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上次跟 Word 较劲排版,或者对着空白 PPT 犯愁是什么时候?这些我们每天打交道的办公软件,现在正悄悄经历一场巨变,这和过去只是加几个 AI 新功能还不太一样。用金山办公 CEO 章庆元的话说,AI 正在让「计算机」进化成真正会思考的「电子脑袋」。
作为国民办公软件 WPS 背后的掌舵人,金山办公 CEO 章庆元最近在一场分享中,阐述了他对 AI 时代办公软件演进的思考。
他认为,AI 的到来,不仅仅是为 Word、Excel、PPT 增加几个新奇功能那么简单,它正在从根本上改变软件的设计哲学、人机交互方式,甚至未来企业信息化的整体架构。
AI 将如何重塑我们创作、沟通和完成工作的方式?不只是厂商们的竞争,还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以前的电脑不能叫电脑,」章庆元开门见山地指出,「当有了 AI 之后,计算机就变成了真正的电脑(电子脑袋)」。他表示,传统的计算机只能严格执行写好的指令,像个按部就班的执行者。
而 AI 则赋予了机器思考、决策甚至「自作主张」的潜力。这种变化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未来我们工作所依赖的整个信息处理方式,都将围绕 AI 这个「大脑」来构建。这不再是简单的技术升级,而是金山办公看准的未来方向。
比如我们熟悉的 Office 文档,过去是为了「给人看」而设计的。排版、字体、样式,一切都为了视觉友好。但在章庆元看来,这个逻辑正在被 AI 颠覆。
「我们下一代的文件格式设计出来的是让 AI 读起来方便一点,而不是给人读,」他提出了一个颇具前瞻性的观点,「未来是 AI 辅助人来阅读这件事情」。这意味着,文档的底层可能会变得更「懂」AI,方便机器理解和处理。
随之改变的,还有我们和软件「打交道」的方式。过去,面对 Office 里密密麻麻的功能按钮,我们得先学习,再「点来点去」。未来呢?「是不是不用教用户怎么用软件,只要教会用 AI 来使用软件?」章庆元设想,「大家有什么需求跟 AI 说……AI 就帮你排版排好,这事儿今天就能实现」。
想象一下,你只需要对 AI 说:「按最新的红头文件模板,把这报告给我排好。」AI 立刻心领神会并完成操作。动动嘴就能搞定,这或许就是下一代办公软件的日常。
面对汹涌的 AI 浪潮,是砸钱「炼大模型」,还是聚焦如何让 AI 好用?金山办公选择了后者。
章庆元坦言,做模型「非常耗钱,而且成功不是必然的」。他把模型训练比作厨师炒菜,好坏掺杂运气,即使是 OpenAI 这样的顶级玩家,表现也有起伏。
因此,金山办公的定位是「做应用的公司」。他们相信,「未来所有应用、所有产品一定会接入大模型,没有 AI 这个引擎,你的产品一定会被淘汰掉」。
爱范儿之前也曾提出,我们需要更多不做模型的 AI 公司。大模型作为底层技术固然不可或缺,但专注于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以及各类商业交易的 AI 公司绝对需要更多,才能让 AI 在社会层面真正爆发。
金山办公已经推出了集成 AI 能力的 WPS 365 和智能办公助手 WPS AI 2.0 ,今年 1 月 WPS Office 的 PC 端国内日活设备数已突破1亿。这些产品正是就是「专注应用」思路的体现,目标是把 AI 无缝融入我们写文档、沟通协作的每个环节。
这代表 AI 能像个副驾驶一样,理解你的意图,主动提供建议、引导操作、完成任务。它不只是听指令,更是协同工作的伙伴。
基于 AI 的潜力,章庆元描绘了未来的工作场景是如何运转的:
当 AI 成为核心工具,我们自己也需要升级技能。
章庆元特别强调了「提示词(Prompt)」的重要性。怎么把你的需求清晰、准确地告诉 AI,直接影响它给出的结果好坏。「未来对每个人来说,学会怎么去跟 AI 对话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虽然以后 AI 可能会越来越「善解人意」,对提示词的要求降低,但在近几年,掌握和 AI 高效沟通的技巧——也就是所谓的「提示词工程」——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职场能力。甚至可能改变「程序员」的定义,让更多人通过说话就能「编程」。
正如章庆元推荐的《智能涌现》一书所揭示的,我们正处在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 AI 时代。理解它、拥抱它、用好它,将是未来每个个体和团队的关键。
金山办公的故事只是冰山一角,一个更智能、更高效的办公时代,正加速向我们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