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中国从今天周二起对运输从圣诞玩具到原油等货物的航运公司征收额外的港物费,让远洋运输成为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贸易战的新战场。
中国官方今天宣布已开始对在美国拥有、运营、建造或注册的船舶征收特别费用,同时明确表示在中国建造的船舶将免征这些港物费,其中包括进入中国造船厂维修的空船。
美国特朗普政府今年年初宣布计划对与中国有关的船舶增收这些费用,以削弱中国对全球海运业的控制,并支持美国造船业。
此前拜登政府曾得出结论,中国利用不公平的政策和做法主导全球海运、物流和造船业,为美国实施应对措施铺平了道路。
对此中国上周作出回应,宣布从美国制裁措施生效之日起对与美国有关的船舶增收港物费。在相关行动中,北京周二还对韩国造船企业韩华海洋的五家美国子公司实施制裁,指控其“协助和支持”美国对中国商业行为的调查。
据分析师称,本次中美相互增加港物费将让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受到最大影响,预计到2026年该领域32亿美元的成本中,近一半将由海运集团承担。
希腊一家公司在分析报告中指出:“中美这种对等报复措施将使两国经济陷入海运增费的恶性循环,可能扰乱全球海上货运流量。”
一位驻上海的中国贸易咨询认为这些新港口费用不会对该行业造成太大干扰,任何成本上涨都可能被转嫁到运送商品的价格上。
据克拉克森研究公司称,中美新港口费可能影响占全球运力15%的油轮,和11%的集装箱船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