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Phone 发布周期大变:每年可能会推出 6 款新机
🔄
消息称苹果正在加速寻找库克的继任者
🔬
北京 6G 实验室多项进展公布
🚗
雷军连发多条微博:一辆车好看与安全不矛盾
🤖
Grok 5 或延期至明年发布
📱
零跑提前完成本年销量目标
😯
Android 微信更新:终于支持聊天备份至 U 盘
💡
宇树王兴兴:未来 AI 将赋予机器人理解世界的能力
💎
Reno15 系列今日发布
✈️
多家航司宣布:涉日本机票可免费退改


据《彭博社》记者 Mark Gurman 昨晚报道,苹果未来发布新 iPhone 的节奏将会发生明显变化。
其表示,明年开始,苹果发布 iPhone 的周期将会与此前爆料一样:2026 年发布 iPhone 18 Pro/Pro Max 以及全新折叠屏产品;而在六个月之后(即 2027 年),iPhone 18/18e 将会发布,而传闻的特别版 iPhone 也将在这一年发布,甚至还可能出现新款 iPhone Air。
对此,Gurman 表示,未来苹果将每年推出 5-6 款新机,并且该模式将会维持数年。
Gurman 指出,虽然现在的秋季 iPhone 新品季曾获得成功(简化规划以及营销),但在同期推出过多产品,会导致苹果难以在全年均匀分配收入,并且还会给其市场营销和工程团队带来了压力,并使供应商负担过重。
据《The Information》此前报道,二代 iPhone Air 将会增加第二枚摄像头,并计划加入均热板散热以及更大容量的电池,而推迟至 2027 年发布也是因为销量不佳而导致。
但对于推迟原因,Gurman 表示「并非如此」。其指出,二代 iPhone Air 在近几个月内并没计划明年(2026 年)推出;同时他还表示,iPhone Air 并没有遵循 iPhone 的数字系列命名,这表明苹果不希望将 Air 与年度发布计划挂钩。
Gurman 还爆料称,二代 iPhone Air 将搭载 2nm 制程工艺的芯片,从而帮助该产品提升续航表现。Gurman 再次指出,iPhone Air 是苹果在折叠屏领域进行供应商做准备的一款产品。
另外,Gurman 还提到,苹果已经停止了 M4 Ultra 芯片的开发,连带着本该搭载 M4 Ultra 的 Mac Pro 也被一并取消。而苹果下一步为 M5 Ultra,并且 Mac Pro 在 2026 年不会以重大方式更新,苹果只专注于新的 Mac Studio。
Gurman 透露,苹果内部已经基本放弃 Mac Pro,公司认为 Mac Studio 代表了其专业桌面战略的现在和未来。

据中国基金报消息,华为将在 11 月 21 日发布 AI 领域的突破性技术,有望解决算力资源利用效率的难题。
具体来看,华为即将发布 AI 领域的突破性技术,可将 GPU(图形处理器)、NPU(神经网络处理器)等算力资源的利用率,从行业平均的 30% 至 40% 提升至 70%,显著释放算力硬件潜能。
据透露,华为即将发布 AI 领域的突破性技术,是通过软件创新实现英伟达、昇腾及其他三方算力的统一资源管理与利用,屏蔽算力硬件差异,为 AI 训练推理提供更高效的资源支撑。

据《彭博社》报道,苹果正在加速 CEO 接班计划,现任 CEO Tim Cook 或将于 2026 年初卸任。
公司董事会与高层已展开密集讨论,目标是在不影响产品发布节奏的前提下实现平稳过渡。硬件工程高级副总裁约翰 · 特努斯被视为最有可能的继任者。
库克自 2011 年接替史蒂夫 · 乔布斯以来,已领导苹果超过 14 年,期间推动了 Apple Watch、AirPods、Vision Pro 等产品线的诞生,并将公司市值提升至超过 4 万亿美元。
消息人士指出,接班计划并非因公司当前业绩而启动,而是基于长期战略安排。预计苹果将在 2026 年 1 月财报发布后公布相关人事变动,以便新任 CEO 在 WWDC 和 iPhone 18 发布前完成过渡。
此外,苹果还进行了重要的组织架构调整。健康与健身服务团队现由服务部门负责人艾迪 · 库伊领导,watchOS 的开发则归属软件工程高级副总裁克雷格 · 费德里吉。
此举旨在加强健康功能与订阅服务之间的协同,并可能为未来推出「Health+」付费服务铺路。随着 COO 杰夫 · 威廉姆斯即将退休,苹果正重新分配关键业务线的领导权,以确保战略延续性。
日前,在国家信创园举行的北京 6G 产业发展分论坛上,北京市首次集中发布「北京 6G 实验室十大进展」,涵盖高频通信、智能超表面、星地融合、通感一体等多个 6G 核心方向。
此次发布的十大技术成果包括「256TR U6G 基站原型机」、「万级振子电磁透镜原型机」、「智简内生的 6G 无线编排系统」、「云化通感一体基站原型」、「长距离传输新纪录」、「首个车联卫星低轨在轨环境搭建」、「面向 6G 的智能超表面技术创新及多站多 RIS 组网试验」、「星地融合关键技术攻关及高中低轨试验」、「全息超表面大规模天线阵列」以及「端到端 AI 无线技术原型验证系统」。
其中,「256TR U6G 基站原型机」由北京中兴数字星云科技有限公司主导,已在 U6G 频段下实现单用户下行峰值 20Gbps,验证了该频段作为 6G 候选频段的可行性。「万级振子电磁透镜原型机」则实现了百流级空分能力,为未来高密度通信场景提供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的「端到端 AI 无线技术原型验证系统」也成功入选,该系统支持多模块联合部署,并引入 AI 跨层处理机制,验证了多项无线 AI 关键技术,为 6G 标准化提供技术支撑。
小米方面表示,未来其会在 6G 关键技术研究和标准化工作方面持续加大投入,与全球伙伴共迎 6G 新时代。
此外,北京经开区在政策层面已于今年 7 月发布 6G 专项支持政策,涵盖研发资金、平台补贴、应用奖励等 10 项举措,并在通明湖沿湖科技带布局产业聚集区,推动 4 个 6G 创新实验室落地。
此次集中发布标志着北京在 6G 技术体系构建和产业化推进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 6G 创新格局中的领先地位。

昨天,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 CEO 雷军连发多条微博,重申小米 SU7 的安全设计理念,强调「安全是基础,安全是前提」,回应近期网络上关于「好看比安全重要」的争议。

雷军表示,早在 SU7 发布之前,小米汽车就确立了「安全高于一切」的研发原则。SU7 采用钢铝混合车身,高强钢和铝合金占比超过 90%,最高强度达 2000 MPa,整车扭转刚度达 51,000 N·m/deg。
电池方面,小米自研并自建电池包工厂,采用 14 层物理防护、17 层高压绝缘、7.8㎡水冷面积及 165 片气凝胶隔热材料,并首创电芯倒置技术,确保热失控时喷射方向远离乘员舱,实现「无明火、无热蔓延」。

雷军指出,部分网友对其过往言论存在断章取义。他曾在 2024 年 4 月的采访中提到「好看是第一位的」,但强调这并不与安全理念矛盾:「在满足安全的前提下,追求设计美学是汽车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据新浪财经报道,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即将转岗,不再负责公关事务。王化自 2015 年加入小米,历任公关副总经理、公关总经理,是小米对外发声的核心人物之一。
🔗 相关阅读:连发数文!雷军一怒之下怒了一下,但也只是怒了一下
据 The Information 报道,埃隆 · 马斯克宣布 xAI 将推迟 Grok 5 的发布至明年。
马斯克在周五的 Baron Capital 年度投资大会上表示,经过额外训练时间后,Grok 5 将在各项指标上「以显著优势成为全球最智能的 AI」,并强调该产品有望达到类人智能水平。
xAI 成立于 2023 年春季,其核心产品为大型语言模型 Grok。马斯克在会上指出,Grok 5 的目标是「超越所有竞争对手」,并暗示该版本可能带来突破性的 AI 体验。
他此前曾表示,该聊天机器人将「让人感觉具备感知能力」,并有机会实现人类级别的智能。
值得一提的是,马斯克此前曾多次在 X 社交媒体上,表示将会在 2025 年年底前推出 Grok 5 模型,并自信其性能将「碾压」竞争对手的 GPT-5。

日前,零跑汽车宣布,提前 45 天完成 2025 年 50 万辆的销量目标。
零跑创始人朱江明日前发布朋友圈表示,零跑明年将冲击 100 万辆的销量目标。同时其表示,零跑 Lafa 5、D19、A10 等多款新车蓄势待发。

近日,零跑科技高级副总裁曹力还公布了零跑 A10 的外观信息。
从其公布的信息显示,零跑 A10 为紧凑型 SUV,车头配备零跑家族式大灯,车顶配备前置激光雷达模块。值得关注的是,车尾灯设计与此前零跑车型不同,并未采用细窄的贯穿式设计。
新车将在本月的广州国际车展正式亮相。

据央视网报道,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昨日在深圳举行,国产智能产品集中亮相,展现出我国在自主可控科技领域的加速突破。
在现场,搭载灵巧手与手语大模型的具身智能机器人成为焦点。该机器人通过我国首个手语具身智能交互系统,实现了手语交流功能。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研究团队自 2008 年起构建手语库,录入超过 5000 条手语动作,并成功适配多款不同自由度的机器人灵巧手。
高校科研成果同样密集亮相。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展示的零功耗智能控温薄膜,可在建筑节能、服装舒适性及航天应用中发挥作用,材料成本控制在每平方米约 100 元。
中山大学则推出 AI 可穿戴预警设备,利用深度学习算法识别心电异常,采集时间延长至一周,为心脏性猝死风险预测提供支持。
展会现场还展示了多款创新产品:可实时生成音效的虚拟架子鼓、一键生成服装效果图的 AI 设计系统,以及全手掌覆盖电子皮肤的超薄触觉手套。该手套布置上千个传感器,灵敏度达 0.01 牛/平方厘米,每秒可采集超过 10 兆比特数据,为触觉大模型提供强大支撑。
据悉,本届高交会汇聚全球 5000 余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系统整合创新资源,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与资金链协同发展,已成为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平台。
近日,微信更新了聊天记录备份功能,允许用户将数据直接保存至外部存储设备,包括 U 盘和移动硬盘。该功能支持手动选择备份路径,并在开启自动备份后,系统会按照设定频率执行数据保存。
官方说明指出,用户可根据需求选择不同容量和类型的存储设备,以确保聊天记录的长期安全保存。
同时,Android 版外部备份同样支持自动备份,备份间隔为 24 小时。
今年 6 月,iOS 端微信上线上述功能。
据《商业内幕》报道,Meta 将从 2026 年起在员工绩效考核中引入「AI 驱动影响」作为核心指标。公司内部备忘录显示,Meta 将评估员工如何利用 AI 提升生产力、推动工具开发及实现业务成果。
Meta 人力负责人 Janelle Gale 表示,这一转变旨在推动企业迈向「AI 原生文化」,并奖励在工作或团队层面产生显著 AI 成果的员工。
报道指出,Meta 已在招聘流程中允许候选人使用 AI 完成编码面试,并通过内部激励项目「Level Up」推动员工采用 AI。
与此同时,公司还将在今年 12 月启动绩效评估周期,推出「AI Performance Assistant」工具,帮助员工撰写绩效反馈。员工可使用 Meta 内部 AI 助手 Metamate 或 Google 的 Gemini 完成相关内容。
这一举措与其他科技巨头的战略方向一致。微软高管此前明确表示,AI 使用「不再是可选项」;Google CEO Sundar Pichai 也在全员会议中强调,员工必须积极应用 AI 才能保持竞争力。Meta 的最新政策显示,AI 已从辅助工具转变为衡量员工价值的关键标准。
日前,宇树科技创始人兼 CEO 王兴兴在 2025 人工智能 + 大会上发表演讲,提出未来十年 AI 技术将赋予机器人真正「理解世界」的能力,并推动其从行业工具走向生活伙伴。
王兴兴指出,过去十年是机器人「萌芽与探索」的阶段,而下一个十年将是「生长与绽放」的时期。他强调,随着多模态大模型与机器人深度融合,机器人将在感知与执行方面更为敏锐和高效。
他介绍,宇树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已能完成大部分工作动作,包括离线预学习与实时模仿复刻。在工厂生产线上,机器人将与工人协作,承担物料搬运与精密组装;在社区养老服务中,小型护理机器人可为独居老人提供测量血压、提醒用药与陪伴服务;在家庭场景中,机器人将成为打扫、看护与辅助学习的「全能帮手」。
王兴兴强调,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需要全球合作与开源社区支持,以降低创新成本并加速成果共享。
他呼吁建立健全机器人伦理与安全标准,确保技术始终朝「向善」方向发展。他认为,唯有全球协作,机器人技术才能突破临界点,推动人类文明迈向新阶段。


今晚,OPPO 将发布全新 Reno15 系列,我们先来「复习」一遍新机信息:

日前,通义千问宣布,Qwen Code v0.2.1 版本已正式上线。据介绍,本次更新拥有以下亮点:
目前,新版本已上线 GitHub。(https://github.com/QwenLM/qwen-code)

据 IT 之家援引国家知识产权局消息,夸克 AI 眼镜提交了一项与近眼显示调节相关的发明专利 ——《智能眼镜、合像距离调节方法和存储介质》(公开号:CN120335166A)。
专利介绍,该发明通过获取用户的当前视线聚焦点并根据当前视线聚焦点确定目标合像距离,然后根据目标合像距离和与当前合像距离相关的信息确定调节参数。
后根据调节参数,通过控制左、右微显示器的第二显示区域移动的方式实现对左光机与右光机的合像距离的调节,以使得目标图像在用户的视野中的显示位置与用户的当前视线聚焦点相对应。由此实现合像距离的动态调整,保证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而这意味着,AI 眼镜的合像距远近调节成为可能,AI 眼镜显示能够更好地适配不同场景(如室内提词与户外导航),视觉体验更符合人眼习惯,进而提升长时间佩戴的视觉舒适度。
据悉,阿里首款自研 AI 眼镜 —— 夸克 AI 眼镜现已定档 11 月 27 日正式发布,主打高德近眼导航系统、支付宝「看一看」安全支付等功能,支持拍摄第一人称视角视频,目前淘宝显示其标价为 3999 元。

据央视新闻报道,近日,外交部领事司发文,提醒中国公民近期避免前往日本。
而在昨日,国航、南航、东航、海航、川航、厦航等航司相继发布通知,对于出行日期在 12 月 31 日之前,涉及日本相关航线且符合相关条件的客票,可予以免费退改处理。
据悉,各航司政策核心适用条件基本一致,主要涵盖以下方面:

据新浪科技消息,近期有消息称京东在秒送里上线了「京东点评」功能。
对此消息,京东客服表示,「是上线了,京东点评功能目前正处于测试阶段,针对于部分城市部分用户随机开展的,具体功能包括酒店、景点的点评等。」
谈及京东点评目前是否开启商业化,对方表示,「暂时没有商业化,还是测试阶段。」

日前,「二手奶茶袋已卖到几十元」相关话题冲上热搜。
据潇湘晨报报道,近期部分交易平台出现售卖二手奶茶袋的链接,品牌涵盖瑞幸、奈雪的茶等品牌,袋子价格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其中联名、限量、保温款受到消费者欢迎。
据悉,有网友称自己曾收集了上千个,目前已售出几百元,另有网友调侃,如今奶茶袋界已形成「收藏派」「实用派」两大阵营。
报道以消费者身份致电奈雪的茶等饮品官方客服,提出购买联名袋子,其中有工作人员表示,如果想定制袋子可以去官网邮箱留言,但不能确定能否成功。
🎤 那么对于这些二手奶茶袋,小伙伴们怎么看?

日前,第 38 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完整获奖名单已正式公布。
据 IT 之家消息,《塞尔达传说》首部真人电影已于本月初在新西兰惠灵顿正式开机,预计明年 4 月结束拍摄。
当地时间周五,Instagram 上流出一段声称来自《塞尔达传说》拍摄现场的路透视频。虽然很模糊,但该片段首次呈现了林克和塞尔达角色的真人造型。
据悉,这部真人电影由任天堂与 Arad Productions 联合制作,由英国演员 Bo Bragason 扮演塞尔达,而 16 岁的英国演员 Benjamin Evan Ainsworth 则饰演林克。
在视频中,塞尔达身穿类似《旷野之息》中出现的蓝色上衣;林克则穿着早期系列作品(如《黄昏公主》《时之笛》)中标志性的绿色短上衣。

据新浪电影消息,克里斯托弗·诺兰确认导演新片《奥德赛》是第一部全部用 IMAX 摄影机拍摄的电影,100% 以 IMAX 70 毫米胶片拍摄。
诺兰透露:该片拍了 91 天,使用胶片量超过 200 万英寸 (约合 609.6 公里)。作为对比,诺兰的上一部电影《奥本海默》的 IMAX 70 毫米胶片拷贝的长度约为 11 英里/17.7 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很多戏份是在海上拍的,因为主角奥德修斯的出海之旅。诺兰形容这样的制作历程「原始、宏大、可怕、卓越又宅心仁厚」,表示因为想要真正展现一个人在那样的未知世界中的冒险有多艰难,和他达到了怎样的信仰之跃。
虽然 IMAX 摄影机用量更大了,环境也很严酷,但诺兰透露此次一台 IMAX 摄影机都没弄坏,他承认之前弄坏过几台,但「它们都撑过来了这次『奥德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