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个小众的、有味道的、真“写生”非遗项目,鱼拓技艺。
简单讲,鱼拓就是在鱼身上图上墨,把鱼印到纸上,获得 1:1 的鱼形技艺,很写生,也很有味道。我国宋朝就出现了用墨制做的鱼拓, 但无详实的史料和鱼拓作品可查。
鱼拓原先只是记录钓上的大鱼的实际尺寸,并留作纪念,没啥美感。下面这张就很像:
据说到了小资氛围浓厚的宋代,富足市民阶层开始将垂钓视作消遣的玩乐活动,鱼拓的制作技术与功能才开始发生转变。
鱼拓爱好者将墨进行了调配, 使鱼拓作品中的鱼鳍拓出了透视感, 这种拓技与早期传拓技法中的蝉翼拓极其相似, 鱼拓作品显得生动了许多。
尤其是近代以来鱼拓作品吸收了全形拓的一些技法, 更注重作品的整体形态, 对于形体变化较大的鱼, 出现了分次补拓的全形拓技法。
上世经五、六十年代, 随着社会的进步, 科技的发展, 特别是颜料的创新, 使彩色鱼拓的产生成为可能。
彩色鱼拓的出现使鱼拓作品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在技法上从最初的拓出鱼形到拓出色彩层次的变化, 进而拓出不同鱼的本身特点, 在继承中国传统拓技法的同时, 吸收了西方绘画技法, 表现光线的明暗变化是鱼拓技术的又一大进步, 赋予鱼更真实的拓彩, 完美地体现了鱼的质感, 使鱼拓作品更加新颖, 生动。
鱼拓作品上面可以描绘水草或山水,书法或题写诗词,钤盖印章,形成诗书画印的艺术品。将鱼拓作品装裱好放入镜框悬挂在家中是非常好的装饰,同时又具有纪念意义。
配诗挺风趣:
原来娇俏自古夸,曾向龙门搏浪花,若使水浊饮不得,极目云天觅新家。
配上《诗经 南有嘉鱼》挺有意境:
南有嘉鱼,烝然罩罩。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
南有嘉鱼,烝然汕汕。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衎。
南有樛木,甘瓠累之。君子有酒,嘉宾式燕绥之。
翩翩者鵻,烝然来思。君子有酒,嘉宾式燕又思。
下面以安徽界首鱼拓代表性传承人胡继江老师的几张照片,大概展现下鱼拓的制作过程:
鱼的着色从背部到腹部,从头部到尾部。背部深色,中间稍浅,下面淡色,使着色与鱼的本身色泽达到浑然天成。
拓鱼时先将鱼拓纸适度喷湿,覆盖在鱼身上,然后通过拍、打或用牙刷刷出鱼身细节,使鱼的各个部分栩栩如生的被拓印到宣纸上,最后用木质刮刀抠出鱼清晰的整体轮廓。
画眼是鱼拓作品是否成功的关键,也是考验作者绘画功底的一步,这一部也被内行人士称之为“画龙点睛”之笔。
此外,日本那边的鱼拓也很流行,某些方面还十分突出经验,就是啥鱼都拓:
比如章鱼:
日本大野龙太郎作品
鉴于个人艺术修养有限,我最关注的是拓完后,鱼还能吃吗?浪费了可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