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 —
日本法务省近期宣布调整户籍登记规则,自5月起,户籍中“国籍”一栏将更改为“国籍与地区”,允许在日台湾人将原本被标记为“中国”的国籍信息改为“台湾”。这一政策变化不仅回应了在日台湾人长期以来的诉求,也被视为日本对台湾身份认同的一种间接肯定。尽管此举在法律上仍留有模糊空间,以避免触及中国政府的政治敏感点,但学者认为,这一变更反映出国际社会对台湾立场的变化。
日本调整户籍标注 未来可登记“台湾”
据《日经中文网》2月17日报道,日本政府此次修改户籍规则,为标注“台湾”铺平道路,使长期受到“中国”国籍标注困扰的在日台湾人可申请更改。
但这一变动迅速引起中方不满。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2月17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外部势力干涉,并敦促日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避免发出矛盾和错误信号。
日本法相铃木馨祐2月18日则在记者会明确回应:“日本内政上的判断,没有必要回应”。
日本的这一政策调整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中国网络舆论对此表达愤怒,部分网友甚至建议采取“对等反制”,例如在中国的官方文件中,将冲绳居民的国籍标注为‘琉球’。
在日台湾人:终于可以正名!
入籍资料被标记“中国”国籍,一直是许多在日本的台湾籍配偶常年关注的议题。由于日本政府在1964年发布的一项通知,规定“中华民国”国籍应统一标注为“中国”,导致在日台湾人无法选择以“台湾”作为身份标识。
从台湾移居日本逾十年,两年前和日本太太结婚定居东京的詹景东得知新策后,笑称“一定会马上将国籍改成台湾”。他回忆和太太登记结婚时,为了国籍写法向公所人员抗议,“我不想被写成中国,最后让步写成中华民国,但最后仍被改简写为中国,虽不满又不能不结婚。”他无奈说,公务员依法行事,后续只能要求事务所进行调查。
詹景东进一步指出,日本的户籍标注虽然源于历史,但在当今政治环境下,被标注为“中国”可能带来现实风险,尤其是中国政府在国际上的立场愈发强硬,被标记为中国人意味着可能承担中日关系中不确定性的风险。
詹景东告诉美国之音:“中国它是一个随时想要剥夺台湾的民主自由,还有我们喜欢的生活方式的一个政权,如果我们同意我们被标记为中国人,其实也就代表说其他的国家也同意中国这么做。日本他们不会明确说这是他们因为支持台湾这么做,那台湾人可以善意解读成他们了解我们的立场,然后代表说至今为止做的努力得到了成果。”
不过,他也坦言,日本社会对国际事务关注度较低,此次户籍规则调整更多是因为在日台湾社群长期推动,而非日本人普遍理解台海主权争议。
“国籍与地区”仍留模糊空间 日本维持外交平衡
旅居日本的台湾籍媒体人施勖皓指出,这一政策变动对台湾人的身份认同而言意义重大,因为它“正式承认你是台湾人,而不是中国人”。
然而,施勖皓也注意到,日本政府在政策表述上保持了高度谨慎。新规并未直接将“台湾”归类为“国籍”,而是修改为“国籍与地区”,这使得其解读仍保有一定弹性。
施勖皓对美国之音说:“在国籍上面加了一个地区,然后可以填写台湾,他也没有很明确地说,你这台湾是属于国籍部分、还是属于地区的部分?它是有个模糊地带的。中国的反弹大家可想而知,日本运用这样子的弹性,一方面让台湾人可以舒服地填写自己想要填写的东西,但另一方面也不会违反所谓的一中原则,或者说不会踩到中国的底线。”
他补充道,日本在户籍制度上的调整,虽然不会直接改变外交政策,但已经释放出重要信号,显示出日本政府对台湾民众身份认同的进一步认可。
学者:日本政策变化 反映国际对台湾立场转向
日本秋田国际教养大学中国研究助理教授陈宥桦在接受美国之音书面采访时指出,此次日本修改户籍规则,不仅影响在日台湾人,也象征着东京对台湾与中国政策的微妙转向。
“正名的意义在于在日台湾人不用被强迫贴上不属于自己的标签,这个标签让许多在日台人对所谓的‘台日友好’打上问号,连大部份日本人都觉得无法理解。”
陈宥桦认为,日本此次调整标志着东京开始明确划分台湾与中国,并向外界释放出“台湾并不直接了当地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的信号。
不过,他也认为,中国外交部的回应只是“例行公事”,不会直接影响中日台关系,因为美中竞争是主导因素,日本作为美国的盟友,未来仍将站在支持台湾的一方。
他进一步指出,日本此次调整户籍规则,与国际社会对台湾态度的变化密切相关,特别是美国与日本。例如:前美国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曾公开表示,“台湾不是中国的一部分”;以及欧洲多国政要相继访问台湾,推动深化双边关系。这些趋势显示,台湾的国际地位正悄然变化,而日本的此次调整,正是这一变化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