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新闻网

中華青年思想與行動的聚合地

现场|《清明上河图》《五牛图》再现故宫百年特展

2025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特展9月29日下午在故宫博物院正式开幕,并将于9月30日在午门展厅对观众开放。展览分为“一脉文渊”“百年传承”“万千气象”三个单元,展出文物200件(套),立体式阐释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全方位展现故宫博物院从萌芽诞生到曲折成长,从步履维艰到阔步前行,从探寻求索到锐意创新的发展历程。

澎湃新闻在现场看到,东晋《伯远帖》、唐代韩滉《五牛图》、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黄庭坚《诸上座帖》以及莲鹤方壶等重要文物均同时亮相此次展览。其中,《清明上河图》最近一次公开展出是2012年,距今已有13年时间。

resize,w 1024

北宋《清明上河图》展出现场的局部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饶权、故宫博物院原院长郑欣淼,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等出席当天的展览开幕式。

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成立。这座历经明清两代王朝的皇家禁苑,自此变为向全民开放的文化殿堂。早期的故宫博物院诞生于民族动荡的时代中,克服了体制变革、社会经济落后带来的极端困难,并在抗日战争中成功组织文物南迁。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故宫博物院事业发展翻开新的一页,古建修缮保护工程扎实推进,文物藏品管理体系持续健全,展览工作不断发展。改革开放时期,故宫博物院逐步完善博物馆配套基础设施,不断发展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及传播体系。进入新世纪,故宫博物院先后启动建院以来最大规模的故宫整体维修保护工程和历时七年的文物清理工作,推动故宫完整保护,各项事业迅速发展。作为全球文明倡议的忠实践行者,故宫博物院致力于将自身建设成国际一流博物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引领者、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华文化会客厅。一个古老而年轻、充满生机活力的故宫博物院正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resize,w 1024

故宫博物院展出现场

据故宫博物院介绍,“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展览以故宫博物院院史为主题,采用文物与档案明暗双线相结合的叙事方式,系统呈现故宫作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承载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汇聚地、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见证、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的丰富内涵。

resize,w 1024

北宋《清明上河图》展出现场

从“一脉文渊”到“万千气象”

澎湃新闻在现场看到,展览分列“一脉文渊”“百年传承”“万千气象”三大篇章,精心遴选文物200件(套)进行展出。

午门西雁翅楼展厅以“一脉文渊”为主题,分列“天府永藏”“紫禁初开”“故宫新生”三个部分,系统展现中国宫廷收藏的接续、存藏和利用,揭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同时再现故宫博物院的成立、完整故宫保护计划的通过、故宫文物南迁和中轴线测绘等历史事件,生动阐述故宫博物院早期在文物保护、研究方面的艰辛探索。

午门正殿展厅以“百年传承”为主题,分列“国宝汇流”“古物重光”“殿宇生辉”三个部分,以文物回购、拨交和捐献的视角讲述故宫博物院藏品体系建构历史,展现故宫文物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以书画临摹复制和文物修复的技艺展示,全面呈现文物保护的技艺传承,通过宁寿宫、养心殿内檐装修、太和殿大修、故宫及北京中轴线申遗,展现古建筑保护修缮的创新实践。午门展厅集中了多件一级文物,如《伯远帖》、《清明上河图》等等,这一展陈空间相对疏阔,为游客提供足够的观展空间。

resize,w 1024

故宫博物院展出现场

午门东雁翅楼展厅以“万千气象”为主题,分列“文明赓续”“华章共谱”“太和充满”三个部分,系统展现故宫博物院在立足时代发展要求,深入发掘阐释故宫承载的中华五千年文明突出特性及其时代价值,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文化功能。

从“一脉文渊”到“百年传承”,再到“万千气象”,展览的三个篇章共同绘就故宫博物院历经风雨、继往开来、守正创新的壮阔百年,凝聚着社会各界同心同行的协作力量。希望本次展览能给观众带来丰富的精神滋养和智慧启迪,增进观众对故宫和故宫博物院的了解,激发更多人对中华文明的价值认同感,从而深植文化自信,让凝结在文物中的民族智慧成为连接历史与未来、凝聚社会共识的精神纽带。

《五牛图》《清明上河图》等精品呈现

展出的《五牛图》是现存最古的纸本中国画,为唐代韩滉所作,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这幅作品纵20.8厘米,横139.8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resize,w 1024

画卷描绘了五头姿态各异的牛,或行,或立,或俯首吃草,或翘首前仰,或回首舐舌,或缓步前行,或荆棵蹭痒。《五牛图》的流传历程充满传奇色彩。它曾流入南宋内府,元代经赵伯昂、赵孟頫等人之手,明代由项元汴等收藏,清代入藏宫廷。1900年,八国联军洗劫紫禁城,《五牛图》被劫出国外,流失海外达50年之久。20世纪50年代,这幅画作惊现香港拍卖市场,周恩来总理得知后,立即指示不惜一切代价购回。作品回归时已残破不堪,故宫博物院文物修复厂的裱画专家孙承枝先生耗费八个月时间,终于将其完美修复。

《五牛图》最近一次公开展示是在2019年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回归之路”特展。

展出的《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创作的风俗画长卷,生动记录了北宋都城汴京的城市面貌与各阶层人民的生活情景。《清明上河图》最近一次公开展出是2012年1月2日至1月24日,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的“故宫博物院精品展”中亮相。

resize,w 1024

《伯远帖》是东晋书法家王珣的行书书法作品,是现今学术界公认唯一传世的东晋名家法书真迹,与《快雪时晴帖》、《中秋帖》并称为“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首的“三希帖”。

resize,w 1024

《伯远帖》展出现场

《诸上座帖》为北宋书法家黄庭坚书写的五代僧人文益语录草书手卷,是黄庭坚为友人李任道所录,卷尾有大字行楷自识,融草书与行楷二体,笔意纵横奇宕,体现其晚年书法风格。

resize,w 1024

《诸上座帖》展出现场

展出的重要文物还包括莲鹤方壶、明末尤侃款犀角雕芙蓉鸳鸯图杯、清宫二十五宝玺等。其中,清二十五宝玺是清代乾隆钦定的代表国家政权的二十五方御宝,象征着皇权与国家命脉,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它们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套体系完整、传承有序的皇帝御用宝玺群。

resize,w 1024

二十五宝玺展出现场

resize,w 1024

明末清初,尤侃款犀角雕芙蓉鸳鸯图杯

温馨提示:

“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展览展期为2025年9月30日至12月30日。展览不单独售票,实行预约制参观,观众可通过“故宫博物院”微信小程序预约。

同类信息

查看全部

茉莉花论坛作为一个开放社区,允许您发表任何符合社区规定的文章和评论。

茉莉花新闻网

        中国茉莉花革命网始创于2011年2月20日,受阿拉伯之春的感召,大家共同组织、发起了中国茉莉花革命。后由数名义工无偿坚持至今,并发展成为广受翻墙网民欢迎的新闻聚合网站并提供论坛服务。

新闻汇总

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邮件地址:

linkedin facebook pinterest youtube rss twitter instagram facebook-blank rss-blank linkedin-blank pinterest youtube twitter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