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新闻网

中華青年思想與行動的聚合地

华夏文明有夏族,那么华指的是什么?是不是有一个华族?

我一直有个猜想,「华夏」就是「虞夏」,「华」是「虞」的声母脱落后的结果。


〇.「华夏」旧释

「华夏」的解释,民间一直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是引用唐代孔颖达在《左传正义》里的话: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这个话讲的很唯美,也契合民族自豪感,所以非常流行。但这明显是晚期给自己加戏的解释,所以也毫无可信度。

1.先秦族名来源

首先,先秦族氏名的来源都非常自然,常常是所居地名家族职业名等,这样方便自己也方便他人。

比如周朝人叫「周」是因为周人的祖先进入陕西周原,遂用该地的地名「周」作为自己的族氏名,这个过程在现在的考古材料里是比较清楚的。战国的魏惠王迁都于大梁,所以魏国也可称「梁国」,魏惠王在《孟子》里称之「梁惠王」。这些是以地名为族氏名。

而像家族世代作史官的,那么氏族名就可以叫「史」,管典籍的叫「籍」,齐国的鲍叔牙的「鲍氏」,出土文献中写作「鞄」,则可能因为他们祖先是做「鞄工」的,也就是制皮革出身。这些是以工种为族氏名。

2.先秦族名用字

其次,早期族氏名基本是先有一个读音,并没有对应的文字

在文字发展之后,人们也就是随便选取一个同音字作为族名,所以这些字的意义,和族氏名的本来词义,基本都是不相关的——其实就是现在的音译,就像「America」和「美利坚」三个字的词义也没有关系。

所以自然而然地,同一个族氏名,会有多种文字写法——也就是出现几种不同的音译字。比如「燕国」也可以写作「匽国」,「赵国」可以写「勺国」,楚国的「熊氏」可以写「饮氏」。这些就像「美国」在日本译作「米国」、「俄国」译为「露国」一样,音译字选的不一样罢了。

基于以上两点,「华夏」两字的来源不可能是「礼仪之大」、「服章之美」这样抽象的概念,而考察其意义,也不能用「华」、「夏」这两个汉字的含义去解读,这在思路上是错误的


一.「华夏」词义结构

要确定「华」的意义,首先确定「华夏」这个词的结构。

我们看《左传》,这句话应该是我们能见到的时代最早、也是先秦唯一的「华夏」[1]

楚失華夏,則析公之為也。《襄 26》

这里「华夏」和现在的意义差不多。

前文孔颖达所说的「礼仪、服章」的解释也是为这句话作注,后代凡说「华夏」,其根源典故皆出自这句。

再看类似意义而独用的「华」:

勞師於戎,而楚伐陳,必弗能救,是棄陳也,諸必叛,戎禽獸也,獲戎失,無乃不可乎。《襄 4》
子教寡人,和諸戎狄,以正諸。《襄 11》
我諸戎飲食衣服,不與同。《襄 14》
吳,周之冑裔也,而棄在海濱,不與姬通,今而始大,比于諸。《昭 30》

首先我们发现「华」是可以独用的,「獲戎失華」和「楚失華夏」用法类似,所以「华」本就可以代指「华夏」。

其次、这三句凡出现「华」,必与「戎狄」的概念相对,比如「獲」、「和諸戎狄,以正諸」,还有「诸华」一词,也和「诸夏」类似,所以「华」与「夏」,都是一个和「戎狄」相对的概念,指代中原的主体民族。

这句就更明显了:

裔不謀,夷不亂。《定 10》

这两句对文,「裔」和「夷」都是指外族。「夷」大家很熟悉,「裔」陌生一点,出土青铜器「芈伯簋」中有「天子休弗忘小裔邦」一句,芈伯是西周的一个蛮夷小国国王,后来归化了周朝,他们就自称「小裔邦」。

从这两句话的结构来看,「华」和「夏」当然也是两个同义的概念。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确定:「华夏」是一个并列结构,「华」和「夏」是一个与「戎狄」相对的同义概念。


二.「华」与「虞」

「虞」和「华」古音相近,在先秦相同的例子非常多,比如青铜器「毛公鼎」中,过去被读为「大從不静」的「從」,其实就是「虞」[2]的误读,当读为「大哗不静」[3]

《诗经·大明》在讲周武王克商,牧野之战之前的誓言时,说「无贰无虞」,这个「无虞」其实也就是「无哗」,即让军队安静、不要喧哗,这可以和《尚书·费誓》开头的「人无哗」对照看。

《清华简·汤处于汤丘》中的「不服虞文」,李守奎读为「不服华文」,即衣服纹饰不要过分华美。《清华简·四告》的「四方虞乱未定」,也应该读为「哗乱未定」。

附:古文虞

这些「虞」过去也常被误认成「化」字,但其实都是汉人所谓的「古文虞」,是「虞」的另一种写法(见下图)。

v2 b401284e07cb046f3d1883ab39e52345 720w
古文虞

汉人把先秦一些与篆书构型不同的文字统称为「古文」,其绝大多数实际是战国时期六国的文字。这种「虞」的写法汉人见过,但不知其所由来,故称之「古文虞」。近来陈剑指出,这种「虞」来自于甲骨文中的「永」[4](「永」和「虞」古音相近)。

《左传》里说,周武王的儿子唐叔虞出生的时候,手上的纹路长得像「虞」字,所以给他起名为「虞」,后来封到唐国,故称「唐叔虞」。

當武王邑姜,方震大叔,夢帝謂已,余命而子曰虞,將與之唐,屬諸參而蕃育其子孫,及生有文在其手曰虞,遂以命之,及成王滅唐而封大叔焉。《左传·昭元》

手纹再怎么复杂也不可能长得像「虞」,所以这里所谓的「虞」,只可能是古文「虞」。


三.虞夏

「华」与「夏」同义最早集中出现于《左传》,所以看看春秋时人对「虞夏」的理解。

《左传》、《国语》常常是「虞夏商周」并称,汉代之后才逐渐变成「三代夏商周」的固定组合,这可能受公羊学派思想的影响:

虞,夏,商,周,皆有之。《左传》
虞、夏、商、周之胤。《左传》
夫成天下之大功者,其子孫未嘗不章,虞、夏、商、周是也。《国语》

在出土的楚简《上博简·容成氏》的记载中,虞朝是夏朝前面的一个朝代,尧、舜都是虞朝的君主。尧是虞朝的诸侯,在前代虞朝君主有虞迵死后,因没有合适的继承人,故被由诸侯推举成为国君,而后禅让于舜。

上博简·容成氏:
有虞迵匡天下之政十有九年而王天下,三十有七年而终。
……
昔尧处于丹府与藋陵之间,尧……,不劝而民力,不刑杀而无盗贼,甚缓而民服。于是乎方百里之中率,天下之人就,奉而立之,以为天子。
……
尧于是乎为车十又五乘,以三从舜于畎畝之中,……尧乃老,视不明,听不聪。尧有子九人,不以其子为后,见舜之贤也,而欲以为后。舜乃五让以天下之贤者,不得已,然后敢受之。

汉代的《书传》和《论衡》也都提到说,尧是由唐侯升为天子,也就是说,「唐尧」的「唐」是尧的诸侯国名,并非朝代名。尧所处的朝代依然是「虞」,虞舜也只是虞朝的君主之一。这些和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讲法是不太一样的。

《韩非子》也说「虞夏二千余岁」,所以其实直到战国末,人们心目中的虞夏,都是两个并称的上古朝代。从生民之初就是虞朝,其创建、其前期历史完全不可考,虞朝而后才有夏朝。至于《史记》中的黄帝、颛顼等等上古帝王的故事,和春战的这个古史版本并不完全兼容。

总之,在春秋到战国人们的心里,「虞」、「夏」是两个经常并称的上古朝代。

那么,「夏」既然可以引申为一个泛称,「虞」自然也可以被类推出同样的意义。

而「虞」和「华」音近可通,「华夏」即是「虞夏」


亖.「晋悼公复霸」

接下来的问题是,既然明明有「虞」这个字,为什么要写成「华」。

前举《左传》的几个「华」的例子,最早出现的时间是鲁襄公四年,也就是晋悼公五年。几个例子中有三个都是处于晋悼公在位的时间内。

晋悼公这一段的历史其实很迷惑,首先是《左传》大书特书的「晋悼公复霸」:

晉侯悼公即位于朝,始命百官,施舍己責,逮鰥寡,振廢滯,匡乏困,救災患,禁淫慝,薄賦斂,宥罪戾,節器用,時用民,欲無犯,……,凡六官之長,皆民譽也,舉不失職,官不易方,爵不踰德,師不陵正,旅不偪師,民無謗言,所以復霸也。

但其实从《左传》的记载来看,晋悼公并没有什么显著的成就,大抵是内修政理,外和诸戎。所谓「逮鰥寡,振廢滯,匡乏困,救災患,禁淫慝,薄賦斂,宥罪戾,節器用,時用民……」列举的这一串措施非常虚文,到底做得什么程度很难说。

而晋国当时真实的情形,却正如当时的执政知武子所说:「实不能御楚,又不能庇郑」,实在称不上霸主。其内部卿族专横,各行其是,一片末世景象。所以这个「复霸」的含金量十分可疑。

不过另一方面,晋悼公重用魏绛,以和诸戎,这一段《左传》的记载于魏氏的功绩着笔尤多。童书业说[5]

左氏于晋袒卿族,于魏氏事造饰尤多

《左传》成书大概在战国初年,也就是三家分晋后,魏国最强盛的那一段,所以所谓「晋悼公复霸」的记载,恐怕有时人吹捧魏氏的嫌疑。所以这段的史料可能有其独立的来源。

《左传》成书汇编了多种来源史料,而「华」的几例用法中,时间最早的三处集中见于晋悼公时期的晋国史事,这个分布看起来并不随机。所以「华夏」这个词,我猜测本先源自晋悼公时期的晋国,而后影响到各国。

那么为什么在这个时间点出现,以及为什么写「华夏」而不写「虞夏」?

我推测是,在这个时期晋国的口语中,「虞夏」这个词,「虞(*[ŋ]ʷ(r)a)」的声母「ŋ」脱落了,变成「*wra」,所以改用了与「*wra」这个读音更相近的「华」字去记录。而表示朝代「虞朝」的「虞」是文读,依然用「虞」字记录。

@UntPhesoca 提醒说,「虞」是三等字,「华」是二等字。众所周知,二等字在上古比三等要多一个咽化音,所以可能还需要解释「华」的咽化来源,这不能由声母脱落造成。

v2 08366eeb58f7577b37465e557e867dd3 720w

但先秦的「华」,其实是从「于」得声的形声字,即后世的「 (此字知乎不显示,见下图)」,这个字是三等字。郭璞注《方言》:「今江東呼華爲荂,音敷」,这也是三等的读法。即使只论从「于」得声这一点,粗略统计《广韵》中从「于」声的字共 61 字,其中三等 53 字,三等占比 86.9%,如果排除一些后起字,这个比例应该更高。亦即,直接从「于」声的字基本都是三等,非三等字古人更偏向用「夸」做声符。 再加上第二节列举 「虞」、「华」直接相通之现象并不鲜见,所以「华」应该本是三等字,其二等读法是特殊音变。因此「华」可以由「虞」直接脱落声母得到。

v2 66f0960c700d1b73f5d27b0df0e9fb0d 720w

五.总结

总结一下:

1.「华夏」即「虞夏」,故能代指中原及居住中原的主体民族。

2.在晋悼公时期的晋国,「虞夏」这个词在口语中,「虞」的声母脱落,于是在书写的时候,人们用了读音更近的「华」字去代替,于是出现了「华夏」一词。


六.余论(暴论)

「吴」是「虞」的声符,「越」先秦作「雩」,今广东之「粤」即此字的讹形,与「华」一样也从「于」得声,故「吴」、「越」同源。


另外,感谢 @UntPhesoca 提供的语音学上的支持。



https://feedx.site

同类信息

查看全部

茉莉花论坛作为一个开放社区,允许您发表任何符合社区规定的文章和评论。

茉莉花新闻网

        中国茉莉花革命网始创于2011年2月20日,受阿拉伯之春的感召,大家共同组织、发起了中国茉莉花革命。后由数名义工无偿坚持至今,并发展成为广受翻墙网民欢迎的新闻聚合网站并提供论坛服务。

新闻汇总

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邮件地址:

linkedin facebook pinterest youtube rss twitter instagram facebook-blank rss-blank linkedin-blank pinterest youtube twitter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