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新闻网

中華青年思想與行動的聚合地

联合国气变峰会:中国等百余国家提交NDC,美国缺位、欧盟内讧

当地时间9月24日,在纽约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120个国家及欧盟公布了未来十年温室气体减排的新目标。根据2015年《巴黎协定》框架,各国应每五年提交一份更具雄心的减排计划。然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警告,当前全球减排进展严重滞后,1.5摄氏度温控目标面临“崩溃”风险。

resize,w 1024

当地时间2025年9月24日,美国纽约,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在联合国大会期间于联合国总部举行的“2025年气候峰会”上发表讲话。视觉中国 图

尽管多数国家在会上表达了加强气候行动的意愿,但科学家在24日的峰会上表示,按照目前的计划,地球仍可能升温3摄氏度,远超《巴黎协定》设定的安全阈值。古特雷斯强调:“科学要求行动,法律要求行动,经济形势也迫使我们行动。”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作为历史最大排放国,不仅在此次峰会中“缺席”。前一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更是在联合国发言中称气候危机是“有史以来最大的骗局”,并批评清洁能源政策,其言论与国际社会的主流共识形成鲜明对比。

美国前国务卿和总统气候特使约翰·克里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坦言,美国政策的反复已对全球气候合作造成冲击,削弱了国际信任。他指出,在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并削弱清洁能源政策的背景下,中国应继续发挥领导作用。

但他同时强调,能源转型的动力不仅来自政府,更来自市场。“2024年全球90%以上的新增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这一趋势难以逆转。”克里表示,“决定能源转型的是资本市场,而非舆论场。”

1.5℃目标濒临崩溃,美国成“缺席的大象”

据联合国网站报道,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24日召开的新气候目标特别峰会上敦促各国“进一步、更快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他指出,大多数国家在履行温控承诺方面严重滞后,未能有效避免突破既定的气温上升限制。

在前一天的联合国大会讲话中,古特雷斯将化石燃料称为“一场失败的赌局”,并警告称,将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的国际目标正面临“崩溃”的风险。他强调,即将于巴西举行的联合国气候谈判(COP30)必须制定出“可信的全球应对计划”,以帮助全球重回气候行动的正轨。

目前所有国家提交的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NDC)正在陆续上传到联合国网站,更详细和全面的分析仍需要一定时间。不过在所有国家和区域中,美国、中国和欧盟最受关注。就在古特雷斯发出警告的同一天,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联合国发表演讲,驳斥主流气候科学,称气候危机是“有史以来最大的骗局”,并批评风力涡轮机“可悲”。他声称绿色能源议程使多国“处于毁灭边缘”,并透露曾向英国等国家施压,要求加大石油开采。此前,美国特朗普政府已二度退出《巴黎协定》,因此也自然没有提交新的NDC并将缺席11月的巴西气候大会。

对此,美国前总统气候特使约翰·克里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美国在能源转型问题上的立场变化已对全球气候努力产生实质影响。美国再次退出《巴黎协定》以及削弱清洁能源投资,向国际社会释放出危险信号,削弱了互信,拖累了关键时期的全球协作进程。

不过克里也指出,能源转型的动力不仅来自政府,更源于经济规律。2024年,全球超过90%的新增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这一趋势难以逆转。他强调,“决定能源转型赢家的不是舆论场,而是资本市场”,清洁能源在经济上的吸引力正持续增强,民间、地方和企业层面的行动仍在持续推进,往往不受联邦政策反复的干扰。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总裁马尼什·巴普纳也认为,与特朗普反对气候行动的言论相反,多数主要排放国已承诺在未来数年继续减少气候污染。这些承诺为世界带来希望,但目前减排速度与规模仍不足以应对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最严重影响。

中国宣布新目标获国际关注

在24日的峰会上,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领导人表示:无论美国在特朗普领导下的立场如何变化,世界各国都应团结一致,加速向可再生能源转型。

这一共识的背后是数据,去年全球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已达到2万亿美元,是石油、天然气和煤炭投资总和的两倍。巴哈马总理菲利普·戴维斯在22日的一场活动中强调,“各国决策者应当认识到,以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并不会牺牲经济繁荣,反而是实现未来繁荣的必要前提。”

作为全球关注的重点国家,中国在全球排放总量中约占三分之一,同时已成为清洁能源领域的领先大国。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视频致辞在峰会上宣布了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到2035年,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至10%,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30%以上,风电和太阳能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

习近平表示,这一目标是“对照《巴黎协定》要求、体现最大努力”制定的,并强调中国“有决心、有信心兑现承诺”。他同时呼吁国际社会“把握正确方向”,不因个别国家逆流而动而动摇信心。

联合国气候变化执行秘书西蒙·斯蒂尔对中国提出的国家自主贡献予以积极评价。他表示:“中国正以空前规模提供清洁、可靠、可负担的能源。其最新目标表明,中国在气候行动、制造与部署方面的加速态势将持续强化。相关目标所带动的投资规模将是前所未有的,有助于降低成本、推动全球清洁能源技术创新,对进一步扩大清洁能源部署至关重要。”

斯蒂尔还指出,中国在实现并超越气候与清洁能源目标方面拥有良好记录,对习近平主席所提目标及“力争更好”的表态表示赞赏。他认为,今天的消息释放出明确信号,即未来全球经济将依托于清洁能源。对各国而言,更强有力、更快速的气候行动意味着更多经济增长、就业机会、可负担且安全的能源、更清洁的空气与更健康的民众,这对全世界均具有重要意义。

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中国气候中心主任李硕对澎湃新闻表示,中国在确定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时充分考虑了国内外多重因素,展现出对机遇与挑战的认知。目标设定延续了中国“重实效、慎承诺”的一贯风格,体现出政府对兑现承诺的信心。他指出,中国最新承诺应被视为未来十年气候行动的“起点”,是“雄心的底线,而非潜力的天花板”。

绿色创新发展研究院高级项目总监、分析师陈美安表示,中国新一轮NDC目标延续务实路径。她回顾,中国在上轮承诺中提前6年实现2030年风光装机12亿千瓦目标,展现出强大的政策执行与产业发展能力。新一轮目标覆盖全经济范围减排,有望推动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进一步强化气候行动的系统性,向国际传递“行动优于言辞”的信号。

亚洲气候行动者(菲律宾)总干事王晓军表示,在联合国80周年之际,国际社会更需要同舟共济,坚定不移地开展多边合作。在万隆会议70年之际,中国提出的“坚持公平公正,充分尊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通过全球绿色转型缩小而不是扩大南北差距”原则尤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发展中国家也更需要团结一心,通过绿色低碳能源转型,摆脱化石能源束缚,实现技术的弯道超车、经济的飞跃发展、政治的自信自主。

全球气候治理能否凝聚新共识?

在气候治理的紧要关头,各国是否能在分歧中凝聚共识、在承诺后落实行动,将决定人类能否守住最后的气候安全线。中国此次宣布的新目标被视为重要信号,但全球合作仍面临经济、政治与执行力的多重挑战。

作为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另一关键方,欧盟此次虽未最终确定其减排承诺,但欧盟立法机构已初步同意,到2035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削减66%至72%。欧盟气候专员胡克斯特拉表示,相关条款预计将在COP30期间最终敲定。

然而,欧洲的气候雄心也面临现实挑战。作为与美国贸易谈判的一部分,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于今年8月承诺,在特朗普当前任期结束前购买价值7500亿美元的美国燃料。分析人士指出,尽管该承诺几乎难以落实,但这一计划本身可能会严重拖累欧洲向可再生能源转型的进程。

绿色和平东亚分部全球政策顾问姚喆向澎湃新闻表示,“24日的气候峰会可被视为对特朗普 ‘气候骗局论’一次含蓄而有力的回应。多数国家认同低碳转型在环境、经济和社会方面的积极效应,并希望借助这一趋势拓展自身发展空间。”

但她也指出,当前全球气候行动确实缺乏新的动力和领导力。尽管已有上百个国家提交了NDC,但这些承诺与实现全球温控目标所需努力之间仍有明显差距。欧盟因内部意见分歧未能按时提交新目标,中国虽首次提出绝对量减排目标,但其力度仍有提升空间。面对经济、内政和地缘政治的多重挑战,各国能否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将成为未来全球气候治理的核心议题。

在这些严峻挑战之下,各国政府将于11月在巴西贝伦召开COP30会议,试图弥合减排差距。但受限于当地酒店接待能力,与会代表规模可能缩减。一些国家部长已抱怨COP30后勤组织“简直是一场噩梦”,并对会议取得实质性成果表示悲观。

“国际社会必须在COP30上正视集体NDC目标与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会议能否明确回应这一差距,并呼吁所有缔约方,特别是主要排放国在未来几年重新审视和加强目标,将成为关键。中国是否愿意支持这一重要讨论,甚至以身作则推动雄心上调,将是衡量其全球气候领导力的又一重要标准。”李硕说。

同类信息

查看全部

茉莉花论坛作为一个开放社区,允许您发表任何符合社区规定的文章和评论。

茉莉花新闻网

        中国茉莉花革命网始创于2011年2月20日,受阿拉伯之春的感召,大家共同组织、发起了中国茉莉花革命。后由数名义工无偿坚持至今,并发展成为广受翻墙网民欢迎的新闻聚合网站并提供论坛服务。

新闻汇总

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邮件地址:

linkedin facebook pinterest youtube rss twitter instagram facebook-blank rss-blank linkedin-blank pinterest youtube twitter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