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的回答
不出意外,很多人看到这问题第一反应就是从人民币身上找问题,可这回问题真的又不在人民币身上。
我在前面就多次提醒各位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问题上不要光盯着人民币,因为这里明写着“兑美元汇率”,美元走势也是个决定性因素。
相比于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今天美元的波动才更引人注目,美元兑各主要货币的汇率都出现了大幅波动,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反而相对较小。
今天离岸人民币汇率跌了0.59%,可在岸汇率仅跌了0.36%,而美元指数则涨了0.6%,说明离岸汇率受美元指数上涨影响很大。
与此同时,澳元兑美元汇率跌了近1%,欧元则跌了0.51%,英镑跌了0.52%,美元兑加元涨了0.6%,兑瑞郎涨了0.4%,兑日元涨了0.56%。
由此可见,今天的汇率波动主角是美元,离岸人民币只是跟随波动,但同时在岸汇率相对更加抗跌。
美元之所以会上升,很大的原因在于美国财政部开始大批量发行中长期债券,拉高了长期美债收益率,而前几天惠誉对美国主权债务评级下调则起到了助攻的作用,大量资金开始流出美股,流入美债,导致美股开盘下跌了约1%,市场逐渐出现流动性危机的迹象。
随着美国财政部继续大规模地发行美国国债,美元市场的资金流动性压力会不断增大,发生流动性危机的概率不断上升,在年底前发生经济硬着陆的概率也在上升,而美元价格将出现短期的急速上涨。
如果美联储在经济硬着陆的情况下仍继续进行缩表,那么美元价格将会无上限地飙涨,即使美元指数在一个月之内上涨到超过200也不奇怪,但接下来美联储肯定要重新扩表,美元价格则又会一落千丈,美元从200掉到70可能也不用一个月,这注定会出现市场定价失灵,没有人能说得准哪个价才是准确的。
面对这种极端的外部冲击,人民币汇率的在岸与离岸价格之间的利差有可能会不断扩大,在岸的波动性更小,离岸汇率会跟随美元波动,但最终还是会向在岸汇率收敛。
总体来说,人民币汇率仍保持平稳,美元对汇率的冲击更多是短期的,不会动摇人民币不断走强的趋势。
鉴于现在舆论上太多的人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直接看作是人民币的币值指标,这个理解是已经过时了,有必要去更新一下。
之所以存在把兑美元汇率说成是人民币汇率的说法,是因为以前中国还是以美元作为主要的对外结算货币,在国际上兑换人民币离不开美元这个中间货币,所以人民币的币值不重要,兑美元汇率代表一切。
但是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不断推进,美元占我国对外结算比例在持续下降,现已不足50%,人民币结算的比例在不断提升,且其它国家也在加大人民币结算的比例,外汇兑换上正逐步脱离美元这个中间货币,所以兑美元汇率代表一切的时代已经过去。
如果现在要观察人民币的币值走势的话,用我们中国自己的CFETS指数更为准确,因为它不再是针对美元这一个汇率,而是针对所有主权货币的兑换汇率,在人民币国际化体系下是最权威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