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科隆经济研究所(IW)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美国对欧盟进口的依赖程度远超外界普遍认知,欧盟在进口总额和商品数量上均已超过中国,成为美国的首要进口来源。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去风险化”策略实施,美国对中国进口的依赖正在逐步减弱。
路透社援引这项研究称,在过去15年间,美国对欧盟的依赖显著增强。2023年,美国至少有50%依赖欧盟供应的产品类别超过3100种,而2010年时这一数字为2600余种。相关进口商品涵盖化工产品、电气设备、机械及工业器材等,总额达到2870亿美元,几乎是2010年的2.5倍。
相比之下,中国去年在这一类商品中的覆盖数为2925种,总额2470亿美元,低于欧盟。研究称,这一变化反映出美国在与中国贸易关系中正实施“去风险化”进程,对中依赖程度显著下降。
研究并指出,欧盟部分产品在美国进口中长期保持高份额,短期内难以替代。这意味着,一旦美欧贸易紧张加剧,欧盟在谈判中握有筹码,甚至可以将关键商品列入出口限制清单。
报告作者之一萨米娜·苏丹(Samina Sultan)表示,单纯的贸易数据虽不足以全面反映这些商品对美国买家的重要性,但研究结果足以向美方表明,如果继续提高关税,将等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研究指出,在此前与华盛顿的关税谈判中,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本可以利用美国对欧进口依赖度上升这一优势,争取美方更多让步。但最终双方仅同意将大多数欧盟商品的关税设定在15%的基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