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新闻网

中華青年思想與行動的聚合地

独家专访|秦明:法医很坚强,但也有中年危机

“如果说‘红’,那还是得归功于张若昀等等影视圈的朋友们。”秦明说,更重要的是,他笔下的那个法医秦明,是无数法医同行的集合:“我们这个职业是背抵黑暗,守护光明”。

法医秦明是谁?

你眼前可能会浮现张若昀、经超、严屹宽等等屏幕人物,但在现实生活中,确有一位名叫秦明的法医。

他是安徽省公安厅刑事侦查总队警务技术四级主任,是“法医秦明”系列作品的原作者,写过小说17部、科普书3部。除了作家的身份,他也是一个儿子、一个丈夫和一个父亲。

不久前,秦明带着最新出版的“燃烧的蜂鸟”系列完结篇现身上海书展,并在活动间隙接受了澎湃新闻·文学花边独家专访。

b2f4be6e df32 463a aa88 3044ad5b2783

法医秦明 摄影:马何霖

他说话直率,会玩笑,会自嘲,比想象中还要幽默。即将45岁的他坦言这几年中年危机非常严重。“无论是家庭的负担,工作的负担,还是写作的压力,都会有比较大的困扰。家里老人七十多岁了,小孩马上就要高考,我自己的精力也在下降。”

“但是不要紧,都是人生必经阶段。我会很乐观地去对待中年危机的。”在一顿“吐槽”后,秦明亮出明朗的笑容,“如果你身边有从事法医的朋友,你会发现他们都比较开朗、健谈,嘻嘻哈哈的。这也因为,他们充分理解了生命。”

2b66e366 e8a9 45e2 b517 933c047cb84a

法医秦明接受澎湃新闻·文学花边独家专访 摄影:马何霖

“折中”的人生选择

1981年,秦明在一个军警家庭出生,爷爷是军人,爸爸是警察。1998年秦明高考报志愿,秦明爸爸希望儿子也进入公安队伍,但秦明妈妈不愿意,她说:“我担惊受怕了半辈子,我不能担惊受怕一辈子”。身为护士的她,希望秦明将来可以当个医生。

就这样,秦明报了一个“折中”的专业——法医系。他是当年班上唯一一个把法医当第一志愿的人。

“但这个专业具体要做什么,那时候我一点儿没概念。我就是有个军警梦,出来能当警察就行。”

4b74fcb1 d922 4b0e 8995 c0a0218f272d

从小的军警梦

真正对职业有概念是在大一暑假,秦明开始跟着当地法医去跑案发现场,做伤情鉴定。他怎么也没想到,人生接触的第一起命案,死者就是自己的小学同学。

“我那会18岁,死者也18岁,他是被4个人拿刀捅死了。”到了现场,看到曾经熟悉的脸,秦明一下大脑空白,全身麻木。带他的法医看他状态不对,说“不行你就回去吧”。秦明想了想,如果这样回去,今后大概再也干不了这一行了。于是他咬着牙,坚持看完了整场尸体解剖。

当时这个案子也挺蹊跷。表面上看,就是4个人捅死了死者,这4人也被民警当场抓获,那么案子已破,尸体解剖似乎也没有太大意义。但就在解剖进行到一半,侦查员跑来了,说4个犯罪嫌疑人都说自己拿刀捅了肚子,就没人说拿刀捅胸口,但死者的致命伤是胸口的一刀,这一刀到底是谁捅的?

这个答案不确定,警方就没有办法明确4个犯罪嫌疑人的主次关系。就在这时,法医发现了致命刀伤的创口有一点皮瓣——皮瓣的出现,意味着造成致命伤的工具应该是一把带卷刃的刀。最后,警方利用这个线索,分析4把刀的形态,从而明确了4个犯罪嫌疑人在法律意义上的主次关系。

“我当时很震撼,不仅仅因为死者是熟人,更重要的是就这么一起简单的伤害致死案,法医都在里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秦明说,“我第一次参与法医工作就看到了这个行业的闪光点,就这样热爱了这么多年。”

51336cef b177 49d9 98f1 48711a0a0db0

二十出头的秦明

“能和您握一下手吗”

2012年,秦明开始在网上写下法医的故事。大一暑假遇到的那起命案,被他写进了自己的第一个故事。

讲述的冲动来自一种委屈。当时法医已经在一些美剧、港剧里出现,但大众依然对这个职业有很多偏见。每每说起自己是法医,对方都不敢握手,而且什么反应都有:“在火葬场上班是吧”“小伙子做这个工作多脏啊”,尤其参加婚礼时——“办大喜事的,你来了多晦气”。

“我就觉得,我们应该被更多人看见。我们是守护生命尊严的最后一道关卡,是一个很崇高的职业。”

bdbb9107 2065 4a69 b966 bc58e106be33

工作中的秦明

在这种情绪下,秦明开始了写作。他的每一篇小说都有真实原型。作为一个法医,他经历过的每一件案子都难以忘怀,因为每一件案子背后都有一起非正常死亡,都有一个令人唏嘘的故事。

这些故事很快收到了读者的追更,纸质小说《尸语者》《无声的证词》接连出版。等到第三本小说《第十一根手指》诞生,网剧找来了,这部由张若昀主演的20集网剧《法医秦明》播放量如今已突破24亿。

9e5a744a 6d58 4b2b a350 b31b4f2b9042

网剧《法医秦明》剧照

秦明后来要经常解释,书里或者剧里的法医秦明,并不等同于他本人。“我最早在微博上写小说,认证加V得用真名,所以就叫‘法医秦明’。我的小说又都是第一人称,所以大家以为书中主角就是秦明。后来网剧改编,片方想干脆用作者名好了,‘法医秦明’系列就这么来了。”

“如果说‘红’,那还是得归功于张若昀等等影视圈的朋友们。”秦明说,更重要的是,他笔下的那个法医秦明,一直是无数法医同行的集合。“我经常说我们这个职业是在社会的阴暗面里工作。任何一个地方,有阳光必然有阴影。我们的责任就是把阴暗逼到墙角,让它最小,我们要‘背抵黑暗,守护光明’。”

让他感动的是,“法医秦明”系列出来后,每次签售会,都有读者很主动地上前,问“秦明老师,我能跟您握一下手吗”。

“其实我知道,读者朋友不是为了跟我握手,而是为了告诉我:我们现在认可你们这个职业了。我觉得这在某种意义上是很有仪式感的东西,我很感动。”

我们有全世界最安全的社会

在“法医秦明”系列之外,近年秦明还创作了“守夜者”系列、“燃烧的蜂鸟”系列、法医科普系列。

有“芹菜”(秦明读者的自称)注意到,这些年秦明笔下的疑难凶杀案越来越少,更多是非正常死亡。

“不是我不写凶杀案,确实是凶杀案少了,那些重大、奇特的命案根本没有了。”秦明回应道,在他自己的经验里,现在的命案大约是他刚参加工作那会的六分之一。

他记得以前到一个专案组,组长会不停地问他问题:“作案有几个人”“凶手是男是女”“是不是熟人作案”……因为命案的中心是现场,现场的中心是尸体,而接触尸体的唯一的警种就是法医。法医在一个命案中掌握的信息量是最大的。但现在问题基本只有一个——“死亡时间大约什么时候”,接下去,就是调监控。

“因此,无论是小说还是影视作品,只要是刑侦题材,都在把时间线往前放。电视里法医还在做分析呢,底下弹幕就出来了,说‘你看看监控不就行了吗’。”

秦明坦率地告诉我,作为一个法医,他会感觉自己的存在感没那么强了,作为一个写作者,他会感觉素材没那么多了,“但是对老百姓来说,这是好事。我们的存在感、写作素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能有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大半夜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想去哪里都敢去,这多好,对不对?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讲,中国是全世界最安全的社会,没有之一。”

646befd2 f161 467e 9010 ea2349c47991

法医秦明作品集

另一边,秦明依然相信法医的不可替代。“在监控中,一个人把另一个人捅死了,看似全然清楚,但只有法医可以明确‘被刀捅死’是否为唯一死因,排除疾病发作等其他可能。无论科技发展到什么程度,我们的工作作为法庭科学,作为证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永远是少不了的。”

而作为写作者,他也会主动打破自己的写作瓶颈,去寻找新的题材,包括把讲述凶杀故事转为描摹当下社会现象,比如网络暴力、青少年心理问题等等。“而且我们的法医工作从秦朝开始就有了现场勘查和检验制度。如果我们往前写,也有的是素材,有的是故事。这是我们作为中国人骄傲的地方,我们的文化从来没有断过,延续了几千年,一直到现在。”

从网上战斗转到文学写作

秦明最新出版的是“燃烧的蜂鸟”系列完结篇《燃烧的蜂鸟:时空追凶1990》。这一系列的写作动力,来自父亲从警36年的刑侦笔记。

45d3bd09 e134 4431 a24f c5f124c5eb5d1ab08c4e bec8 42f1 9d66 5a9688d9716f

《燃烧的蜂鸟:时空追凶1990》由磨铁与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

“我会比较希望得到我父亲的认可吧。写书之前可能会更在意一些。写书了以后明显能感觉到父亲对我的认可,所以会好一点。”

我问秦明,父亲读了“蜂鸟”系列,有没有给他一些反馈?

秦明说,反馈就一句话——“千万不要说以我为原型”。“他很坚持一点,就是刑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不是一个人完成的,一定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我在看了他的笔记后也很感叹,实际上我们的父辈不管从事什么行业都在为后人打底,有他们的辛勤才有我们的今天。所以我写这本书还希望大家能去了解我们的父辈,他们的工作,他们的付出,他们的人生故事真的很精彩。”

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太太(铃铛姐姐)也给了秦明很大的支持。她是他的法医系学妹,不过最后没有选择成为一名法医。“这行还是需要一定的心理承受力。实习期后她决定改行了。但她支持我,包括我写小说。”

e9d7c978 fb7a 48c0 88c0 dd8044950d0d

大学时期的秦明与铃铛姐姐

人到四十以后,秦明感到了扑面而来的中年危机。“工作压力会比较大,就没有闲的公安,这你没办法。写作只能抽时间写,一旦停下来就会焦虑,写的时候也会焦虑。家里的压力也大,老人到了七十以后身体不是那么好,孩子马上也要高考。”

三年前,秦明还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网暴,连家人、朋友也备受困扰,秦明为此一度抑郁。“一个热点事件发生以后,你讲道理,很多人不信。”

好在法医的乐观和坦然依然作用着。秦明主动去看了精神科医生,走过了一段至暗时光。

“现在我会想,谣言和网暴就跟病毒一样,病毒是杀不死的,只有我们平时提高抵抗力。”秦明说,之前有谁抹黑、造谣法医这行,他都会跟打了鸡血一样,哪怕一夜不睡也要回怼过去,想要“灭毒”。但这些年,他会把更多精力从网上的“战斗”转移到文学写作中,变成了提高“抵抗力”。

“这也是人到中年后,我最大的一个变化。”

resize,w 1024

海报制作:王璐瑶


同类信息

查看全部

茉莉花论坛作为一个开放社区,允许您发表任何符合社区规定的文章和评论。

茉莉花新闻网

        中国茉莉花革命网始创于2011年2月20日,受阿拉伯之春的感召,大家共同组织、发起了中国茉莉花革命。后由数名义工无偿坚持至今,并发展成为广受翻墙网民欢迎的新闻聚合网站并提供论坛服务。

新闻汇总

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邮件地址:

linkedin facebook pinterest youtube rss twitter instagram facebook-blank rss-blank linkedin-blank pinterest youtube twitter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