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有剧透
作为《中国奇谭》的首部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登上大银幕。影片并不是单纯的短片情节扩充,而是在相似又全新的故事架构中,延用短片主角小猪妖和英文片名Nobody,延续前作精神内核,用气韵生动的二维水墨动画,讲述一段无名之辈的英雄之旅。
海报
《浪浪山小妖怪》的精神内核,最明显的一层,还是借由小猪妖及其同伴的遭遇,对打工人现实处境的鲜活写照。例如,毫无背景的小猪妖连续三年考不上大王洞最底层的工作岗位;又如,为了得到妖怪教头的赏识,小猪妖不惜耗损一身鬃毛充当肉身锅刷,结果却因为不了解内幕,刷得过于干净湮灭了大王祖辈的题字而被追杀;以及,顶着艺术家鸡冠睥睨群生的公鸡画师,面对小猪妖和蛤蟆精含糊不清的要求,仅凭感觉就给出若干稿精品画作,却被不断挑剔不得不一次次修改……这些巧妙具象“背锅”、“为五斗米折腰”、“甲方爸爸”的职场梗,自然会引起不少观众的会心一笑。
小猪妖
公鸡画师
颇具野心的是,影片没有停留在以现象讽刺现实的黑色幽默,而是在动画电影“西游”IP演绎的脉络中,标出主角团队“无名之辈”的位置,并进一步深入其精神世界。正如影片艺术总监陈廖宇所言,小猪妖的故事不是对《西游记》的改编或新编,而是“补写”。
中国动画电影自上世纪20年代诞生以来,一直偏爱西游题材。1926年万氏兄弟创作的《铁扇公主》,1964年上美影制作的《大闹天宫》,以及新世纪以来上映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西游记之再世妖王》等较有影响的影片,或表达团结一心抗战不屈、不畏强权当家作主的时代精神,或再现原子化个体企图摆脱虚无寻找意义的时代情绪,基本以唐僧师徒尤其是孙悟空为叙述核心,总体上呈现出从宏大叙事到个体视角,从看重权力到质疑权威,从肩负大义的精英到彷徨迷茫的普通人的主题演变。
“我想走出浪浪山”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人生的主角”
《浪浪山小妖怪》则走得更远,不是把取经人拉下神坛,而是彻底将西游取经设为故事背景,改弦更张选取整部《西游记》中难以计数的无名小妖为主角。借此叙述主角的转化,影片一方面承接原著,愈加深化西游取经一为成佛二为苍生的慈悲大义,另一方面也更加深入无数普通人厕身其中的时代肌理,为普通人立传。由此,进一步完善“西游宇宙”, 并以“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人生的主角”为主旨,再次尝试西游文化的当代演绎。
小猪妖短片里难以实现的愿望“我想走出浪浪山”,终于在长片中实现,只是这里的走出并非想象中的一片坦途风光旖旎。既然无法继续打工,也没可能分到唐僧肉,不如以长生不老、成佛受人尊敬为导向,假冒取经人亦去西方求取真经。被追杀的小猪妖和蛤蟆精,颇具周折地找到黄鼠狼精和猩猩怪,四妖组成冒牌取经团队,闹出不少乐中有苦的笑料,也逐渐得到成长。他们从对唐僧师徒“外貌”的模仿、取经行为的效仿,到发出“他们能取经,我们为什么不能”振聋发聩的质疑,进而认识到取经真谛,实现了自我价值的完全提升。
小妖怪们踏上“英雄之旅”
有主见的小猪妖、爱吐槽的蛤蟆精与话痨黄鼠狼、社恐猩猩怪的取经之旅,作为整部影片叙述重点,借鉴了好莱坞类型电影常见的“英雄之旅”叙事模式。四妖或为外部环境所迫,或想要改变灰暗现状,一起踏上新的征程,“开启”英雄之旅。在此过程中,遭遇误解、波折、险境等重重考验,也收获了诸如小庙老僧善意、小猪妖家人温情、村民认可等正面奖励,直至最终与黄眉怪展开大战,凡此种种都符合英雄之旅最重要的“旅程”叙述。最终,小妖怪们拼尽全力不惜耗尽修为,打败黄眉怪救出童男童女,来到旅程“终点”,此时的他们回望过往,在思想和情感上完成自我更新,进而领悟到整个旅程的真正价值。
从无名之辈到成为英雄,影片设置了多重对比。首先,是冒牌取经团队每个单一个体与正规取经团的对比,以及前者发生转变的前后对比。充当团队行动指挥的小猪妖对标遇事就要分家,但打仗肯花力气的二师兄,立场游移不定的蛤蟆精对标意志坚定的唐僧,话痨黄鼠狼对标沉默沉稳的沙僧,社恐怯懦的猩猩怪对标英勇灵活的孙悟空。二者巨大反差形成种种笑点,同时又在说书人讲述和村民口口相传中,唐僧师徒逐渐成为小妖们想象中的精神指引,最终导致冒牌团队在面对巨大危机时,坚持立场通过了关乎意义价值的最大考验。当口吃胆小的猩猩怪,誓死不愿与妖怪同流合污,在悬崖边喊出“我是齐天大圣”时,假冒者与正主终于在精神上合而为一,猩猩怪平淡到黯淡的人生,也因此变得光彩夺目。
假冒者与正主终于在精神上合而为一
这里小妖们的立场,也就是取经的意义,同样经过先后对比,最终深入人心。从一开始的被迫出逃,到投机式上路,直至被家人寄予厚望、被村民赋予降妖除魔造福百姓的大义,狭隘自私又不无现实无奈的“小我”,一步步看到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在与黄眉怪小雷音寺以假对假的博弈以及谎言戳穿后力量悬殊的对峙中,小妖们看到了身为无名之辈只能被动旁观,无法有效参与具体历史的残酷现实,但同时被激发出了“活出自己喜欢样子”的决心。
而所谓喜欢的样子,便是冲破向内的“小我”禁锢,和向外的“等级”壁垒,回归被功利主义压抑的充满真善美的本心,以及对更加美好的自我、他人和社会的向往。取经的意义既在真经,更在途中。小妖们虽然最终没有继续取经路,还散尽灵气退回懵懂小兽,但村民所代表民心和历史并没有忘记他们,为四妖所造的小龛挂着的对联“恩从善念起 德自好心来”,便是对他们此一段旅程的最佳注解。
黄眉怪小雷音寺
影片开放性结局,蕴含两种不同解读。《小妖怪的夏天》同样如此,冒险飞奔而来警告前方危险的小猪妖,被孙悟空一棒打死,随后得知这只是大圣将计就计引出群妖的计策,小猪妖不仅成为整个大王洞唯一活下来的小妖,还被赠予保命毫毛。然而,小猪妖被打后短暂的黑屏,达成的不仅是剧情的转场,也有刻意制造的叙述分裂。小猪妖可能得到正义嘉奖迎来光明结局,也可能伴随孙大圣“是妖怪就要被打死”的台词,从生至死无足轻重,永远徘徊在主流叙述之外,所谓善有善报的美好结局,不过是临死之际的自我安慰。
《浪浪山小妖怪》结尾,小妖们拼死打败的黄眉怪现出童子原形,得到新的法器,继续为唐僧师徒制造麻烦,以助其完成九九八十一难。正如黄眉怪对小妖们的嘲讽,取经不是谁都可以的,孙悟空和如来是五百年前老相识,八戒与沙僧本是天上神仙,唐僧更是唐王御弟、如来二弟子金蝉子转世。对于这些细节的解读,可以在“阴谋论”框架中,延续《悟空传》《太白金星有点烦》等文学作品对权力结构的质疑和反叛,所谓取经不过是多方利益的合谋,小妖们的自我牺牲看似悲壮,其实毫无价值,因为根本无法改变或者撼动现有体系,徒余悲凉罢了。但也可以从弥勒佛对四妖“可爱小家伙”的称呼、孙悟空赠出四根保命毫毛的设定,解读出乾坤朗朗日月昭昭天地正气浩然长存,取经,又岂止西行一途。
剧照
如果没有踏上征程,不堪一击的小猪妖们,可能会在大王洞充当杂役,可能会在双狗洞被取经人顺道清除,也可能像村里的老鼠精一样,压根没听过取经之事,终日为非作歹浑浑噩噩只是混个温饱。影片设置的这些对比,或许更加符合无名之辈的现实处境,更加突出活出真我的生命价值。尽管小妖团队没有哪吒和三太子的傲人背景,但也可以发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呐喊;尽管没有哪吒和三太子的功绩卓著,但勇于出发踏上征程,无愧本心,成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又何尝不是无名之辈的生命之光。
剧照
内容之外,《浪浪山小妖怪》的美术表达同样值得关注。影片结合中国传统水墨气韵、留白、神韵、意境,以及西方美术透视、层次、造型等审美特点,时而人小景大天人合一,时而动作流畅打斗激烈,小雷音寺直接致敬敦煌雕塑壁画,某些场景画面甚至让人想起中国武侠电影大师胡金铨。
此外,据影片总监介绍,《浪浪山小妖怪》的创作始于2021年,基本与短片创作同步,这种长线布局,以及热映当下影片在品牌联动、衍生品开发、打造主题影院等方面做出的种种尝试,结合今年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闹海》《聊斋:兰若寺》《罗小黑战记2》等多部优秀动画电影,“光大国漫”的确正在进行。
(刘春,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