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ries behind the Paper,欢迎来到“907编辑部”!本期我们聊一聊在长春航展和空军开放日上大热的“南天门计划”。
2025年9月16日,长春,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举行,南天门计划展厅。
它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推出的科幻IP,却引发了外界对“六代机”、“战略忽悠”、乃至未来太空战的联想。
从242米长的“鸾鸟”空天母舰到可入轨的“玄女”“白帝”战机、再到可供孩子合影的5米高“承影”机甲,“南天门计划”把“天空—太空一体化”的想象做成模型、AR体验与50万字的故事文本。
在人类美好的幻想和网友的打趣调侃之下,我们来严肃讨论一下:“南天门计划”到底是什么?它与六代机、现实中的军事研发有什么关系?这些概念背后有多少技术依据?科幻和现实的边界如何分辨?
-本期对谈-
主播
张无为
嘉宾
谢瑞强 澎湃新闻防务栏目编辑
郑淑婧 澎湃新闻明查栏目编辑
-时间轴-
00:00 南天门计划的由来:神话与航展的交织
02:20 展馆直击:机甲、空天母舰与AR体验
06:20 寒光、玄女、白帝:未来装备的功能设定
09:30 可控核聚变与“人造太阳”计划
12:00 南天门:科幻还是现实的预演?
15:10 战略阳谋论:会否像当年的“星球大战”?
18:00 歼-35的前世今生与珠海航展传统
21:00 与《三体》《流浪地球》的科幻脉络对照
24:30 外星威胁与小行星防御计划
27:20 科普价值与主题乐园:点燃青少年的航空梦
29:00 六代机的定义与南天门战机的差异
34:30 无人机协同、AI辅助与未来作战模式
37:00 南天门是“七代机”甚至“八代机”?
39:00 歼-36传闻与外媒的解读
41:00 文化产业化:南天门IP的未来
43:00 能源革命与太空作战的想象
-工具箱-
南天门计划是一项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AVIC)旗下中航环球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自主构建的航空科幻IP。
该计划目前尚处于概念、宣传阶段,没有实际装备研发或部署。它的进展主要体现在公开展览和IP作品上:模型首次亮相于2019年中国空军航空开放日,2022年珠海航展有相关概念模型公开展示,2024年珠海航展呈现改进版“白帝”乙型模型,2025年长春航展上展出更多模型(如白帝乙型、承影机甲、寒光乙型)。
截至2025年9月,央视报道该IP已构建50万字剧情文本和近100幅武器装备设定图纸。相关图书(如美术设定集)和动漫、游戏、科普等内容陆续发布,甚至成为青少年暑期热门读物。例如2025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南天门计划美术设定集》整合了全景设定,被宣传为“第一次权威、系统地展现南天门宏大科幻宇宙”。
官方仅在宣传层面介绍说“模型结合了现有航天技术,也展现了一些空天前沿概念”。并无公开的实际研发时间表。
网友把“南天门计划”与《流浪地球》《三体》以及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相互联想,主要因为三者共享的叙事元素——大规模工程/武器化太空、外星或末日威胁、科技拯救或防御的想象;同时影视/小说的视觉与叙事已经塑造了公众的“太空想象”。
1983年3月23日:里根提出“Strategic Defense Initiative(SDI)”,媒体称其“Star Wars(星球大战)”。它是现实世界用太空/先进技术做战略防御的代表案例。
2000年7月:刘慈欣短篇小说《流浪地球》首次发表;后由郭帆执导改编并于2019年上映。
2006年(连载)→2008年(单行本):刘慈欣《三体》第一部连载/出版,奠定中国硬科幻对“文明冲突/外星威胁”的叙事基调。
约2018–2025:中航环球等开始以“南天门计划”IP形式在航展与媒体上展示大型空天模型和设定,形成公众讨论热点(航展模型、设定集与媒体报道频次上升)。
-音乐-
The Imperial March (Star Wars - Darth Vader´s Theme) - Fingerstyle Guitar (Marcos Kaiser)
-制作团队-
监制:吴挺
统筹:李怡清
文案:张无为
剪辑:张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