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新闻网

中華青年思想與行動的聚合地

草菇的菇伞为什么在里面?

大家好,我是王小王。

今天,小编要跟诸君聊一下草菇本是非常普通的一种食用菌,为啥它会拥有中国蘑菇这么牛掰的冠名?

v2 f60e3a0ca8294fd3c7a704833f3a4ae6 720w

瞧,就是它!

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 (Bull.) Singer),是一种黑不溜秋的小蘑菇,因它多生长在潮湿腐烂的稻草中,而得此名。

在真菌分类学上,它是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光柄菇科、小苞脚菇属下的一种小型真菌。

当然,它在民间有一大堆儿别名,如中国蘑菇、稻草菇、兰花菇、秆菇、麻菇、家生菇、南华菇、美味草菇、美味苞脚菇、大黑头细花草菇……不过,它这中国蘑菇之名,可不是咱国人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那咋来的?

别急,下文自有分解。

v2 1c3163a68614158ba464975fd0e25df2 720w

幼时,它是不是有点像鹌鹑蛋?

别说,它个头的大小宛如一鹌鹑蛋,多为灰褐色至灰黑色,顶部略深一些,若不是密披着一些褐色细绒毛,还真是有点像鹌鹑蛋,而且还是没破壳的呢!

v2 9616b23d051b4e64a4a8782d8e575a45 720w

这草菇咋还有蛋壳呢?

外行了不是,这不叫蛋壳,在菌类文献中这叫外膜或包被、脚包。这也是大多数草菇与别的菌类不同之处就在于多了这一层外膜。

初期,它是被这层外膜包裹着,随着时间的推移,外膜会渐次破裂脱落在菌柄的基部便成了它的菌托。

哈哈,咋感觉和孵小鸡差不多!

回看一下,草菇的属名和种加名中都有一个 Volva,即为菌托之意,这也是它为何叫小包脚菇的原因。

再看一下,破壳后的草菇!

v2 d776835facdd36343456d5319da76167 720w

后期,随着它的菌伞伸张,颜色也渐次褪色,此时它虽然仍可以食用,但其品质也跟着有所下降。因此,草菇在尚未破膜或刚破膜时要及时采收哦。

切开,看一下它的内部。

v2 f49894b8731ecf857829f8de11cef56b 720w

倒过来看,这些笑脸就变成它的菌盖及菌柄雏形了。

有趣不?

草菇起源于中国,距今已有 200 多年历史。

最初,草菇的名字叫南华菇。

v2 a9d4544c90f5f4c0619a4a74903a1ea1 720w

至此,有朋友一定会猜想,这“华”字就是指咱中国——与华夏民族有关吧?呵呵,还真不是。

有史料为证:

如,清道光二年(1822 年)阮元在《广东通志·土产篇》之《舟车闻见录》中如是载:“南人谓菌为蕈,豫章、岭南又谓之菇。产于曹溪南华寺者名南华菇,亦家蕈也。其味,不减于北地蘑菇。”

无独有偶。道光二十三年(1843 年)黄培爃编修《英德县志·物产略》中也有相关记载:“南华菇,原出曲江南华寺,土人效之,味亦不减北地蘑菇。”

菇,因南华寺而扬名;寺,因南华菇而名扬,双赢!

当然,在人们惯常的印象中,蘑菇属于山珍,大多数都长在山野之中。不过,草菇却是一个例外,它就在我们身边。

对此,清代福建《宁德县志》亦有佐证:“城北瓮窑禾朽,雨后生蕈,宛如星斗丛簇竞吐,农人集而投于市。”

可见,草菇本是生长在房前屋后的腐烂稻草堆上的一种野生食用菌,故民间多叫它——稻草菇、秆菇、麻菇、家生菇……

v2 742e273da26cb6d7e280fd846f1b706d 720w

当然,草菇问世不久就开始进贡皇家,连慈禧太后也对如此珍馐高竖大拇指。

那么中国蘑菇之名到底是咋来的?

在 20 世纪约 30 年代,我国华侨把用稻草栽培草菇的技术传到了东南亚,当地群众多叫它 the Chinese mushroom,后传入世界各地,故国际上多叫草菇为 Chinese Mushroom,现为世界上第三大栽培食用菌。

翻译一下,就是中国蘑菇。

夏秋季,野生的草菇多生长在雨后近乎腐烂的稻草堆上,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如广东、广西、福建、河北、台湾、湖南、四川、西藏等地。

看一下,你的家乡有不?

v2 a8fc9e1250ce67a98c949169d9f92662 720w

时下,草菇已在我国南北各地栽培产量比较大,早已登上了寻常百姓人家的餐桌。

不过,新鲜的草菇不易久储,很快会发生自溶,且放置时间过长还会产生一定的苦味,所以你在购买后要尽快食用,或烘晒成干品,便于久储。

v2 3c4385bf011e8a09fd3c7342f0e7cd19 720w

至于草菇的吃法么?

草菇,肉质肥厚、柄短,味道鲜美,素有“放一片,香一锅”的美誉。煎炒烹炸,红烧酱焖,你自可随意。

当然,草菇的口碑一直不错,有诗为证:

清鲜未必在瑶台,梦寄苍茫破土来。

翘首葱茏依稗草,舒眉荒野沐云霾。

香弥南岭初惊世,名越韶关半国栽。

盛宴佳肴君不住,十餐九蕈笑颜开。

当然,这是小王写此文的初衷,旨在让更多的朋友认识这一类野生菌。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回头查看一下小王野生菌系列小文:

1.这些木生菌谁全认识,我就服你!

2.失敬了,糖圆齿菌!

……

当然,这类野生菌还有很多,这些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以后小王还会陆续更新,敬请关注。

我是王小王,带你一起探索神奇的蘑菇世界!

.

同类信息

查看全部

茉莉花论坛作为一个开放社区,允许您发表任何符合社区规定的文章和评论。

茉莉花新闻网

        中国茉莉花革命网始创于2011年2月20日,受阿拉伯之春的感召,大家共同组织、发起了中国茉莉花革命。后由数名义工无偿坚持至今,并发展成为广受翻墙网民欢迎的新闻聚合网站并提供论坛服务。

新闻汇总

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邮件地址:

linkedin facebook pinterest youtube rss twitter instagram facebook-blank rss-blank linkedin-blank pinterest youtube twitter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