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当仰望 U9 在德国纽博格林北环赛道交出 7 分 17 秒的圈速、在 ATP 测试场跑出 391 km/h 的极速时,外界的评价是:还行,但不够亮眼。
对于仰望的工程师而言,这背后同样藏着一丝「不甘」。回国后,他们拒绝了庆功宴,转身投入到了一项更疯狂的计划中。
一年后的现在,答案正式揭晓。
9 月 20 日晚,比亚迪在郑州赛车场发布了仰望 U9 的极致赛道版——仰望 U9 Xtreme(简称 U9X)。它带着两项颠覆性的新纪录而来:
全球汽车极速榜首:496.22 km/h。
纽博格林北环圈速:6 分 59 秒 157。
从「中国电车极速纪录」到「全球第一」,仰望撕掉了所有的定语。仰望总经理胡晓庆表示,要实现这一点,起点是一个目标:整车需要 3000 匹马力。「要知道,许多传统超跑的功率仅为 750 匹,这意味着,U9X 单个车轮的动力,就足以媲美一台完整的超级跑车。」胡晓庆说。
如此巨大的功率,对电压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仰望为此打造了全球首个量产全域 1200V 超高压平台。这得益于比亚迪的垂直整合能力,工程师得以在自家的碳化硅芯片中「百里挑一」,筛选出最优秀的组件来满足 U9X 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为这辆仰望 U9 提供能量的,依旧是一块磷酸铁锂电池。面对「为何不用能量密度更高三元锂」的疑问,仰望的解释是:对于超跑而言,磷酸铁锂在耐高温性、低电量放电能力以及安全性上拥有更确切的优势。
胡晓庆表示,这块赛道级刀片电池,让 U9X 获得了「纽北劳模」的称号——在赛道日可以全天候满负荷运转,无需更换电池。
但强大的动力输出只是第一步,如何有效控制才是关键。
这就要归功于易四方与云辇-X 的技术架构。易四方的四电机独立驱动,让 U9X 的扭矩控制响应速度做到了传统机械结构的 10 到 20 倍,能够实时、精准地为每个车轮分配扭矩。在纽北 177 个弯道的测试中,超过 60% 的制动能量依靠电机进行动能回收,极大减轻了传统刹车系统的负担。
一个更极致的例子是,在去年的一次测试中,车辆在接近 300 km/h 的高速下发生爆胎,正是依靠易四方系统的瞬间调整,车身姿态被牢牢稳住。
而云辇-X,则首次在超跑领域引入了「垂向控制」。它不再是那个用于展示的「跳舞」功能,而是通过主动控制四个悬架的垂向姿态,实现载荷的精准转移,为每个轮胎榨取出最大的抓地力。
当然,这套技术架构在带来优异操控的同时,也增加了车重。为了抵消这一点,仰望首次将航空航天级的金属 3D 打印技术引入到车身设计中,其整个前舱和后舱结构均采用 3D 打印的铝合金部件,刹车卡钳则使用了 3D 打印的钛合金。
最终的结果是,U9X 的整车重量相比 U9 降低了 100 公斤。衡量车身轻量化水平的轻量化系数,也从 U9 的 0.95 进一步优化到了 0.83,数值越小意味着效率越高。
极速跑那么快,圈速跑那么快有什么用?高速限速 120km/h。
面对这样的质疑,胡晓庆在发布会上用高铁举例:
20 年前,火车的时速不过 60 多公里,没人能想象今天 350 km/h 的高铁带来的便利。「总有人要为未来而造车,」胡晓庆说,「我们认为这件事情很酷,它就是仰望应该干的事情。」
她强调,U9X 并非停留在实验室的成果,它是一款完全符合量产标准的车型。
今晚,仰望 U9X 正式宣布面向全球限量发售 30 台,并已开启预定。每一台车都将提供独一无二的整车定制方案。至于其售价,发布会现场并未公布。
发布会的最后,还有一个细节被提及:U9X 测试车的外观涂装上,印满了首批 U9 车主的名字。胡晓庆说,这是仰望表达感谢的方式,「没有你们的支持,就没有 U9X 的世界第一。」
这或许正是仰望 U9X 的意义所在:它不仅是一台刷新纪录的机器,更是一个技术图腾,承载着用户的信任与中国汽车工业向上的愿景,在全球性能之巅,书写下属于自己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