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苹果 Apple Originals 全资制作的《F1:狂飙飞车》(以下简称《F1》)成为了今年院线里难得的佳作。爱范儿在上个月初美国加州举办的 WWDC 开发者大会期间其实就有幸参与了提前点映。回到国内后,我们又去电影院自费刷了几次。
也正因此,身边会有朋友问,这部电影,看杜比、IMAX、CINITY……买什么票比较好?
如果你问我,我会推荐杜比——而如果你正好在北京的话,不妨去三里屯的英皇电影城。
7 月初,杜比实验室和英皇电影城合作的中国首家「杜比视界+全景声厅」,在三里屯英皇电影城终于揭幕。而首映排片没有更好的选择,正是高燃刺激的《F1》。
赛车的漆面光泽映射出刺目的阳光,前车的走线溅起赛道上的轮胎颗粒,打在我的面前。镜头切换,主演布拉德·皮特被头盔目镜遮挡但仍然坚毅的眼神,显示的无比清晰。与此同时,耳边传来环绕式的 F1 赛车发动机轰鸣,与空气被气动套件切破的混响。
当画面切换到苹果工程师由 iPhone 改制的 T-cam 所拍摄到的车内视角画面,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可见, 特别是在高速行驶的场景中,画面的流畅和清晰度令人惊叹。我仿佛置身于驾驶座上,感受着引擎的轰鸣与速度的冲击。
这不是花几十元看了一场电影,是参与了一次长达 3 小时的 F1 大奖赛全方位体验之旅。
在杜比视界和杜比全景声的双重加持下,《F1》这部电影的感官刺激被提升到了极致,带来的极致视听体验远超其他影院放映格式。
朋友追问我,为什么看《F1》要选杜比视界+全景声影厅,它到底有什么优势?
在观影后,我与杜比和英皇的高管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更深入地了解了这项技术的创新之处。
Netflix、Disney+,以及本次的苹果,都在采用杜比视界规格进行内容制作。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和 B 站上也有杜比视界+全景声的内容。毫不夸张的说,杜比视界+全景声已经成为影视行业的「院线」和「在线」双市场的顶级制作标准。
但电影也早已不是默片,声音不仅重要,更是电影的沉浸感的最大贡献。这也是为什么当你去一个音响毫无调教,甚至「纯吵」的影厅看电影,就算片子再好看,你也会感觉不舒服。
在三维的真实世界中,我们听到的声音也会来自三维空间的任何方位。但在以前,由于技术限制,大部分声音只能通过双声道或多声道来「模拟」,虽然立体,但并不能还原真实声场。
而杜比全景声 (Dolby Atmos),正是为了把真实的三维空间声场还原出来,给观众票价应得的声音体验而来:多达 128 个声音对象 (audio objects) 能够让声音设计师精确地三维声场内定位和移动声音,显著提升像《F1》这样的赛车电影的沉浸感。
杜比实验室大中华地区影院业务销售总监兰欣告诉我,声音的精确性、方位感和沉浸感,能够帮助电影创作者支撑起电影的虚拟世界。观众不再是单纯地「看」电影,而是能够真正「置身」于故事中,感受《F1》中由皮特扮演的桑尼·海耶斯的赛场人生——这正是电影的终极魅力。
将杜比视界和杜比全景声结合在一起,观众们终于获得了全面的视听沉浸体验。现在你应该明白为什么我会推荐《F1》一定要看杜比视界+全景声影厅。
经历了跌宕起伏之后,中国院线市场重新恢复增长速度,各种高规格放映技术层出不穷。在这种背景下,院线为何应该选择杜比作为合作伙伴?
英皇电影城(中国内地)总经理李承翰告诉我:其实观众的选择就是最好的答案。在《F1》的杜比视界+全景声影厅版本上线后,次周上座率仍能超过 85%,「这说明观众不仅是为技术买单,更是为头盔视角下引擎声从脑后追来的窒息感而买单。」
根据杜比方面提供的数据,目前全球有超过 725 部影片发行杜比视界+杜比全景声版本,包括正在热映的《F1》、《侏罗纪世界:重生》,以及即将上映的《超人》、新《神奇4侠》等。过去几年的《沙丘 2》、《封神》、《哪吒 之魔童闹海》等热门佳作,同样在顶配格式上选择了杜比视界+杜比全景声。
至少就《F1》来说,一部充满速度和激情的电影,当然要用配得上它的观影格式来享用。就像我告诉朋友的那样,对所有人我都会这么说:《F1》值得你用能承受的最高票价来观看——而杜比视界+杜比全景声版本,或者任何杜比版本,都会让你在 3 个小时里,过足 F1 车手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