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重构、产业变革加速推进的新阶段,中国正以更高水平的制度型开放迎接新一轮发展机遇。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不仅关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更是践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实践。
8月28日,中国一汽、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与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共同签署《捷达事业发展合作协议》,正是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生动注脚,展现了我国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过程中,通过深化国际产能合作推动产业升级的坚定决心。
突破传统合资模式
传统的合资模式往往局限于技术引进与市场开拓,而本次合作打破了传统合资企业的运营限制,通过政企协同赋能,实现了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成都经开区作为我国新型工业化汽车产业示范基地,将为捷达品牌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着力构筑自主运营的优质产业生态。
此次合作充分发挥了各方优势。德方带来先进的技术积累和全球视野,中方提供本土化研发能力和市场洞察,地方政府则提供政策引导和资源整合。这种多方协作的模式不仅能够加速技术转化和产品迭代,更能实现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和价值提升。
三年五款新车,首搭自研电子电气架构
根据协议,捷达品牌将于2028年前推出5款全新车型,其中4款为新能源车型,首款产品计划于2026年上市。这一产品规划体现了品牌在智能出行领域持续深耕的技术实力与创新动能。在技术路线方面,首款捷达品牌纯电车型将搭载一汽-大众自主研发的SOA电子电气架构,并在CMP平台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定制化开发。
值得一提的是,捷达品牌将采用开放合作的技术路线,可选装酷睿程开发的ADAS组合驾驶辅助解决方案。这种强强联合的方式不仅能够为客户打造更优质的商品体验,更体现了未来合作伙伴要素的重要性。随着项目的推进,预计将有更多技术伙伴加入这一创新平台,共同推动智能网联技术的发展。
本土化独立运营加强自主权
捷达品牌新公司将全面整合现有资源,依托中国本土研发与成熟供应链体系,获得更充分的自主决策权与运营灵活度。这种本土化独立运营模式意味着捷达品牌将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在研发、生产和销售方面更贴近中国市场,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变化。
中国一汽党委书记、董事长邱现东在签约仪式上表示:“本次签约,是中国一汽积极响应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政策、深入践行‘一带一路’倡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生动实践。一汽-大众将充分融合中德双方优势,提升本土化运营效率,加强自研自创能力,打造合资技术新高地,为四川汽车产业高质量转型发展,为捷达品牌‘深耕本土、辐射海外’注入全新动能。”这种本土化研发能力的建设,将使捷达品牌能够深度参与本土化商品定义和研发流程,针对中国市场需求进行专项优化。独立运营后的捷达品牌将更加敏捷地响应中国市场需求,进行本土化创新改进,为消费者提供更符合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千亿产业链与就业带动效应
成都经开区作为我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生态圈。这里聚集了一汽大众、丰田等12家整车企业,搭建了230万辆整车产能的生产平台,300余家关键零部件企业在此落户,其已跻身全国十大汽车产业生产基地。
经开区依托“政区合一”管理优势,形成了137.76万常住人口的人才基础池,其中专业技术人才占比达35%。公开资料显示,2024年新增53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452家,带动研发人员规模突破3.6万人。在汽车制造领域,一汽大众、领克汽车等企业集聚了1.2万名汽车工程师,形成西部最大的汽车产业人才集群。
捷达品牌落户成都将进一步带来经济效应。据协议内容,捷达品牌将致力于构建千亿级汽车产业生态体系,贯通研发创新、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到销售服务的全链条。这一产业链的形成将充分发挥产业带动效应,预计为当地创造数万个就业岗位。
在人才引进方面,根据政府网站信息,经开区对个人年薪超40万元的高级管理人员给予5%薪酬奖励,新引进硕士、博士分别享受3万元和7.2万元补贴。这些政策有助于捷达品牌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同时,产线操作工等基础岗位也有大量需求,近期招聘信息显示汽车操作工月薪可达6000-7000元,动力总成产品工程师等专业技术岗位月薪则可达3万元。
深耕本土辐射海外
此次合作对中国汽车产业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对行业而言,捷达模式提供了一种合资品牌本土化运营的新思路,既能够充分利用外资企业的技术积累,又能够充分发挥本地政府的资源整合能力,实现互利共赢。
迄今,捷达车型已经累计拥有超过500万中国用户,其皮实耐用标签深入国民认知。对消费者而言,捷达品牌的本土化独立运营意味着更贴合需求的产品和更优质的服务。
结合更加本土化的创新改进以及计划推出的4款新能源车型,将为消费者在入门级新能源汽车市场提供新的选项。
展望未来,捷达品牌的发展愿景不仅限于国内市场。在牢牢扎根国内市场的基础上,捷达品牌将以更加自信的姿态放眼海外市场,依托成都国际铁路港,结合本地化产业优势,多元化布局海外生态。
“深耕本土,辐射海外”的战略远景,与中国汽车产业整体发展趋势相符,也将为成都建设“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