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五名香港导演合拍的独立电影《十年》,以预计中国因素对十年后香港可能产生的变化为题材,被喻为「香港启示录」,但因题材触撞「红线」,遭中国全面封杀,亦令该片难以在港举办纪念上映十周年的活动,只能改在海外重映。参与该片其中一位导演周冠威接受本台专访,借电影《十年》回望过去十年间香港的变化,以及在「红线」处处下如何继续电影工作。
独立电影《十年》在2014年雨伞运动后一年面世,由《浮瓜》丶《冬蝉》丶《方言》丶《自焚者》及《本地蛋》等五段独立短片组成,负责拍摄《自焚者》的周冠威,当年以仿纪录片的方式制作,假设2025年的香港,有年青社运领袖因违反涉及国安的《基本法》23条而在狱中绝食死亡,激发支持者在英国驻港总领事馆前自焚。该短片的内容与2019年反修例运动及其后香港发生的事雷同,既有社运人士入狱,亦有市民自杀。
周冠威:《十年》是照妖镜 成真属可惜
周冠威表示,当年构思《自焚者》,是想以假设的方式,呈现未来有可能在香港发生丶但港人最不想看到的场景,从而让社会有所反思和警惕。他对于当年的作品在过去几年近乎「预言」般在现实中发生,感到可惜和无奈,反映香港的改变无法阻挡的大势:「《十年》的构思不是先知,而是一道照妖镜,我们把当年已在香港发生的不公义和阴暗面揭示出来,呈现我们最不想看到的未来,这些故事最后变成事件,是好可惜的事。」
对于《十年》被捧为「香港启示录」般的存在,周冠威表示,不同人看同一套电影会引发不同的思考,不论是「启示录」丶「照妖镜」丶「政治启蒙电影」或是「警世片」,这套电影已成为香港电影史丶甚至香港历史上的「特别存在」,庆幸自己有参与其中:「当年已有打压和禁播,这出电影上映时场场爆满,放映六周突然被商业院线叫停不能播。之后不少人找我们说要办私人和社区放映,看《十年》变成遍地开花的社会运动。电影在全港18区放映也场场爆满。我记得当年在沙田新城市广场那场社区放映,是坐无虚席,人潮不仅挤满银幕前,还有很多人坐在银幕背后,反着画面也要来看,我相信把电影放映变成社会运动,是香港甚至世界电影历史上的一个纪录。」
社区放映幕前幕后挤满观众:反着画面也要来看
在《十年》面世后,因题材触撞了中国电检的无形敏感区,不能在中国播放,连该片获得香港金像奖的消息也在中国被封杀。在《港区国安法》下,社区放映的机会被消失之余,电影亦因审查条例已加入国安元素而难以再在香港上映。周冠威表示,今年是《十年》电影面世的十周年,是值得纪念的事,但他早有心理淮备,该片难以过关,相信不能在香港重映和举行纪念活动。他透露,《十年》的十周年纪念放映,分别在台湾丶英国和美国等地启动,他下月便会亲身到台湾,出席电影十周年的巡回放映。
周冠威坦言,因电影无法在香港播放,连DVD和书籍也无法在市面找到,已有一段时间没有重看这部作品,想借着今次十周年重映的机会,再重温《十年》,也听听海外观众如何看香港的变化。
《自焚者》是周冠威首部涉足政治议题的作品,回望过去十年的经历,周形容,这部作品是改变他命运的转捩点。因为该片和拍摄讲述2019年香港社会运动的《时代革命》,周冠威被标签为「禁片导演」,不仅这两部作品无法在港上映,连同讲述精神问题爱情片的旧作「幻爱」,去年在港安排重映也突然被叫停。周冠威承认,由《自焚者》开始,已承受不同的打压,而同属香港演艺学院校友的庄梅岩早前揭露所经历过的不公事件,早几年已发生过在他身上。但周冠威表示,没有后悔参与《十年》中《自焚者》的拍摄,更认为那是他个人创作的重要突破:「十年前拍《自焚者》就像我电影生涯的自焚行为,当时已有淮备因为这部作品,自己会被标签,要再接拍电影会遇到困难和打压。但我也能突破这道心理的红线和枷锁,用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心态,换取心灵上的更自由。如果当年没有拍《自焚者》,就没有2019年拍摄的《时代革命》。」
「禁片导演」新作《自杀预告》 送检六周仍未批
周冠威因为这份创作和心灵自由,付出很大的代价。他自此难以为作品找寻投资者,在香港也很难找到演员和拍摄团队合作。他以教育和学童自杀问题为题的最新作品《自杀预告》,也是在困难重重下完成。
他忆述,电影先是经历香港找不到拍摄场地,要移师台湾制作;再经历找演员难的问题,新作的参演演员中,影帝黄秋生是唯一参演的港人。他透露,新作已完成后期制作,并安排于11月在台湾上映,但能否在香港放映,至今仍是一个问号:「真的难以预测,新作在8月4日已送电检,已六个星期了,我还在等候回覆。」
周冠威说,面对和消化所有可能出现的坏消息和情况,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他已做好心理淮备去面对任何结果,并以「阿Q」的态度面对:「如果真的不能放映,我会从正面看这件事,可能是又要多给我一个禁片的『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