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新闻网

中華青年思想與行動的聚合地

离婚搭子

【编者按】

各自离婚后,单亲妈妈朱丹玉和费媛相识,并带着三个孩子住在了一起,成为“一家五口”。

她们被称为“离婚搭子”,在社交媒体上常和网友讨论对新型家庭模式的探索。

据2018年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十城市单亲妈妈生活状况与需求调研》的保守推算,全国包括离异和丧偶在内的独抚母亲超过2000万。

传统印象里,单亲母亲是一个人拉扯孩子、孤独无助的形象。今年1月,我们在南京见到了32岁的朱丹玉和41岁的费媛,还有她们的孩子。朱丹玉开朗直接、热情,有些大大咧咧,费媛纤细、沉稳,聊天时会试图探讨深度的话题。她们各自有一个人带娃的魄力,也有柔软、脆弱的一面。

不过,当我们走近她们的生活,会发现“离婚搭子”的实验并非愿景中那么简单。和婚姻一样,她们要面对差异、分工合作。同时,失去了法律关系的维系,如何确立信任与共识,需要在考验中不断摸索。

但可以肯定的是,两个人都说,她们比过去快乐很多。“我们在长大的过程当中,其实是在重新养育自己,你会选择、寻找自己的家人。”费媛说。

朱丹玉、费媛和三个孩子的合影。本文图片除特殊标注外,均为 受访者供图

五口之家

1月23日,我第一次见到她们五个人“合体”。

朱丹玉的车停在大女儿悠悠的朋友家附近,五年级的悠悠第一个上车,她短发、齐刘海,手里捧着给妹妹带的杯状冰激淋,话不多。

“你写完的是一个寒假的作业吗?”坐在驾驶位的朱丹玉也留着利落短发,看向后视镜问悠悠。

“也不能算一个寒假的吧,我带过来的这个算大半个寒假(作业)了。”

“那你作文日记啊什么的写了吗?”

“没有这玩意啊。”

“你去年到寒假最后一天的时候补作文你忘了是吧?记清楚了,你要到最后一天又忘了我跟你说真的呼死你!”朱丹玉的语气并不凶,是一种小小的警告。

聊天的间隙,小女儿叮当从爷爷奶奶家走出来上了车。她三年级,小小个,声音清脆。她让大家都看看自己“有什么异常”。

“剪头发了,好看。”朱丹玉看出来了。“谢谢,终于不用堵马桶了。”

她和两个孩子说起后面几天的计划:“明天要去卡丁车、真人cs的游乐场,后天我们一起出发去古镇。”

两个女孩兴奋起来,话赶话一句句往外冒:“我明天会很开心的。”“都是你喜欢的。”“她特别喜欢射箭。”

朱丹玉问:“叮当你给我们烤肉怎么样?”

“谁教我?”

“有专门的教练带。”

“那可以!”

“你就负责当后勤部长好吧,负责我们的吃喝拉撒。”

“那不行,拉撒我不管哈。”

车子行驶到公寓,一套两层loft房,是费媛考虑孩子以后上学近挑的地方。2024年6月,房产精装修交付,她搬过去。朱丹玉租在了同一层,她们的工作室在同一栋楼的另一层。2023年,费媛和朱丹玉开始同居养娃、共同创业,成为“离婚搭子”已经两年多。

这天晚上,悠悠、叮当要去和四年级的米米——费媛的孩子汇合,一起泡澡。三个孩子泡完澡,五个人一起和工作室的同事围在一张长桌旁吃晚饭,聊起第二天的公司团建。

“你们明天咋说?是陪姐姐(米米)去上课完,我带你们走,还是跟你妈妈走?”费媛问叮当和悠悠,她戴一副圆方框的金属眼镜,小个子。

悠悠说,想跟着妈妈先过去。叮当和米米挨着坐,小声说着话。“妈妈!叮当说她愿意陪我!”米米很开心地报告。她也戴着眼镜,一副紫色框架,性格内向,很乖巧。

费媛和同事聊天,三个小孩则关注着桌上的菜。“这不是泡菜国的泡菜吗?”叮当盯着桔梗泡菜说。“对啊,泡菜国的泡菜。”米米在笑。“这是桔梗,这道菜的名字叫泡菜。”年纪最大的悠悠纠正她们。

大家聊到叮当的小个子。朱丹玉说,明年叮当要不就回来调理一下,这一年爷爷奶奶带的多。“不然像‘三寸丁’一样。”她打趣道。费媛说,“行呀,你们看是不是要都住过来。但如果你们俩掐,我告诉你俩全部到门口站着去,听见没有啊。”她看着悠悠和叮当,像是班主任揪出了两个打架的同学,这对姐妹在一起就要拌嘴。

吃完晚饭,朱丹玉还要工作。两人合作成立了一家公司,主要业务在家庭教育,朱丹玉负责运营、营销,费媛负责产品内容的研发。她们还有各自的自媒体账号,平日里除了接送孩子,早上7点费媛直播,朱丹玉陪她一起。中午工作室开会,下午朱丹玉拍视频。晚上她们会在线上教课。朱丹玉出差多,费媛在家多些。

这天晚上,费媛带着米米做辅导课作业,随后给三个孩子准备第二天的早饭。叮当要和米米一起睡,费媛就先陪悠悠睡了一会儿,再回去自己房子看另两个孩子。

这是“一家五口”的日常。

resize,w 1024

五口人同居时的环境。

从事业合伙人到养娃搭子

四年前,朱丹玉和费媛在工作中相识。那时,朱丹玉创业开书馆,策划了一套书,她是文字编辑。费媛是美术专业毕业的,曾经是初中语文老师,当时在幼儿园工作,负责书的插画部分。

初见,两人都很紧张。费媛发的第一条信息是:“朱总您好,下午几点我们在哪见?”朱丹玉问:“老师您好,我们今天可以聊一个小时吗?”当天,她们聊了六个小时。

彼时她们都已离婚两三年。除了工作,她们聊到生活、家庭、感情。朱丹玉回忆,“(之前的)婚姻里,我们有很多需要彼此去疗愈的地方,那天的对话让我们像得到了精神按摩。”

费媛也感到,那天交流中,自己的一些情绪,朱丹玉很容易就能理解。她很喜欢有责任感、有“侠义之范”的人。那次见面,费媛觉得在一个90后女孩的身上看到了这样的影子。

那一阵子,她正处在分身乏术的迷茫中。米米上一年级后,工作日费媛独自带她,周末米米的爷爷奶奶会帮着带。这段时间,正好碰上学校开始推行放学后延时服务,费媛作为教师、身在体制内,需要坐班,到点才能离开。这意味着米米2点半放学时,费媛不能去接她,只能让米米延时到第二课堂,将近6点才把她接走。

一次费媛去接米米,得知她在延时服务时很想上厕所,但觉得老师比较凶,没敢说,尿裤子了。

那天,费媛想了一个晚上,自己上班的目的是什么。

在她的价值排序中,孩子比工作重要,她希望把孩子带得更好,让她过得更快乐,但眼下的工作不能让她实现这个目的。

她想把手上的工作辞掉,于是应聘了南京当地一所高中,直到三面被告知要早晨6点半到校,这意味着她6点要出门,和送米米上学的时间冲撞了。

和朱丹玉吃饭的时候聊起此事,工作和育儿无法平衡,费媛情绪崩溃地哭了。朱丹玉安慰她,如果辞职,她俩可以合伙工作。“我们俩一起来干,有什么干不成的?”

费媛形容,朱丹玉的性格属于“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她请费媛负责书馆中文板块的授课,教来馆里的孩子阅读和写字。朱丹玉擅长招生,费媛有教学经验,她们要做的就是积攒学生。这样,费媛仍有事业,白天的时间也可以空出来接送孩子,米米放学后还能带她去户外跑动。费媛说,和朱丹玉的合作改变了她十几年体制内的人生轨迹,她的教育理念也得以在互联网上面向更多的人。

朱丹玉觉得,费媛身为老教师的很多想法也影响了自己,例如,教育应该回归家庭,妈妈、孩子应该共同受教育。

两人的事业有了起色,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她们的生活也逐渐产生交集。朱丹玉看到米米喜欢阅读,成绩好,很羡慕,想请费媛做学管师,给她付费。朱丹玉当时常常工作到9点多才下班,没时间管两个孩子的教育,她们刚上小学,有些叛逆。“我其实不会当妈呀,我太年轻就成为了妈妈。所以我看很多书去学。”朱丹玉说。

一开始,朱丹玉把孩子送去费媛家。慢慢地,三个孩子越玩越近,愿意走的时间越来越晚。刮风下雨、天气恶劣的时候,费媛说,孩子们就别跑了,就住我这吧。孩子们很喜欢费媛,晚上非要住她家打地铺。

作为独生女的米米会向费媛提出让悠悠和叮当过来,“她们可以陪一陪我”。费媛觉得自家的孩子内向谨慎,朱丹玉家的两个很外放,性格上能互补。

回忆起那段时间,费媛记得一件让两人的信任加深的事。2022年底,米米病倒了,医院诊断她患有脓毒血症。

当时床位紧张,朱丹玉帮费媛找人,半夜开车送她们,让米米住进了医院。米米连续几天40度高烧,满嘴的大溃疡破了,瘦了7斤多。费媛在一张窄床上陪了她7天。

受疫情影响,费媛的家人当时没法去南京。母女俩住在传染病区,朱丹玉每天去看望。大年三十,医生和费媛说,如果晚上孩子的烧还是不退,可能要穿刺。费媛很担心,甚至想好了母女俩埋哪。

费媛陪孩子的时候,朱丹玉帮她到处找医生。她还问费媛,烧纸(指祭拜祖宗来保佑孩子)了没有?费媛说,(以前)那都是我爸爸妈妈在祭祖,烧纸钱是大人做的。

朱丹玉说,你不是大人吗?你现在是一家之主,这个事情要赶紧去做。

这样的精神激励在当时对费媛至关重要。

大年三十晚,朱丹玉从家里带了年夜饭挤进病区,陪娘俩过年。费媛很感动。

从小米米体弱多病,去儿童医院是家常便饭。“儿童医院好大好大哦,会让人绝望的大。”费媛说,“车停在负二层,然后抱着个蔫蔫的小孩,她没有力气,小时候胖,我要抱着她走好远好远才能够去挂号。在好远好远那里等,等了一会我又要走好远好远再去排队。”

孩子出院后,朱丹玉说,干脆住在一起吧。她们五人换了一套120平、三室一厅的房子,互相有个照应,也能平摊房租。

到2023年初,朱丹玉创业受挫,书馆要关门,给家长退费,负债了几十万。费媛向她提议,“把自己房子卖了给你抵了呗。”好在,两人后来调整业务并办到线上,把钱赚了回来。

那次低谷后,朱丹玉感到费媛能一起经历大事。

resize,w 1024

朱丹玉(右)和费媛在社交媒体上和网友探讨家庭模式。

“求同存异”

要组成“离婚搭子”,她们多次强调,两个人在经济和精神上首先要独立。“只是因为你们在一起能过得更好,而不是希望依附、寄生。”朱丹玉说。

费媛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两人的三观要一致,求同存异。“我跟朱丹玉的性格差异性很大,但我们的底色是一样的,一定是善良与利他。每个人都愿意付出。”

有自媒体来采访她俩时,朱丹玉说过一句话让费媛印象深刻:费媛对全世界都很好,对周边每个人都很好,唯独对自己不好,“那我就愿意来做对她好的那个人”。

共同居住后,朱丹玉发现费媛会下意识地照顾身边每个人,孩子、公司里年纪比自己小的同事。家里烧了盘菜,费媛把最好的部分给孩子们先分,然后给朱丹玉分,再自己吃。朱丹玉问她,为什么不先给自己吃?夏天大家吃西瓜,费媛吃籽比较多的地方。朱丹玉说,不,中间那个你吃。她向费媛强调,要让自己开心、舒适了,再去关心别人。

费媛说,“我们就像池塘里的鱼。很多鱼喜欢在中间游泳,甚至跳跃。我永远是贴边游的那条,朱丹玉就属于在中间的那种,她可能发现了在旁边的这条鱼,觉得这个姑娘挺不容易的,也很坚韧,想着要不要去帮她一把。”

“坚韧”,是两人评价自己和对方共有的特质。还在婚姻里时,费媛有过独自带米米看病的经历。米米1岁时,一次一直指肚子表示疼,费媛很怕是阑尾炎。暴雨中,她一手抱着米米,一手开车。米米不舒服,狠狠地叫,吐在费媛身上。

进医院做了检查,说疑似阑尾炎,先挂水消炎。没地方坐,费媛买不到床,就坐在地上,她发现大家都有吊水的杆子,米米没有,她抱着米米,一只手举4瓶水。凌晨2点去医院,她们到7点才离开。

离婚后,她用“新生”来形容自己的状态。但一开始,她不确定能不能独自照顾好孩子。米米幼儿园小班暑假时,她一个人开车带孩子去了北戴河,发现“我有什么困难做(克服)不了”。“开玩笑,我的名字叫妈妈。”费媛笑着说。

认识朱丹玉之后,费媛发现她也是“没什么不可以”,“像野草一样”。朱丹玉成长于江苏句容茅山,小时候上学要从村里走到镇上,土路、泥路走一个多小时。后来去县城,再到南京,大专毕业后结婚,朱丹玉一开始把生活重心放在对丈夫事业的辅助和对家庭的陪伴上,后来自己从微商入手,学习怎么做销售,再创业,失败后又再次创业。

成为“离婚搭子”,朱丹玉说,“我们更多时候像战友,共同抵御社会的风险、养育孩子的风险。”

实际上,她们也有脆弱的时候。费媛对米米的健康最紧张。“其实很长一段时间我是不愿意去接受别人的帮助,或者是跟别人走得很近,因为我需要让自己看起来很强大,然后我才可以保护好她。”

原先一个人带米米,费媛顾虑安全问题,在家门口放男性的鞋子,在阳台放男性的衣服。快递的签收人名字都是男性的,“刘庆强”,一个70后名字。晚上若有人敲门,费媛会害怕。但现在有了朱丹玉,她的性格更“勇”一些,遇到邻居扰民,会上前敲门解决问题。

但费媛知道,朱丹玉内心也没有外表看起来这么强悍,但她还是愿意去担责任、往前冲,“这是我在她身上看到非常大的一个闪光点”。

一起生活,迎面的则是许多细节上的差异。起初,朱丹玉乱放衣服的事让费媛头疼,费媛有些洁癖。朱丹玉觉得,“每个人对家庭的整洁程度的要求不一样,我的耐受度是5天,你的是1天,我们有分歧,那就取个折中。”她和费媛说,以她的房间为分界线,房间里的费媛不管,公共区域她听费媛的。

“几乎到目前为止没有吵过架,(我们)都是那种爱聊天把事聊清楚的人。”朱丹玉说,再后来,她请了阿姨做饭,一个星期帮她打扫一次。

“我们的目标是高度一致的,孩子养好,”费媛说,“我经常跟她讲就是抓大放小。”

朱丹玉后来分析,她们能做到没有很大冲突,也是因为没有那么强的绑定关系,对对方的要求没有那么高。

让她感到自在的是两个人同为女性,能“被看见、不内耗”。她举例,可以把她们都不爱干的家务,例如做饭,外包给阿姨。“如果在原先的婚姻家庭当中,我去做这个决定,老人可能是会反对的,为什么不自己做呢?价值观有差异,她觉得你的时间不值钱。但作为自媒体从业者,我的时间就是钱。”

这个家里,财务上是费媛管钱,采购大笔开销,每个月给朱丹玉发生活费。孩子们的开销主要集中在饮食和校外的补习课程。朱丹玉原本是月光族,费媛更偏“精打细算”,孩子的饭、菜、水果,为追求营养均衡,她会在各个平台上挑选比对。

对孩子的教育,两人起初也有不同的看法。朱丹玉认为,学习这件事随缘就好,成绩“就那样吧”,她的童年比较自由,“我对小孩就是她想去哪想干什么我会支持”。

费媛觉得,不行,孩子的学习能力还是很重要的,要让她们在学校里有好的感受。住在一起时,主要是费媛在抓三个孩子的教育。“谁管谁负责,我只提,不插手。”朱丹玉说,这样的边界让她们没有产生过矛盾。

她们成为了三个孩子的“家长”。悠悠在校外上课的老师对接家长,找费媛;家长会,也是费媛去开。她训导完孩子,孩子们会跑到朱丹玉那偷零食吃,朱丹玉假装什么都没看见。

这学期,叮当和爷爷奶奶住,爸爸找了家教。悠悠五年级了,费媛说,“我要花更多的时间在她身上。”

resize,w 1024

五个人出去玩,从左至右依次为悠悠、朱丹玉、叮当、费媛、米米。

孩子们的世界

去年暑假的一天晚上,费媛带着悠悠,准备开车去接米米放学。下楼时,从台阶上一脚踏空,“duang”的一声摔了下去。悠悠把她拉起来:“怎么办?”费媛说:“完了,我脚好像断了。”悠悠吓得“哇”的一声哭起来。

费媛安慰她:“不要慌,我们先去把妹妹接回来,开车去辅导机构。”到辅导机构是晚上8点多。悠悠说:“你在这等我,我去接妹妹。”她接了米米,告诉米米妈妈脚摔了,两个孩子商量说,还是去医院。当时朱丹玉正在出差。

车里有一个户外露营的小推车,是朱丹玉为方便费媛给孩子看病买的。到了医院,孩子们让费媛坐在小推车里,悠悠用力拖着她往前走,一边安慰:“没事的没事的,一定没事的。”米米拿着妈妈的医保卡去挂号,嘴里默念:“我不慌我不怕我不慌我不怕。”

回到家,费媛没有去二楼自己的房间,就在一楼地上睡。两个孩子陪她,也不上楼去。“我们三个人在地上打地铺。”回忆起这段经历,费媛的脸上挂着笑容。

resize,w 1024

 孩子们推费媛用的小推车。澎湃新闻记者 陈蕾 摄

费媛谈到之前网上对她们的评论,“好像丹丹很自私,把小孩都丢给我养”,其实对她来说,和孩子交往的过程非常治愈。得益于多年做老师的经验,辅导孩子学习也是“老本行”,“非常简单啊”。

她给我展示孩子的照片,“我们那三个”,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老大悠悠很聪明,性格像妈妈,风风火火,思维跳跃又比较马虎。悠悠的功课不算特别好,费媛让悠悠上过奥数课,“想通过奥数,让她有自己的优点,找到更多自信”。悠悠还会吹笛子,上过学校的公众号。

米米非常喜欢看书,朱丹玉给她买过《哈利·波特》的原版书,她四年级已在学PET(剑桥通用英语五级考试中的第二级,难度大致相当于国内高中毕业生的英语水平)。情感细腻,会偷偷写侦探小说。

最小的叮当动手能力强,画画好看,性格很能坚持。之前在书馆,来的孩子们要穿一次性袜子,叮当曾经蹲在一边帮忙叠了好久袜子,堆得像个小山一样。五个人一起住的时候,叮当还会刷碗,够不着水斗就踩着板凳刷。她爱吃西瓜,总是会吃到地上,“很可爱”。

费媛很在意孩子们从小培养的习惯。家里特意没有装电视,因为她觉得书本的内容是孩子主动学习的,电视的内容是被动输入的。

她用“好玩”来描述养孩子的过程:“看着她生命中一点一滴的变化,时常会有些惊喜。”

resize,w 1024

三个孩子。

孩子们相处起来,有自己的小世界和语言。

1月23日,我和她们坐着一起聊天,她们聊起头像,爱吃和不爱吃的东西,班里的同学。

悠悠突然吐槽起爷爷的车:“爷爷车上贼臭,每次(坐)都头晕。爷爷用车运送自己种的菜,还有活物,他把鱼放在车上。车上还运过天牛和蝉!”

“闻了之后我头晕,我每次打开车门一闻到就开始憋气。”叮当鼓着腮帮子憋气,“然后把所有窗户都打开。”她连续做出大口呼吸的动作,像一只大热天吐着舌头的小黄狗。

和叮当、悠悠相处的过程中,米米是没什么脾气的中间角色。悠悠和叮当有好吃的,都会想到给米米分。被问到喜欢三个孩子一起生活,还是两姐妹一起生活,悠悠和叮当都说,两个人更好——她们各自更愿意和米米待在一起。

米米像妈妈费媛,很会为他人考虑。和米米一起上车的时候,她会说“客人优先”。

在悠悠和叮当的视角下,她们先是跟着“媛媛老师”学画画,和米米玩熟了,逐渐在老师那吃饭,再之后,她们搬到了一起。对悠悠来说,这样的日子比之前更开心,因为“媛媛老师会陪我玩”。

有时晚上费媛带三个孩子去散步,悠悠很想拉她的手。“小孩嘛,米米就觉得你是来抢我妈妈的,就把我手紧紧拉住”,费媛就把悠悠的手拿过来,一人拉一个。不过,叮当在的时候,她就有些为难了,“我做八爪鱼好不好”。

“媛媛老师”对她们的关怀很细致。有一次费媛驾车送米米去辅导课的路上,叮当说起同桌打自己。费媛问,对方是男生女生?真打还是闹着玩?有没有找老师?原本说笑的车内,费媛的声音变得认真起来。

她坐在驾驶位,教后排的叮当:“再遇到(这种情况),课都别上,你把铅笔盒往地上一摔,摔得越响越好,然后大声喊救命,明白吗?”

“离谱你才能引起老师的注意,不然你举手说老师他打我,老师只是让你坐下来保持安静。如果只是小打小闹问题不大,如果真揍你,就这样做。”费媛说。

resize,w 1024

三个孩子在一起。

一个人可以,更多人更好

悠悠问过朱丹玉:“爸爸妈妈为什么不住在一个家里面?”

朱丹玉回答:“你上幼儿园的同学和上小学的同学不是一班同学,为什么幼儿园同学没跟你在一个班呢?因为她们的选择不一样,未来要去的方向不一样,所以就分开了呀。但不代表说你们关系不好,你们可以用小天才手表聊天,可以还是好朋友。我跟你爸爸分开是我俩的事情,跟你没什么关系。而且我们还是很爱你。”

朱丹玉和前夫因为孩子保持着联络。之前前夫住得离她们很近,会管孩子的上下学。朱丹玉经常开玩笑说,前夫是自己的远房亲戚,“他只是孩子的一个亲人,不用和他很熟。两个人分手后,也希望为了孩子好”。前夫会给孩子的教育投入资金,前一阵子孩子过生日,他办了一场10岁宴,两家亲戚都来参加。费媛这边也是相似的情况,孩子每天都跟奶奶视频。

不少人帮她们带过孩子——2024年,朱丹玉和费媛去上海录节目《妈妈咪呀》,米米被短暂托付给了同事、一个1999年生的年轻女孩,送她上学,给她做早饭。费媛说,当时米米躺在被窝里哭,因为想妈妈,带她的姐姐也在哭,和费媛说,“姐你快回来吧”。

和费媛、朱丹玉的公司合作的两个中医也是单亲家长,他们在工作室会帮着照顾几个孩子,帮她们监督健康饮食。

费媛回忆,自己从小在安徽的教委大院长大,父母工作很忙,孩子们放学的时候脖子上挂个钥匙,自己开门回家写作业。大人没回来,就会跑到别人家“东家混混、西家混混”。她觉得那是养娃合伙的雏形,邻里之间互相帮助,“大家一起拉扯拉扯也就大了”。

朱丹玉上初中时,在姑姑生活的县城上学。姑姑知道教育的重要性,天天盯她学习,最后她考上一个不错的高中。“养娃搭子这个事情,在那个年代根本就不稀奇。”

其实,养娃过程中仍会碰到障碍。费媛最开始一个人带娃,米米学校的正门口正好有青年公寓,离得近,但只租给无孩的年轻人。

作为单亲妈妈,费媛觉得,“我们俩如果每个人单独在社会上生存的话,都是可以生存下来的”,不过也需要更多的帮助。“妈妈们本身的力量可能比较柔弱,但集体的力量很大,”费媛说着大笑,“就有点像以前的互助小组,以前抗战时期的妇女救援大会(妇女救国联合会)。”

走出婚姻后,她们曾感受到其他关系的支持。朱丹玉在离婚后谈过一段恋爱。她去跳伞,在高铁上认识一个大学老师,加了联系方式但许久没有说话。有一天朱丹玉因想去考研,在朋友圈问去哪找自习室,他说,可以去他们学校。

随着接触变多,他和朱丹玉吐槽工作中的烦恼,朱丹玉和他吐槽当下不知道做什么,两人聊着聊着,疫情时从朋友转为恋人。朱丹玉说自己性格天马行空,对方则是一个条理清晰的人。她第二次创业时,写了项目计划书,理工科背景的他帮她修改,朱丹玉成功募得资金。

二次创业过程中,他一直陪着朱丹玉。然而,恋爱两年后,他想要结婚,遭到父母反对。

在这段关系中,朱丹玉体会到了被坚定地选择和无条件的爱,“是你的灵魂我喜欢,你有趣,你这个人我喜欢。我心疼你的过往遭遇”,而并不是因为“适合”在一起。这是她在上一段婚姻中没有感受过的东西。尽管对方一开始没有提起父母施加的压力,自己扛着,朱丹玉感受到了他的变化,“会感受到他的痛苦”。

她开始劝他,“我们退一步,退回朋友的状态吧。”对方不愿意,他们拉扯了两年,最终分开。

回忆这段感情时,朱丹玉有种释怀,“我感受到全然的爱,在他的真挚下,我也投入了炙热的爱,我就觉得圆满了。”到现在,朱丹玉、费媛和他都保持着交流,他们有一个群,“养老三人组”。

眼下,朱丹玉和费媛都觉得不会再结婚。朱丹玉感到最近几年的工作已经填满时间,恋爱是个奢侈品,可以有,也可以没有。费媛认为没太多精力再去经营一段新的关系。她担心另一个人对孩子可能的风险,而托举孩子是她近十年最重要的事。

“所以为什么我们会去选择创业,而不是选择上班?”朱丹玉说,“搏一搏。”费媛还提到,朱丹玉需要回馈农村的父母,“年纪再大一点,所有的压力都是她的”。

对于曾经婚姻中的痛苦,她们不愿多展现。现在的生活虽然辛苦,但“有盼头”,彼此的相处也越来越熟悉,费媛称为“跳双人舞”。她平时喜欢一个人呆着,或者和人安静地探讨深刻话题,但和朱丹玉很难聊这些,朱丹玉的想法犀利、新颖,会大声说出来。

“但是她会观察到我一些敏锐的想法,会询问我的意见。然后她会毫不犹豫地去做。”费媛说,公司的账目朱丹玉也交给她在管理,两个人之间虽然没有法律保障,“信任特别强”。

说到未来,她感到她们还会往前走很久。“我们的利益捆绑很深,这个利益捆绑包括情感上的,人在一起生活时间长,会有一种互相依赖。你们的亲密关系是在不断进步的,因为我在不断地经营这段关系,她也在经营。”

今年1月24日,一个冬日,费媛和朱丹玉带着三个孩子一起参加公司的团建。大家聚在室内,台上有公司的年轻员工唱歌,米米挥动着户外捡的枝条,随着节奏摆动。比她小一头的叮当也挥动起手来。悠悠更像孩子中的大人,坐在边上安安静静的。

团建尾声,绚丽的烟花在漆黑的夜空中绽放。大人、小孩的脸庞被照得亮亮的。

还一起住的时候,费媛和朱丹玉度过了很多共享奇思妙想的夜晚。孩子睡下后,她们对饮,聊“做梦”,聊孩子长大后送她们出国读书,带她们旅游,畅想工作之后的发展。

酒杯中,两个自由的女性,带着她们对下一代的期盼,对未来的设想,思绪飞满屋子各处。

resize,w 1024

设计 周寰

同类信息

查看全部

茉莉花论坛作为一个开放社区,允许您发表任何符合社区规定的文章和评论。

茉莉花新闻网

        中国茉莉花革命网始创于2011年2月20日,受阿拉伯之春的感召,大家共同组织、发起了中国茉莉花革命。后由数名义工无偿坚持至今,并发展成为广受翻墙网民欢迎的新闻聚合网站并提供论坛服务。

新闻汇总

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邮件地址:

linkedin facebook pinterest youtube rss twitter instagram facebook-blank rss-blank linkedin-blank pinterest youtube twitter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