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新闻网

中華青年思想與行動的聚合地

马上评| 炫耀第N次带打火机登机,无论真假都当严查

近日,一位乘客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客舱自拍视频,炫耀“第N次”把打火机带上飞机。媒体联系四川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工作人员表示记录后会尽快转达相关责任单位核实。

现场视频显示,这名乘客坐在紧邻舷窗的位置,其放下座椅折叠板,疑似从小挎包内拿出一枚打火机点燃,透过舷窗可以看到机翼和机场夜景。如果这个视频确认为真,其行为显然严重危及飞行安全。

resize,w 1024

视频截图

很多乘客可能没有意识到,他们在飞机上接触的许多航材都是阻燃的,哪怕客舱座椅是纺织布料,都是具备耐高温和高阻燃特性的。这些都是强制性的安全规定,目的就是有效阻止与降低火灾风险,保护机上人员的安全。

民航客机飞行在万米高空之上,一旦出现任何安全隐患,其处置难度远高于其他交通工具。加之客舱是独立密闭空间,人员密集,火灾产生的高温和烟尘都是致命威胁。上述原因使得民航飞行对安全要求严之又严,特别是火种管理,是严格限制机上人员带入。

火种(包括各类点火装置)是早已列入民航旅客禁止随身携带和托运物品目录的。《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明确,对于此类违法行为,尚未构成犯罪的,可以处以5000 元以下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则将面临刑事处罚。还需要注意的是,在机场安检中发现打火机等火种,无论是否存在主观故意,都有可能面临行政罚款。这足以表明民航业对避免因火影响飞行安全的高度审慎态度。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什么仍然有旅客能将打火机带上飞机,这就不得不追问到底是哪个环节或流程仍旧存在问题。在此次事件之前,国内某航司安全员曾被指携带打火机上飞机,该事件至今没有公开回应。这是否说明,在各种已经前置的安全工作中,民航安全管理仍然存在漏洞。也因此,对于有乘客表态“第N次”把打火机带上飞机的事件,必须得到认真严肃地调查。

当然,不排除视频是好事者为了博流量,进行的移花接木的摆拍,甚至是AI生成。但无论是摆拍还是AI生成,都可能涉嫌传播虚假信息,形成不良示范,近期公安机关就查处了多起虚假摆拍案件。

民航安全无小事。对于飞行安全,任何一处细节上的疏忽,都有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飞机作为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正是得益于各个环节严格细致的安全管理。哪怕经过调查,最终证实是涉事乘客造假摆拍,只要有详尽合理且无可挑剔的结论和报告,也能增加公众对民航安全的信任感,绝不是白费功夫。

近年来曾出现飞机客舱内多起充电宝自燃事件,引发全社会关注。禁止把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充电宝带进机舱,和防止机舱内出现明火一样,都是为了保证航空安全,一点也不是小题大做。这个视频到底是怎么回事,必须有个明确的说法。

同类信息

查看全部

茉莉花论坛作为一个开放社区,允许您发表任何符合社区规定的文章和评论。

茉莉花新闻网

        中国茉莉花革命网始创于2011年2月20日,受阿拉伯之春的感召,大家共同组织、发起了中国茉莉花革命。后由数名义工无偿坚持至今,并发展成为广受翻墙网民欢迎的新闻聚合网站并提供论坛服务。

新闻汇总

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邮件地址:

linkedin facebook pinterest youtube rss twitter instagram facebook-blank rss-blank linkedin-blank pinterest youtube twitter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