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新闻网

中華青年思想與行動的聚合地

马上评|80后男子跪别老宅,为何戳中人们的泪点

d64b6e42 fd01 45f7 9ef0 a9d37e7ba3d3

范先生跪别老家。九派新闻  图

“没有亲人的老宅,反而每次离开更加刻骨铭心,毕竟这里记载了父母一辈子的辛苦,也留下了自己儿时的成长记忆。”11月24日,江苏徐州邳州的范先生跪别老家,在门口三次叩首后锁上门离开。随后,他发布了这一视频,引起广泛共鸣。

从媒体的采访看,作为80后的范先生,老家已逐渐“空心化”:父亲于3年前去世,妈妈患上了阿尔兹海默症,住在养老院;两个哥哥也已经在外面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自己则在天津定居。由此,这个承载了他童年记忆与家庭温情的老宅,悄悄地掩上了门,也如同封存了一段人生记忆。

这样的视频确实让人动容。之所以戳中网友的泪点,并不只是因为一个“跪别”的动作,而是它精准触碰到了许多人心中共同的情愫——关于故乡、家庭与时间流逝的无力感。

在快速迁徙与城市化的现实中,越来越多的老宅正在变成“无人的房子”。亲人离散、生死更迭,曾经热闹的空间逐渐归于寂静。人们看到范先生跪下的那一刻,其实是看到了自己无法回头的童年,看到了记忆里那张再也等不到的饭桌,看到了曾经被忽略、却再也无法重来的陪伴。

而这样的情绪,几乎是全民共享的。过去几十年,中国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2%,增长到了2024年的67.00%。尤其是近些年,各地几乎都在降低落户门槛,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让越来越多的人真正留在大城市,从“暂居者”变为“新市民”。

在这个过程中,有太多人怀抱梦想、告别家乡,目光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再回首时,充满欢笑的故乡,却开始老屋斑驳、邻里稀少。故乡送我们远行,她自己却也在远去。

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一个流动的中国、发展的社会,恐怕终将面临这样的情感拉扯。人们终究还会向往远方,去追寻自我的价值实现;但“跪别”的一幕,毋宁说是个提醒,人们仍需安放自己的情感与来处,别忘了回望那些承载记忆的土地与亲人。

这些行为可以很具体,比如在节假日多往老家跑跑,哪怕只是坐在老屋门口晒晒太阳,陪父母说几句闲话;在异乡忙碌之余,给家里打一个电话,问一句近况;逢年过节,记得推开那扇熟悉的门,走一走曾经奔跑过的小路。也许时代的洪流无法改变,但至少可以在往返之间,留住一点属于自己的记忆与牵挂。

这也让人想到每年春节期间,总会出现关于返乡的讨论。似乎年轻人惧怕返乡,害怕人情往来,甚至出现“断亲”现象。但相比于高分贝的表态,脚步却是诚实的——高铁依然一票难求,返乡的行李依旧装得满满当当,返回大城市时依然万分不舍、泪眼汪汪。那些对礼节的抱怨、对亲戚的吐槽,某种程度上也是情感未断的证明。真正的疏离或许从不需要宣言,正因为在意,才会纠结、烦恼,却依然被亲情召唤上归途。

这或许是今天的年轻人更应该抱有的心态:既怀抱梦想,也心怀家乡。城市承载着我们的志向,乡土安放着我们的根脉,两者并非对立,而是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人生坐标。这是时代给予我们的印记,我们需要学会与之相处,在奔赴远方的同时,也不失温柔地守护内心深处的那份归属。

同类信息

查看全部

茉莉花论坛作为一个开放社区,允许您发表任何符合社区规定的文章和评论。

茉莉花新闻网

        中国茉莉花革命网始创于2011年2月20日,受阿拉伯之春的感召,大家共同组织、发起了中国茉莉花革命。后由数名义工无偿坚持至今,并发展成为广受翻墙网民欢迎的新闻聚合网站并提供论坛服务。

新闻汇总

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邮件地址:

linkedin facebook pinterest youtube rss twitter instagram facebook-blank rss-blank linkedin-blank pinterest youtube twitter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