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白宫周四(10月23日)正式确认,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0月30日(下周四)在韩国,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期间举行会晤。特朗普将于本周末启程展开亚洲之行,行程包括马来西亚、日本与韩国。这将是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首次出访亚洲,也是他第二个任期内首次与习近平面对面会晤。在美中贸易角力持续之际,这场“习特会”被视为对全球经济前景具有重大影响,备受瞩目。
法新社报道,白宫周四宣布,美国总统特朗普将于周五晚(10月24日)展开亚洲行,预计先后访问马来西亚、日本及韩国;访韩期间除了出席亚太经合会议(APEC)相关活动,还将于30日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双边会谈。
马来西亚首站:出席东盟峰会并见证和平协议
白宫表示,特朗普将于周五离开华盛顿,预计周日抵达马来西亚,出席10月26日至28日举行的东盟峰会——他在上一个任期内多次缺席东盟峰会。
特朗普此行将与马来西亚签署一项贸易协议,并见证泰国与柬埔寨之间和平协议的签署。两国在7月底在特朗普斡旋下达成停火协议,结束了持续数日的边境冲突。
特朗普自称这一成果证明他“在多个国际冲突中发挥调解作用”,甚至声称自己理应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此外,特朗普还可能在峰会期间会晤巴西总统卢拉。两人关系在数月紧张后最近趋于缓和。
第二站日本:会晤首位女首相高市早苗
特朗普将于下周二(10月28日)前往日本,并于周三会晤日本首位女首相高市早苗。高市日前上任,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希望与特朗普展开“坦率的对话”。
尽管东京与华盛顿今夏已签署贸易协定,但部分细节仍待敲定。特朗普预计将敦促日本停止进口俄罗斯能源并提高国防开支。
压轴:韩国APEC峰会与“习特会”
特朗普亚洲之行的重头戏将是韩国。特朗普预计于10月29日抵达庆州(Gyeongju),参加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
白宫确认,特朗普将在峰会期间与习近平举行双边会谈。
特朗普周三表示,他希望与习近平在“所有议题上达成协议”。不过,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赖安·哈斯(Ryan Hass)对法新社指出,这次会晤“不会成为两位领导人关系的转折点”。
特朗普周三表示,他希望与习近平在“所有议题上达成协议”。不过,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赖安·哈斯(Ryan Hass)对法新社指出,这次会晤“不会成为两位领导人关系的转折点”。
路透社也援引专家指出,即便特朗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会谈如期举行,双方都认为自己占据上风,加之北京态度日益强硬,因此会议成果很可能仅限于在部分议题上达成有限协议。
消息援引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波(Wu Xinbo)表示,“中国认为,仅靠谈判是不够的,必须采取对美的有效反制措施,才能防止美国持续施压”。
北京近日大幅扩大稀土出口限制,以回应华盛顿将更多中国企业列入技术出口黑名单的举措。
分析人士指出,此举不仅意味着中国正在强化对关键战略资源的管控,还首次将监管触角延伸至境外供应链。这显示出北京正系统性地扩充其贸易反制手段,借助在全球原材料领域的主导地位,向美国施加实质性压力。
中国问题研究机构 Trivium China 分析师柯瑞·康布斯(Cory Combs)指出,“中国此次行动代表了对域外管辖权的显著扩张”。专家认为,新规的设计思路明显借鉴了美国半导体出口管制体系,可视为北京在“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战略回应——既是对美方制裁的反制,也是在未来贸易冲突中预先布局。
特朗普表示,他期待在会谈期间能解决关于中国限制稀土出口的持续争端,并赢得北京恢复向美国采购大豆的承诺。
路透社此前报导,特朗普政府正考虑推出一项新措施,限制一系列使用美国软件制造或含有美国软件的产品出口到中国,以回应北京近期扩大稀土出口限制的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