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新闻网

中華青年思想與行動的聚合地

言短意长|新能源领军者密集捐赠母校

母校校庆在即,多位来自新能源领域的领军人物近日捐赠了巨额资金,支持母校发展。

复旦大学120周年校庆在即,校友李平、廖梅夫妇一次性捐赠10亿元人民币,支持建设复旦大学学敏高等研究院。

复旦大学1989届材料科学系本科毕业合影

李平系复旦大学材料系高分子专业1985级校友,廖梅系历史学系1986级校友,二人相识于复旦。本科毕业后,李平投身商界,是宁德时代联合创始人。

合肥工业大学建校80周年来临之际,杰出校友、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仁贤个人通过阳光电源公益基金会向母校捐赠人民币1亿元,用于支持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resize,w 1024

合工大校友曹仁贤捐赠仪式。

1986年,曹仁贤考入合工大电气工程系工业自动化专业,后推荐免试攻读本校硕士研究生。这也是合肥工业大学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个人捐赠。

无论是宁德时代,还是阳光电源,都是新能源领域的佼佼者。

在高考恢复近50年的今天,校友以巨额捐赠回报母校已经成为国内高校教育捐赠的一种趋势,也给我们的高校如何关爱自己的在校学子以启迪。

第一,巨额捐赠与校友所在行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密切相关。

如大家所看到的,前些年的巨额校友捐赠集中于房地产、生物医药领域,近年来的巨额捐赠多来自新能源领域。

两位来自新能源领域的领军人物几乎同时向各自的母校做出巨额捐赠,自然不是偶然,和新能源产业近年来的迅猛发展密切相关。

凭借自身在新能源领域的创业成就,校友获得了巨大的财富,才可以做出这样大手笔的捐赠。

报道显示,宁德时代掌门人曾毓群对其母校上海交通大学的捐赠已达14亿元。

这也说明个人的发展与时代密切相关。

第二,教育捐赠的支持方向也随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发生变化。

教育捐赠的支持方向,也随着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不同而发生变化。

比如在高等教育恢复发展时期,教育捐赠的主打方向要么是设立冠名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寒门子弟,要么是硬件设施建设,捐建教研大楼。

随着大学办学经费的保障不断深入和大规模建设的完成,教育捐赠开始向着尖端科研逐步挺进。

比如李平捐资10亿建设的学敏高等研究院创新性地采取自由灵活的管理体制,打破传统科研评价体系束缚,鼓励科研人员聚焦科研本身,支持长周期研究和颠覆性创新,赋予青年科学家充分人事管理自主权,实行青年科学家负责制,根据团队研究计划给予稳定经费支持。

第三,校友巨额捐赠促使大学思考如何关爱在校就读学子。

中国人一直信奉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理念。

这些杰出校友在做出巨额捐赠的时候,都会提及母校在自己就读期间对自己无私的帮助和关爱。

这是中国人最喜欢看到的“报恩”故事。

雷军每次在捐赠的时候都会提及武汉大学曾经对自己的“好”。

曹仁贤在捐赠仪式上深情地说:“39年前,我从家乡背着行囊走进向往已久的合肥工业大学,这里是我梦开始的地方。”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大学并不能在其就学期间就能“精准地”识别出哪些学生以后会在商海逐梦成功。

所以,一所大学对待其在读学生的“正确做法”是一视同仁,关爱每一个学子,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的困难,助力他们选择奋斗的方向。

今天的一个关爱之举,可能在若干年后就会绽放出光芒。

未来,大学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将会围绕着校友捐赠数额和踊跃度展开。

捐赠即代表认可,是一种延迟但公正的“评价”。

(作者陈良飞系澎湃新闻政治新闻部总监、港澳台新闻部总监,高级记者)

resize,w 1024

设计:王璐瑶


同类信息

查看全部

茉莉花论坛作为一个开放社区,允许您发表任何符合社区规定的文章和评论。

茉莉花新闻网

        中国茉莉花革命网始创于2011年2月20日,受阿拉伯之春的感召,大家共同组织、发起了中国茉莉花革命。后由数名义工无偿坚持至今,并发展成为广受翻墙网民欢迎的新闻聚合网站并提供论坛服务。

新闻汇总

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邮件地址:

linkedin facebook pinterest youtube rss twitter instagram facebook-blank rss-blank linkedin-blank pinterest youtube twitter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