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牙把牙缝都洗大了!越洗越大!”
这话往往出自我们的长辈之口,让人不好反驳。
真相却是: 洗牙洗晚了。
先来说说松动的问题。
树有根,牙也有根;
树长在泥土里,牙长在骨头里。
洪水过后,树为什么歪了?
因为树周围的土被水冲走了。
同样,三年五载甚至十年八年的牙周炎过后,牙根周围的骨头也都没有了。
如上图第四幅,牙根周围的骨头在长期的牙石压迫和牙龈炎症作用下,萎缩了,只剩下一半左右了。根据杠杆原理,牙齿在受同样外力的情况下就会比之前松动了。
这时有人会说了:
“按你这么说,我这骨头萎缩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为什么之前没事,你一洗完牙就松了?!”
Good question!!
牙石有的时候也能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为了不影响大家的心情,我就放一张示意图,其实实物图更震撼。
厚厚长长的牙石,排成线连成行,在牙齿周围构建了“铜墙铁壁”,就像水泥一样,将一颗颗已经松动的牙齿绑成了一个整体。一个篱笆三个桩,捆在一起以后,牙齿的松动就被掩盖了。另外牙石最爱长在牙齿和牙齿之间,两颗牙之间塞满了牙石,也想楔子一样把牙齿紧紧的挤在了一起。
所以大量牙石存在的时候,牙齿不松都是假象。
而我们为了终止牙周炎的进展,让牙齿不再继续松动下去,必须要把牙石去掉,牙石去掉后短期内松动会加剧,但随着治疗的进展、炎症的消除,牙齿周围的根基重新坚固,这种松动是会改善的。
即使真的由于骨头缺损太多,牙齿的松动得不到缓解,我们可以用一些其他的材料来替代牙石的“加固”作用,我们称之为松动牙固定,最常用的方法是树脂和纤维带,把松动的牙齿连接一起,重新形成篱笆墙。而且不同于牙结石,这个篱笆墙是不会刺激牙床再次发炎的。
松动的问题解释完以后,有缝的问题是不是就不攻自破了?就是原来牙缝已经形成了,只不过牙石占据着,所以不觉得,一旦牙石去掉了,就开始觉得嘴里四处漏风了。
我再补充两句,除了牙石的充填,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牙龈的肿胀。
牙龈在萎缩之前,还是曾经很努力的对抗过周围脏东西的,牙龈对抗感染的方式就是调集大量的血液和免疫细胞来到这个局部参加战斗,而这一过程就会造成牙龈的红肿,使得牙龈能够充满牙齿之间的缝隙。
一旦通过洗牙去除了那些牙石,牙龈开始恢复健康状态,那么相较于之前肿胀的状态,牙龈也是“缩水”了一点,会让一些同志觉得牙齿之间有缝了,其实是牙龈消肿了。使用牙线之后有人这种感觉也是这个原因,是牙龈恢复清洁和健康了。
其实大家没什么选择,有牙石,洗,会有缝;不洗,牙石会让更多牙龈萎缩,直至老掉牙。
有缝确实让人挺失落的,特别在前牙,我们称之为“黑三角”,有的时候有些影响美观,也有办法,就像松牙固定一样,我们可以用清洁、不刺激牙龈的方式充填牙缝,关闭黑三角。
所以,牙齿是一颗一颗独立存在的,没缝是相对的,有缝是永恒的。在看回答的人,往往第一次洗牙也是二十几岁以后了,而第一颗恒牙是 6 岁那年长出来的,这十几二十年的时间,难免长点牙结石,难免有点牙周炎,难免有点牙龈萎缩。大家要学会正确面对牙缝这件事。每天用各种手段保持牙缝的清洁和通畅,不要再给牙石机会,让牙缝维持在当前的水平上,就是亡羊补牢,就是胜利。
如果牙缝本来挺大,后来消失了,特别是下前牙,别美,赶紧找牙医再去洗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