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新闻网

中華青年思想與行動的聚合地

要是所有的哺乳动物都灭绝了,从化石能否推测出哺乳动物是喝奶的吗? 还能命名这一纲的动物叫哺乳纲吗?

咱先不讨论哺乳动物是不是喝奶的。

假设哺乳动物都灭绝了,

外星考古学家挖到了很多这类化石,能不能认出来?


咱看看哺乳动物骨骼几大显著特征。

首先最基础的,看头骨,

哺乳动物的下颌是一整块的齿骨,

哪怕是最不像哺乳动物鸭嘴兽也是这样。

v2 d1d919be8f80486b2987e742a62bb05f 720w
鸭嘴兽的头骨,可以看到下颌骨还是一整根的。

而且哺乳类的牙齿也有功能结构分化,

比如门齿,臼齿,犬齿等。

哺乳动物现存最近的亲戚是蜥形纲(Sauropsida),同属于羊膜动物。

就是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他们的下颌不是一整块,

是由多块骨头拼接而成,牙齿也没有明显的功能分化。

v2 ed715ebe5eb663b93abf85a0956a7db5 720w
至于多出来的骨头去哪了,就是另一个话题了

所以,如果哺乳动物灭绝,

挖出骨头后很大可能被命名为单齿骨动物。

妈耶,震惊学术界的发现出现了。


但是由于下颌化石很难保存且很容易损坏,

所以这并不一定会作为第一特征,咱还得继续找。

哺乳动物的头骨拥有完整的次生腭,

简单的说就是通过硬腭把鼻腔和口腔的分离开了,

这样配合软腭可以在吃饭的时候一边咀嚼一边喘气。

v2 378b5c08015fdf72d75d3212c40e5a71 720w
鱼,两栖动物,鳄鱼或哺乳动物腭部区别,很明显鼻腔和口腔被大部分隔开了

等等,这又是一个震惊学术界的新发现,

这种动物可能会通过牙齿的反复碾压来咀嚼食物!!!!

这也不难解释为什么它们的牙齿有了不同结构的分化。

有小伙伴讲了,咀嚼算啥新发现?

别忘了,我们现在的设定是哺乳动物灭绝了,

而目前只有哺乳动物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咀嚼能力。

由于咀嚼这个行为需要强而有力的肌肉支撑,需要有大块附着肌肉的区域。

所以我们还可以在头骨两侧观察到用于附着咬肌的颧弓。

v2 223905d5c7fd3e640a53ecb302b85e5b 720w
猫科动物的头骨结构,可以看到很明显的颧弓和矢状嵴结构

有些动物还在头顶进化出了类似奥特曼的矢状嵴结构,

用于附着更多咀嚼肌肉,以提供强大咬合力。

所以说脑袋尖尖肌肉壮确实是有科学依据的。

v2 2c39dfbb58fb5e282372fe1c9f8f795d 720w
虽然是肌肉都长脑子里了。

此外,食草动物和杂食动物都有充满磨痕的扁平臼齿。

还有这些动物的粪便化石,胃里残留的痕迹化石,

这些都可以作为哺乳动物拥有咀嚼能力的证据。


那么问题又来了,并不是每一种动物都有牙齿。

也并不是每一种哺乳动物都需要咀嚼。

咱还得继续找不同。,

多数蜥形纲头骨上除了眼眶那俩窟窿,

还有俩对上下排列的额外窟窿,叫颞颥孔,

所以这一类动物也被称为双孔亚纲动物。

v2 380e66c07f58f66a92e8a2dd8950b72d 720w
鳄鱼头骨,可以看除了眼眶脑袋顶上还有明显四个窟窿。

哺乳类动物则只有一对下颞孔,

而且多数都已经闭合成颞窝了,就是咱俗称的太阳穴。

所以有没有太阳穴也是辨认现存动物是哺乳动物的重要特征。

为啥说是现存动物呢?

合弓纲除了哺乳类动物,还有几个已经灭绝的非哺乳类分支。

而蜥形纲也并非都有俩对颞颥孔,像龟鳖目就已经将颞颥孔演化没了。

已经灭绝的蛇颈龙、鱼龙等海爬还演化出了上颞孔结构。

所以说,如果哺乳动物灭绝,由于下颌骨化石很难保存,

通过头骨形态可以分出

无颞孔类,双颞孔类,合颞孔类(设定已灭绝),上颞孔类(已灭绝),四大类

v2 4128861aa94c87616ec0a8e2b106dfff 720w
旧区分,无孔和上孔后续被证明是趋同演化。

之后再通过化石对比,发现不对劲了,

首先有些物种不是同一个祖宗,却长着一样的颞孔。

演化的路子都不对,

那会不会是它们八百辈之前共同的先祖留的呢?

咱从演化树找到他们同一先祖时期,

发现这个颞孔结构也不是先祖留的。

但是他们都在差不多的环境下生存,需求也差不多。

再加上系统发育分析还有解剖学研究等一堆证据,

最后得出结论,

无颞孔类和上颞孔类属于趋同演化。

应该都是是双颞孔类。

由此,最终总结归类出了蜥形纲和合弓纲俩分类。

和现在一致。


那能不能推测出哺乳动物是喝奶的呢?

很遗憾,很难。

先不说软组织很难保存成化石,

乳腺其实是一种特化的大汗腺,

别说乳腺是哺乳动物独有的,

就连汗腺也只有哺乳动物才有,

更离谱的是,像汗腺用于散热这种我们认为常识的功能,

实际也仅仅是人类以及少数哺乳动物的专属。

非哺乳动物通过腺体分泌喂养幼崽倒是有,

但是属于极少数案例。

所以如果哺乳动物这一大参照物消失了,

很难猜想到有大批动物通过汗腺特化来喂养幼崽。


那通过幼崽过于弱小,没有牙齿等线索的化石,能不能推断出呢?

化石发现成体和幼崽共同出现很容易推测到有哺育行为,

但是可能更容易联想到的是鸟类通过吐出嗦囊或胃里的半消化物来哺育。

况且哺乳类还有太多的特例,

把哺乳作为一个共性来推断很难找到令人信服的证据。

科学探索本身都是一个大胆猜测,小心求证的过程。

比如合弓纲中已经灭绝的犬齿兽类(Cynodontia)

虽然在骨骼特征上更偏向卵生,其原始类群亲戚们也均为卵生,

但是没有发现卵壳、胚胎包裹结构等直接证据,

所以是卵生还是胎生至今还是争议状态。


那有直接证据就一定靠谱吗?

也不一定,咱回归原问题,

假如哺乳动物灭绝了,外星科学家发现大量化石,咱就选兔子把,

附近还有很多粪便,沉积物等化石作为参考。

经过外星人的仔细考究,

由于这种动物盲肠巨大,里面有大量植物纤维化石。

可以推断这是一种食草动物,

而在幼体胃里仅发现成年兔子粪便。

由此证明,兔子有喂食幼崽盲肠便的习性

所以应该叫哺屎动物。

v2 609a18e8e54deb6a67a8118c9c7c779c 720w
兔子确实有食用和喂养幼崽盲肠便的习性。



https://feedx.site

同类信息

查看全部

茉莉花论坛作为一个开放社区,允许您发表任何符合社区规定的文章和评论。

茉莉花新闻网

        中国茉莉花革命网始创于2011年2月20日,受阿拉伯之春的感召,大家共同组织、发起了中国茉莉花革命。后由数名义工无偿坚持至今,并发展成为广受翻墙网民欢迎的新闻聚合网站并提供论坛服务。

新闻汇总

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邮件地址:

linkedin facebook pinterest youtube rss twitter instagram facebook-blank rss-blank linkedin-blank pinterest youtube twitter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