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军何杰回过很多次位于宁夏的家乡,但这一次格外不同。
在11月15日全运会历史上首个跨境马拉松赛事中,宁夏队选手何杰夺得男子马拉松冠军。
这是宁夏此次全运会上的首金,也是唯一一块金牌。何杰与宁夏体育代表团一起“创造了宁夏参加全运会以来的历史最好成绩”。自媒体文章还继续追溯:“宁夏本土选手上一次获得全运金牌还要追溯到1987年第六届全运会,康小伟在古典式摔跤130公斤级赛事中为宁夏赢得荣誉。”
新华社的特写称,这是宁夏38年来第一块全运会夏季项目金牌。

11月15日,何杰等参赛选手在比赛中。 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从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单独”给他发的贺电,就可以看出他此次斩获男子马拉松冠军之于宁夏的意义。

回乡的细致安排与衔接也处处体现了这枚金牌对于宁夏的意义。
11月22日上午10时40分许,在银川河东机场,伴随着此起彼伏的欢呼声,何杰“受到了父老乡亲最热烈的欢迎”。
有关方面还贴心地将何杰年迈的父母从石嘴山市平罗县老家一起请到机场欢迎何杰凯旋。何杰此次获金牌后不久,平罗县县长李亮已经前往何杰老家看望慰问过何杰的父母,“向他们送上全县人民的祝贺与敬意”。

何杰见到父母,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宁夏日报”微信公众号 图
当天紧接着的就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党政主要领导的会见、座谈。
11月22日,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邑飞,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张雨浦在银川会见载誉归来的宁夏体育代表团和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群众体育先进个人代表,并与大家座谈交流。

11月22日,李邑飞、张雨浦在银川会见第十五届全运会宁夏体育代表团和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群众体育先进个人代表,并与大家座谈交流。 “宁夏日报”微信公众号图
会见时,何杰和他的教练员肖丽坐在最醒目的位次,合影时亦然,可见宁夏方面的重视。
李邑飞说,体育健儿们在全运会赛场上顽强拼搏、奋勇争先,实现奖牌和积分“双突破”,展现出宁夏人民坚韧不拔、自信自强的独特品格品质,体现了宁夏大地孕育的奋斗精神,特别是何杰勇夺马拉松男子冠军,充分证明宁夏也能生长出绚丽的玫瑰。
“绚丽的玫瑰”这一说法有典故。
“谁说宁夏长不出玫瑰?!我就是啊!”11月15日,当冲过终点线后,26岁的何杰朝着人群激动地呐喊。
何杰说:“38年了,宁夏等这枚金牌等得太久。我承载着家乡700多万人的期待,我必须证明,我能做到。”
由于地理、历史传统的影响,中国各区域内和区域间形成了丰富且多层次的区域认同。
在省域内,各城市奋勇争先,成就了各地市在经济社会各领域你追我赶的局面。苏超之所以在今年夏天一举走红,就源于江苏区域内13个设区市不服输、个顶个的奋斗精神。
在省域间,各省份既拼总量,更注重特色。全运会赛场上,有的省份拼总量,展示总量背后的经济实力和体育大省的气势;有的省份拼特色,零的突破背后是顽强不屈精神的展现。
禀赋各异,但奋斗精神永存。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省份,莫不如此。
这就是何杰此次回乡之于宁夏的深意所在。
何杰今年才26岁,未来他还要代表中国在国际赛场上奋勇争先。
那时,他就是一支盛开的“中国玫瑰”。
(作者陈良飞系澎湃新闻政治新闻部总监、港澳台新闻部总监,高级记者)

设计:王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