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新闻网

中華青年思想與行動的聚合地

重阳节|时光不老,爱不延时

resize,w 1024

《重阳登高图》 近代 张大千

张大千有一幅《重阳登高图》,

画中,两山对望,孤山耸立,

矮山孤人登高远眺,

两间茅屋隐于谷底,

远山留白,秋意萧瑟,

满含对亲友的重阳思念。

resize,w 1024

《江山共老图》清代 袁耀

从古至今,人们都爱在重阳登高。

九为阳数,九月九日,两阳相重,

于是这一天,被称作“重阳”。

秋意正浓,天光澄澈,

登高望远,

既是顺应时节,也是寄托心意。

resize,w 1024

佩茱萸,是重阳的一抹香气。

古人相信它能驱邪避灾,

于是把茱萸插在鬓边、挂在门前。

那一点芬芳,

成了平安与祝福的象征。

resize,w 1024

“菊花须插满头归。”

秋日的菊,在风中盛放。

魏晋文人以菊寄情,

陶渊明写下“采菊东篱下”,

从此,赏菊成了重阳的雅事。

登高、佩茱萸、饮菊酒,

每一个细节,

都藏着人与季节的温柔对话。

resize,w 1024

《菊酒延年图》近代 齐白石

到了唐宋,重阳节多了一层温情。

“九九”与“久久”同音,

人们在这一天敬老、祝寿、团聚。

一杯菊花酒,一块重阳糕,

都是岁月深处的心意。

resize,w 1024

时光流转,

古老的节日走进了现代生活。

虽然形式在变,

但“敬老爱亲”的传统,

依然在一代又一代人心中延续。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今年,是我国第十三个法定老年节。

这让“敬老”的传统

在当下更温暖地延续。

resize,w 1024

如今,人们庆祝的方式在变化:

陪长辈登高赏秋、佩茱萸品菊,

社区和公园也会有敬老活动。

resize,w 1024

但那份“登高思远、敬老惜秋”的情意,

依旧在人心里延续。

登高,是望向远方;

佩茱萸,是安抚心神;

赏秋,则是在秋光里,学会珍惜。

resize,w 1024

重阳,不只是节日。

它是一种生活的节奏,

提醒我们在秋天慢下来,

去看看天色与山,

去问候长辈,

去感受岁月的温柔。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愿登高处,风清心朗;

愿每一份挂念,都平安归来。

resize,w 1024


同类信息

查看全部

茉莉花论坛作为一个开放社区,允许您发表任何符合社区规定的文章和评论。

茉莉花新闻网

        中国茉莉花革命网始创于2011年2月20日,受阿拉伯之春的感召,大家共同组织、发起了中国茉莉花革命。后由数名义工无偿坚持至今,并发展成为广受翻墙网民欢迎的新闻聚合网站并提供论坛服务。

新闻汇总

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邮件地址:

linkedin facebook pinterest youtube rss twitter instagram facebook-blank rss-blank linkedin-blank pinterest youtube twitter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