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批现届议员疑被劝退丶无法连任的阴霾笼罩香港立法会之际,港府在换届选举提名期启动前一周公告有意参选者,爱国者治港下的立法会,要改变三权分立时代的行政立法关系应「互相制衡」的思维,强调须做到「良性互动丶无缝配合」。与会讲者更为退任立法会议员转战政府,以及人大政协加入来届立法会「指明前路」。
香港新一届立法会选举的提名期将于下周五(24日)展开,目前已有15名现任议员表明不角逐连任。外界预料,在提名期展开前,宣布不再参选的人会陆续有来,总弃选人数可能达到三丶四成。
关系好? 议员无暇与特首惜别 午宴突取消
在大批旧人无法留任的情况下,立法会近日弥漫一片愁云惨雾。除传出有未能获准继续参选的女议员在洗手间痛哭外,原订明(17日)午全体议员与特首李家超共进午餐的惜别午宴亦临时取消。立法会秘书处昨午解释,因不少议员声言欲聚焦处理选举事宜而无暇出席,故取消午宴安排;连带立法会议员欢送现届主席梁君彦的晚宴亦不举办。不少网民在相关新闻下留言,质疑行政立法关系有多好。
在确认取消惜别午宴翌日,港府今(16日)早举办「行政立法同心治港创未来」研讨会,邀请现届立法会议员及爱国爱港团体等约三百人出席,大谈行政立法关系的新思维。李家超在主旨发言中引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要求香港实行行政主导体制的原则後指出,行政立法良性互动关系是开新篇的基础,强调香港在完善选举制度丶全面由爱国者治港后,立法会的议政质量和效率都有提高。这种说法,与以往中方官员指行立关系须「互相制衡丶互相配合」的说法不同,变成只谈配合。
讲者之一的前全国人大常委谭耀宗发言时进一步作出解释,指新一届立法会应做到与港府「良性互动丶无缝配合」的关系,议员应改变思维,接受行政立法关系是「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除了政府若做得不好,立法会亦有责任外,当香港营商环境受外国质疑时,议员更须配合港府反驳,例如组织民间力量到相关驻港领事馆抗议等,做到行政和立法在立场上的团结。
谭耀宗:议员可为政府优化政策 人才可互通
他又说,议员在行动上亦要有根本改变,不能让外界认为立法会只是橡皮图章,议员要化被动为主动,协助政府优化政策,早在政策酝酿阶段就举办研讨会,收集学者和市民的意见,再向政策局提交建议;他相信,未来行政立法人才互通将成常态。谭耀宗的说法,意味议员可转换跑道加入政府。
全国政协常委施荣怀在台下发言时更大力推销,指政协也是香港特首的「兵」,全国和各省政协不应在香港未来发展的事务上缺席,认为立法会要做到与政府「无缝配合」,应起用更多具有政协和同乡社团背景的人士成为立法会议员,让他们有更多发挥。
有消息人士称,大批现任议员弃选後,中方会招揽更多中资机构丶同乡社团丶省市级人大和政协等「国家队」进入立法会,以便更好参政议政。
评论:浪费公帑 不如减议员人数
政治新闻记者出身的评论员李慧玲表示,北京似乎想再提高对立法会议员的要求。她指出,在本届立法会开始时,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提出「重在配合」,仍保留一点以往行政立法关系「互相制衡丶互相配合」的影子,但现时表明要「无缝配合」,意味北京仍未满意现届立法会与政府的关系。
纵观现届立法会上任至今,她认为,议员在立法工作上并无不配合港府施政,几乎所有港府提交的议案和拨款申请都快速获得通过,只有《同性伴侣关系登记条例草案》被立法会否决,但此举却获北京肯定。如此配合政府的立法会,她质疑可以如何加强配合度。
对於有被劝退者心生不满,李慧玲认为,大部分现届议员均是获得不可抗力的力量支持而晋身议会,现时这股力量收回对他们的支持,未获「祝福」者不应有所怨言。反观整件事件,最为可悲的无疑是香港的纳税人,因为他们需要用税款供养并非心目中理想人选的议员。相信不少港人看到今届立法会的情况後,最希望的不是大换班,而是大减人,让议员人数减少,以降低立法会的运作成本和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