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上海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部署实施《新时代新征程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市委书记陈吉宁强调,要聚焦重点、改善服务,扎实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地,奋力打开上海民营经济发展新天地。
这场大会释放的信号很明晰:要打开发展新天地,加快把上海打造成为创新活力充分迸发、一流企业竞相涌现的民营经济发展新高地。上海将帮助民营企业更好解决“真问题”,力求让更多民营企业可感可知,更好释放创新动力和发展活力。
民营经济是上海发展的重要支柱,创造了全市近三成的工业产值和固定资产投资,超三成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外贸总额,贡献近四成的税收,并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上海始终致力于为各种经济主体提供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
自2018年以来,上海连续8年在年初召开全市营商环境大会,并发布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今年发布的8.0版行动方案,主要针对企业融资、监管检查、公平竞争等“老大难”问题攻坚突破。此次时隔两个月又出台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就是要更加精准聚焦民企发展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给予定向支持。
如若干措施提出的加强融资支持,创新政策工具,使国际金融中心优势更好惠及民营企业;全面开展市场准入壁垒的排查清理,让“非禁即入”落地生根;坚持无码不检查,严格落实“双认可”“双随机”制度,提高执法检查和检查标准的清晰度、透明度、规范性……都是对应当前民企面临的一些具有共性、普遍性的痛点难点,靶向施策、对症开方。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不同的阶段,民企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也会不同。最好的营商环境、最有效的助企政策,就是要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聚焦解决真问题、满足真需求。若干举措的出台,正是上海因应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加速从管理思维向服务思维转变,继续擦亮“有求必应、无事不扰”这一营商环境招牌的务实行动。
作为全国首个经济规模超5万亿元的城市和全球性中心城市,上海发展活力的激发,就在于各类市场主体都能共享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都能获得所需要的发展要素保障,共同迸发澎湃的创新发展动能。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的成功经验之一。
2024年,上海民营经济释放活力,全年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4.0%,增速高于全市工业3.3个百分点。当前,上海共有248家民营控股上市公司,占上海上市公司总数的55%。
上海是开放前沿,产业深厚、金融发达、交通便利、人才聚集,再叠加过硬的营商环境、高效的助企发展服务体系,必将让各类发展要素和市场主体充分激荡、大显身手,创造城市发展与民营经济活力的新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