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新闻网

中華青年思想與行動的聚合地

来时之路|谢晋元与妻书:职责所在,为国当不能顾家也

【编者按】

1931、1937、1945……来时之路,不能忘,也不敢忘。

那是烽火硝烟中的艰苦卓绝,也是气吞山河背后的英勇壮烈。千千万万的将士筑起血肉长城,信仰的火种穿越黑暗,为一个古老民族带来新的希望。

铭记历史,才能砥砺前行。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澎湃新闻推出“来时之路”系列报道。让我们共同聆听历史的回响,一封信、一段经历、一个个具体的人……伟大抗战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

本篇关注带领“八百壮士”死守四行仓库的谢晋元。88年前的今天,淞沪会战爆发。

祝碧晨 设计

巧英吾妻爱鉴:

日内即将率部进入沪淞参战,特修寸笺以慰远念。我神州半壁河山,日遭蚕食,亡国灭种之祸,发之他人,操之在我,一不留心,子孙无噍类矣。为国杀敌,是革命军人素志也;而军人不宜有家室,我今既有之,且复门哀祚薄,亲者丁稀,我心非铁石,能无眷然乎。但职责所在,为国当不能顾家也。老亲之慰奉,儿女之教养,家务一切之措施,劳卿担负全责,庶免旅人之分心也。

—晋元

这是“八一三”淞沪会战打响前三天(1937年8月10日),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的指挥官谢晋元写给妻子凌维诚的一封信。如今,它以“巨型家书”的形式展示在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的序厅正中央,无数参观者驻足阅读。

resize,w 1024

谢晋元写给妻子凌维诚的家书,现以巨型家书的形式展示在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的序厅。澎湃新闻记者 陈悦 图

谢晋元,1905年出生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同福乡尖坑村(今新铺镇尖坑村),中国国民党党员。1925年,考入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原黄埔军校)第四期;1926年10月,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一师排长,参加北伐战争;1934年9月,毕业于庐山军官训练团第二期;1935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九集团军第八十八师补充团中校营长;1937年10月27日,率部坚守四行仓库(淞沪会战);1937年10月30日,任国民革命军第九集团军第八十八师524团团长;1941年4月24日,被汪伪国民政府特务刺杀,时年36岁。2014年9月1日,列入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2015年12月17日,被民政部追授为烈士。

1937年8月13日,侵华日军大举进攻上海,淞沪会战爆发。中日双方共投入近百万军队,战况极其惨烈。为向国内外宣誓抗战到底的信心和决心,争取国际社会支持,10月26日深夜,中国军队第88师262旅524团团附谢晋元临危受命,率领420余名官兵(外界称“八百壮士”),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坚守闸北四行仓库四天四夜,击退日军十余次围攻,毙伤日军200余人。其战斗事迹之英勇,爱国气节之豪壮,振奋国人,震惊世界。

resize,w 1024

游客在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序厅参观。澎湃新闻记者 陈悦 图

当时留下家书的不只有谢晋元,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序厅的墙壁上还雕刻着许多封简短的家书,那是“八百壮士”在战斗最危急的时刻给亲人留下的一封封遗书。

1937年10月28日晚8时许,谢晋元与另一名指挥官杨瑞符在战斗间隙先后召集各连官兵见面,向孤军们传达了“死守四行仓库,与最后阵地共存亡”的命令,并勉励战士们要不怕流血牺牲、挽救国家民族危亡。

决死动员之后,四行孤军已决定与四行仓库共存亡,并向家人留下遗书。由于大多数战士都目不识丁,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班排干部,帮着战士们给家人写信,交代后事。这些战士小的不过16-17岁,大的也不过20出头,很多人没想到一生所写的第一封家信就是自己的遗书,令人唏嘘不已。

(本文资料来源于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上海市档案馆)

 


同类信息

查看全部

茉莉花论坛作为一个开放社区,允许您发表任何符合社区规定的文章和评论。

茉莉花新闻网

        中国茉莉花革命网始创于2011年2月20日,受阿拉伯之春的感召,大家共同组织、发起了中国茉莉花革命。后由数名义工无偿坚持至今,并发展成为广受翻墙网民欢迎的新闻聚合网站并提供论坛服务。

新闻汇总

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邮件地址:

linkedin facebook pinterest youtube rss twitter instagram facebook-blank rss-blank linkedin-blank pinterest youtube twitter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