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首歌同日在祖国的两个不同场景中唱响。
歌的名字叫《歌唱祖国》,时间是7月5日,两个场景分别是苏超南京队对战苏州队的赛场和停泊在香港的山东舰上。
7月5日一早,山东舰官兵与前来探舰的香港市民在甲板上挥舞国旗,共同唱响了《歌唱祖国》这首歌。当天,他们还一同合唱了《我和我的祖国》等。歌曲的选取和场景是密不可分的,身处停泊于香港的山东舰之上,《歌唱祖国》的旋律自然就会从嘴角哼唱起来了。
7月5日,山东舰编队官兵为来访民众举行快闪活动,齐唱《歌唱祖国》《我和我的祖国》等歌曲。 新华社 图
7月3日至7日,由航空母舰山东舰,导弹驱逐舰延安舰、湛江舰,导弹护卫舰运城舰组成的海军舰艇编队访问香港,并组织系列开放参观和文化交流活动。这几天,内地社交媒体平台上都在热烈地传播着一个山东舰夜泊维多利亚港的短视频。
月儿弯弯入海港,夜色深深,灯火闪亮。一百多年的历史一一从眼前闪现,并最终定格在“祖国万岁”四字之上。
7月5日当晚,南京奥体中心,苏超赛事开赛前,六万名观众全体起立,齐声合唱《歌唱祖国》,场面相当震撼。
有网友如此评价,“一场伟大的爱国主义实践,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不会忘记这种团结自豪的感觉。”
爱国主义的教育从来不是抽象的、空洞的,而是具体的、发自心底的。
山东舰访港既是国家军事现代化建设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军队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能力和决心的宣示。今年恰逢抗战胜利80周年,山东舰此次访港最后一天恰逢7月7日——全面抗战爆发纪念日,都在坚定地述说着一个事实:受尽侮辱、被动挨打的日子已经不复返了。
苏超则展现了国家现代化的另一个面向:经过数十年坚持不懈的发展,江苏带领着它的“十三太保”已经打拼出来了一个富庶之地。此次苏超爆火,表面上踢的是球,实际上看的是13个城市的实力、声势和未来。这里面包括经济实力、营商环境、宜居程度、文明素质等。
山东舰和苏超,展现的恰是祖国这些年现代化建设的两个重要面向。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博导王传宝7月5日在环球网上发表了一篇视角很独特的文章,文章的题目叫《榕江抗洪——“团结中国”的剪影》。文章写道,互联网时代,短视频已经成为网络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榕江、从江发生灾情后,人民子弟兵闻“汛”而动、急速驰援。在记录灾区最新情况以及救援进展过程中,网络上的很多传播主体也在自发接力传播着人民军队全力以赴抗洪救灾的一个个现场画面。在大量有关子弟兵救灾的短视频中,笔者注意到一个细节,就是有两段音乐频繁被用作相关视频的背景音乐:一段是《为了谁》,一段是《钢铁洪流进行曲》。
一句句经典歌词将人民子弟兵为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英勇无畏,以一种具象化的形式进行定格。
身处停泊于维多利亚港的山东舰之上,或置身于火热的苏超赛场上,你就会有一种心绪油然而生:这时候,一定要有一首《歌唱祖国》。
歌以咏志。
(作者陈良飞系澎湃新闻政治新闻部总监、港澳台新闻部总监,高级记者)
设计:王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