致力于将大型语言模型的推理和语言能力引入自动驾驶系统,旨在突破传统端到端AI的限制,构建一个不仅能驾驶,还能用自然语言解释其行为和意图的“透明大脑”。这项工作的核心是让车辆能清晰阐述其推理过程,从而使其决策过程对人类来说是可理解和可审查的。

针对自动驾驶领域的“黑盒”信任危机,陈龙参与开发了能够回答真实世界驾驶场景复杂问题的LingoQA模型,以及业界首个实车部署并在公开道路闭环测试的VLA模型“Lingo-2”。下一代自动驾驶系统如能转变为像人类一样进行有效沟通和常识推理的智能体,有望从根本上增强公众对自动驾驶技术的信任,加速其在真实世界中的安全部署和应用。

研究领域:AI仍是“重头戏”,新材料“抢镜”

今年5月发布的TR35中国区名单中,可以看到AI人才占据极大比例。此次亚太区名单中,AI虽不占绝对优势,仍是入选者们研究的“重头戏”,接近一半入选者的研究方向与AI直接相关,或有与AI交叉的尝试。

具体而言,这些研究包括关于算法的理论研究,比如耶鲁大学助理教授陆路开创了“算子学习”的理论、算法与应用,显著提升了模型在特定领域的精度、效率与泛化能力。来自澳大利亚的华盛顿大学副教授杜少雷为深度学习的两大核心谜题提供了理论解释:证明了随机梯度下降(SGD)方法能够找到全局最优解,并通过建立深度网络与核方法的联系,阐明了大规模模型良好泛化能力的成因。

应用层面,入选者的研究涵盖机器人、自动驾驶、无人机等多个领域。例如,浙江大学副教授高飞提出了一套分布式群体协同框架,能高效生成光滑、动态可行的轨迹,将规划效率提升多个数量级。他还引入强化学习,使无人机能自适应调整飞行策略,实现高速自主飞行。近期,他还将研究拓展到飞行具身智能领域,这些工作为飞行机器人领域提供了核心算法支撑,推动了其在空中巡检、搜索救援及物流运输等场景的实际应用。

而在AI之外,澎湃新闻注意到新材料领域的有关研究此次也占到接近1/3,备受瞩目。这些研究既包括关于新材料的开发,也涉及能源、医疗等多个领域新材料的应用研究。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高级科学家、新加坡国立大学兼职助理教授李博凡开发了新型智能可持续膜系统,可有效应对全球水资源短缺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双重挑战。她与合作者开发的闭环可回收膜,有望避免数千吨膜废料进入填埋场,并大幅减少与膜生产相关的碳排放。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灿开发了高质量二维材料快速批量化制备的方法,推动新型半导体领域跨越式发展,目前成果正在进行中试试产,积极推进技术的产业化落地。

而在更多的现实应用中,复旦大学青年研究员刘春森利用新型二维半导体材料,提升了闪存的性能极限;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赵成龙致力于钠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研究,解决了该领域长期缺乏理性设计的难题;南洋理工大学助理教授申杰通过系统性的材料设计与制备方法创新,为工业用分离膜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

AI和新材料研究聚合成势的同时,大量入选者的研究还关注到污水处理、有机合成、6G通信等更具体的方向。一如这项评选所期待的,每年都在从多个维度寻找专注于新兴科技创新,并有望通过技术的落地来改变世界的青年力量。

附2025年度“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亚太区入选名单(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399ab484 e1bf 450b bf72 4f2904127fb4431e3ff2 fe4d 4765 b2d1 643eb4551779cf451c21 3530 4c14 b0a7 4a5db892556f311e8002 28ee 48a7 9b5b b0c94f7631a10f818824 af91 477f b4aa 5e501d9a370c1bff4433 1856 4d59 90af 05cd73e8f8ae5262feee 12d0 4eab acfa 7b6989b8c7a6f90f8862 70e5 4755 abd4 f3425b5af3f308dc9b65 ec20 4141 b2a4 d60c7bece8cfd7368e26 163c 4a56 af0e 2d79e601c37ee206a10f d948 41bc 8042 a4891d7c3d6b3a259ef1 db81 4e6f a658 2921ba59b2e5f91c99e6 fe8b 4e26 8f3e 2fbac21bfcfc4f9383ad 40ae 4d61 9c67 09f3f0079818bd424996 6781 4b1f a5e9 5feb1b23e0398eadf3a1 622f 4893 94ab 37534714ceafe51b7c02 774c 42ca 908b d57ef5601004ec087b44 7e0f 45a6 9dc9 a33c400ff9f51cf33fad 956d 40c4 bb8b f728ca9abbb1e1cd96ec 754c 487b 9ca3 a631183ff65f834fe5f7 e553 4376 bf5a 97e19ea4cb0cd08b2fbf 5787 4af0 9864 b1f957935392ed045eba 9cbb 4458 9347 94074e13759495de7581 427d 4d7f 9555 0c1b45c516a336da0116 6534 48fb bf74 485a8abab7255e52f20c 5eb6 4805 971d a120391ecc1964016467 3318 4c89 aeba 15356ae94b95be5f6b41 788d 49dd 8d6d 538d6531c203ced795ac a8b1 41d9 ac09 0fb888a8afe67d4cdab3 3ace 4a4d bca7 5d19cbd02f170e32041c 6a46 414a 90fa 907974c74a14da9e58bc a0e0 4793 b171 67a5ece878f871902ac3 557f 4a5c 8d1b 3275c1aa06564c201151 00ee 4949 bbeb bd3cadb0898768a0456c fb6e 471b 81c4 e4b128a8691d

同类信息

查看全部

茉莉花论坛作为一个开放社区,允许您发表任何符合社区规定的文章和评论。

茉莉花新闻网

        中国茉莉花革命网始创于2011年2月20日,受阿拉伯之春的感召,大家共同组织、发起了中国茉莉花革命。后由数名义工无偿坚持至今,并发展成为广受翻墙网民欢迎的新闻聚合网站并提供论坛服务。

新闻汇总

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邮件地址:

linkedin facebook pinterest youtube rss twitter instagram facebook-blank rss-blank linkedin-blank pinterest youtube twitter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