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对中国内地夫妇投诉因两名负责接生的医生疏忽,导致其儿子出生后脑瘫及四肢伤残,但负责处理投诉的医务委员会容许研讯押后近16年,并以事件发生时间太久,会对被投诉者造成不公,决定永久搁置该投诉。医委会的决定,除引发投诉人狠批「无天理」外,也引发社会关注,协助投诉者的团体声称事故并非个别案例,促医委会复核决定,否则会考虑申请司法覆核。
事件发生在2009年,投诉人是一对居住在深圳的姓黎夫妇,他们当年以非香港居民的身份(又称「双非」),安排在香港浸会医院产子,疑因负责的医生未有为他们筛查乙型链球菌,使他们的儿子出现脑瘫和四肢残障,于是在翌年对涉事的两名医生作出投诉。
根据香港法例,涉及医疗事故的投诉,是由成员主要由医生业界组成的医务委员会通过纪律研讯小组处理。黎氏夫妇的投诉,原安排在2016年召开纪律研讯,但因其中一名涉事者以需时处理证据为由申请将研讯押后,最终研讯押后九年,至本月才召开。研讯小组周二(28日)公布,因投诉的事故已发生十多年,现时研讯会对被告不公,遂作出永久搁置研讯的决定。
投诉人及协助他们的社区组织协会昨(29日)午召开记者会,公开事件始末。黎姓夫妇对医委会的决定感到愤怒,批评医委会永久搁置研讯对投诉人更不公平,形容决定是「无天理」。他们又指责负责安排研讯的医委会秘书处,至今也没有解释为何容许研讯押后九年不处理又不作解释。
翻查纪录,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早前在立法会回复医委会处理投诉个案时表示,过去五年,医委会完成处理逾8700宗投诉,由接获投诉到完成处理,平均需时27个月,有98%个案能在四年内完成。但港府掌握的资料显然与个案不同。
社协干事彭鸿昌指出,除了黎氏夫妇的个案外,正协助跟进的另外两宗投诉,同样指医委会拖延处理投诉,涉事投诉人已分别向医委会提出投诉长达六年和八年。他认为,事件显示医委会失职,担心容许以投诉拖延太久作为终止处理的理由,会有更多被投诉的医生以此逃避研讯,要求医委会研讯小组按照法例,在14天内自行复核永久搁置黎氏夫妇投诉的决定,否则会以涉及公共利益为理由,不排除在三个月内就事件向法庭申请司法复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