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周日在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重要会晤中表示,新德里致力于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在两国领导人讨论如何在美国关税背景下扩大贸易和投资关系时,莫迪作出了上述表态。
这是莫迪七年来的首次访华,他将出席为期两天的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並与其他来自中亚、南亚、东南亚以及中东的领导人,共同展现“全球南方”的团结。
路透社指出,此次双边会晤举行前五天,华盛顿因新德里购买俄罗斯石油而对印度商品征收高达 50% 的惩罚性关税。分析人士认为,习近平和莫迪正寻求共同对抗西方的压力。
路透社续指,据印度外交部发布的会谈纪要,莫迪表示,印度和中国都在奉行战略自主,两国关系不应被视为受到第三国影响。
印度外交部称,莫迪和习近平讨论了如何从“政治和战略方向”出发,扩大双边贸易和投资关系,并减少印度对中国的贸易逆差。
印度方面还表示,两国领导人讨论了在双边、区域和全球问题上扩大共识,以及在多边平台中应对恐怖主义和公平贸易等挑战。
根据莫迪官方社交平台 X 上发布的一段视频,他在峰会期间对习近平表示:“我们致力于在相互尊重、信任和敏感的基础上推进两国关系。”
边界问题
莫迪提到,在两国存在争议的喜马拉雅边境地区,一个“和平与稳定”的氛围已经形成。2020 年,该地区曾发生致命的部队冲突,导致长期军事对峙,两国作为拥有核武器的战略对手,大部分合作领域因此陷入停滞。
他补充说,两国已就边境管理达成协议,但没有透露具体细节。中印两国共享 3,800 公里(约 2,400 英里)的边境线,但界线划分不清晰,自上世纪 50 年代以来一直存在争议。
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援引习近平的话报道,他表示“我们必须……不能让边界问题定义中印关系的全局”。习近平还补充说,如果双方都将对方视为伙伴而非对手,中印关系将可能“稳定和深远”。
去年,两国领导人在俄罗斯举行了一次突破性会晤,并就边境巡逻达成协议,这标志着两国关系开始出现试探性缓和。随着新德里寻求应对华盛顿重新提出的关税威胁,近几周这种缓和进程正在加速。
莫迪补充说,自 2020 年以来暂停的两国直航正在恢复,但他没有给出具体时间表。
本月早些时候,在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对印度进行关键访问期间,中方已同意解除对稀土、化肥和隧道掘进机等商品的出口限制。
中国驻印度大使徐飞洪本月表示,中国反对华盛顿对印度征收高额关税,并将“坚定地与印度站在一起”。
最近几个月,中国允许印度朝圣者访问西藏的印度教和佛教圣地,两国也相互解除了旅游签证限制。
班加罗尔塔克沙什拉研究所的中印关系专家马诺伊·科瓦拉马尼(Manoj Kewalramani)对路透社表示:“印度和中国都正在经历一个漫长而充满挑战的过程,以重新界定两国关系的新平衡点。”
两国关系中其他长期症结
中国是印度最大的双边贸易伙伴,但长期存在的贸易逆差一直是困扰印度官员的问题,今年已达到创纪录的 992 亿美元。
同时,印度政府估计,中国计划在西藏修建的特大水坝引发了人们的担忧,即在枯水季节,大规模引水可能导致主要河流雅鲁藏布江的水流量减少多达 85%。
此外,印度还收容了达赖喇嘛,这位流亡的藏传佛教精神领袖被北京视为危险的分裂主义影响者。印度的宿敌巴基斯坦也受益于中国坚定的经济、外交和军事支持。
习近平:实现龙象共舞是中印两国正确选择
另据中国官媒新华社报道,习近平会见莫迪时说,中国和印度是两大东方文明古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也是全球南方重要成员,肩负着造福两国人民、促进发展中国家团结振兴、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责任。做睦邻友好的朋友、相互成就的伙伴,实现“龙象共舞”,应当是中印双方的正确选择。
习近平强调,今年是中印建交75周年。双方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处理中印关系,通过天津会晤再提升,推动两国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