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传媒大亨黎智英被控串谋勾结外国势力罪一案,控辩双方今(28日)早完成长达九日的结案陈词,负责审讯的三位国安法指定法官押后判刑,未定日期,会在预计到何时可作裁决时再通知控辩双方。令这宗已经审讯156天的案件,审讯日数进一步延长,远超香港回归以来最多人一起受审丶有47名泛民主派人士被控的初选案,后者的审讯日期为118天。
在比原定八天还要多一天半的结案陈辞中,控方集中举证黎智英以《苹果日报》为平台,倡议制裁中国,在《港区国安法》实施后仍继续有串谋和勾结行动,请求外国制裁;辩方则指出,涉案文章属新闻报道,并非煽动刊物,又指控方污点证人张剑虹和陈梓华不可信,质疑控方证据不足,重申黎智英知悉风险,在《国安法》生效后并无请求外国制裁。
控方视《苹果》继续运作为罪成元素
在首两天半的时间内,控方企图力证被告黎智英的行为符合《国安法》相关条文中的定罪元素,包括被告在《国安法》生效后仍持续「串谋」「勾结」外国或境外势力,并有「请求」「制裁」等「敌对行动」。控方强调,无需证明被告本人具有煽动意图,只要证明涉案161篇文章本身具有煽动意图,而被告明知仍刊登,即已构成犯罪。
控方又引用证人供词和黎智英在网上节目「Live Chat」的内容,指《苹果日报》在《国安法》生效后继续运作;黎智英亦没有叫停「重光团队」的国际游说或停止联络「揽炒巴」等,以证明《苹果日报》是干犯串谋勾结罪的平台,透过文章与评论倡议制裁中国。控方并以黎智英在2020年一宗刑事恐吓案期间,仍计划赴美为例,指他在申请更改保释条件时只声称是探望孙女,没有披露会见时任副总统彭斯,涉嫌对法庭隐瞒实情。
辩方:控方预设黎勾结 再逆推其言论犯罪
辩方则用了六天半时间作结案陈词,主要质疑控方证据不足。辩方指出,被指为煽动刊物的161篇报道,仅占《苹果日报》2019年至2021年所有文章的 0.39%,不足以证明被告利用该报勾结外国或境外势力危害国安,更直言控方是逆向推论(Reverse Engineering),预设黎智英有勾结行为。辩方强调,传媒有责任监督当权者,上述 161篇文章仅是指出政府被误导或犯错丶揭示问题或缺点,符合《刑事罪行条例》下煽动罪的四项免责辩护,敦促法院考虑言论与新闻自由的重要性。
不过,负责审理案件的国安法指定法官杜丽冰对此提出质疑,认为当时传媒报道《逃犯条例》修例会导致普通人立即被送往中国内地受审,但事实并非如此,指传媒是误导公众,而非政府被误导。
另外,辩方指出,从犯证人张剑虹和证人陈梓华供词不可信,陈梓华亦已在庭上自认撒谎,加上其他言论,陈可说是一名「连环说谎者」,法庭应谨慎对待其证供。
其次,辩方不同意控方把黎智英一些言论视作倡议制裁,这包括黎谈及美国撤销香港特殊待遇的看法,以及指香港在《国安法》下「已玩完」等言论是在倡议制裁。辩方强调,虽然黎智英内心或希望制裁,但这些言论并非请求制裁,他在《国安法》生效后,已刻意避免提出制裁请求,并未触犯法例。
特朗普审前改口 称未说过可百分百救出黎智英
对于辩方指黎智英在节目「live chat」中的对话只是表达己见,认为法庭不应只斟酌黎这部分言论,而是应该审视黎整个对话,杜丽冰法官不表认同,指该节目面向公众广播,性质不同于私下闲谈。她更关注黎智英在节目中称「习近平下台是中国与世界和好的唯一方法」的说法。辩方则重申,黎智英只是表达意见和纸上谈兵,并非实际请求制裁。
审讯期间,黎智英的健康状况备受关注。美国前总统特朗普(Donal诶 Trump)在结案陈词展开前夕改口,声清没有说过可以百分百救出黎智英,只是说,会在「特习会」中提及黎智英,尽管习近平对此不会感到高兴,但他仍会尽力营救,并强调黎智英是受人尊敬的好人,关注其健康状况。多个海外人权及新闻自由团体亦发表声明,批评港府长期单独关押黎智英,要求立即释放他,允许他返家接受治疗。海外港人团体亦发起声援行动。
黎智英曾因健康问题申请不出席结案陈词,但申请被拒。法官将原定8月14日的结案陈词押后至8月18日,并要求为黎智英安排便携式心脏监测仪出庭。他连续多日出庭时显得比以往消瘦,旁听人士称他仍向旁听席微笑丶挥手丶双手合十致意。法庭则严格禁止旁听者表达祝福或道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