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众院跨党派代表团于21日访中,并由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接见。美国此行被誉为是「破冰之旅」,并为中美试图缓和紧张的重要一步。然而,台湾旅美学者则警告台湾恐沦为中美谈判筹码。
美国联邦众议院跨党派代表团由民主党籍众议员史密斯(Adam Smith)率领,于21日展开对中国的访问。这是自2019年后,美国国会议员首次组团前往中国。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会见美国众议院代表团时表示,希望中美相向而行、做携手发展的伙伴,中美需要加强接触「打破坚冰」。此行更被许多专家视为中美试图缓和紧张、恢复交流的重要一步。
根据中国外交部的新闻稿,李强表示,中美都是世界上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中美关系保持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符合两国共同利益和国际社会期待。
然而,针对美国访团此行,台湾旅美学者翁履中表示,美国众议院跨党派议员组团访问中国,与其说是美中关系「破冰」,不如说是一场「压力测试」。北京借此观察风向,美国政府则意在控管风险。但真正值得台湾警惕的,是美国国会在实际操作上,已经开始调整自身在台海的风险承担角色。
翁履中分析,中美表面上重启军事对话,被形容是「破冰之旅」,但在台海局势紧张、美中科技与军事角力升温之际,这更像是一次情报交换与底线摸索。
对台湾而言,讯号却不容乐观,过去几年台湾因美中对抗而获得前所未有的能见度,如今一旦进入战术性妥协阶段,这些支持恐怕转瞬成为谈判桌上的筹码。
他更强调,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交易原则」在台湾议题上表露无遗。特朗普强调不会无偿援台,甚至公开要求台湾必须为美国的保护付钱。这样的话语对北京是友善讯号,但对台湾却是巨大警钟,因为特朗普不排斥在台湾问题上做出暂时性让步,只要能换取中国大陆在关税或科技封锁上的退让。
这也表示,一旦美中需要展示「降温」成果,台湾将成为最容易被操作的领域。翁履中指出,台湾已经注意到风向转变,因此今年大幅增加国防预算,并加速本土军工发展,但这仍无法改变大国博弈的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