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新闻网

中華青年思想與行動的聚合地

马上评|“7岁的毛毛”引争议,西贝为什么又做错了

因预制菜争议而身陷舆论风波的西贝,因为一篇自宣文章,这两天再次遭到不少网友的吐槽。

9月23日,西贝公众号发布一篇名为《7岁的毛毛:我以为我再也吃不到西贝了》的文章。以7岁儿童毛毛的视角,讲述妈妈因为近期网络舆论,建议“星期天别带孩子去吃西贝了”,但毛毛哭闹着“就是要去西贝”,最终妈妈想通了,而“7岁的毛毛一进店就直接冲向店长,抱住她的大腿哭了起来”……目前,西贝已经删除该篇文章。

f0385787 ec2d 461b 93bc 1f7fa073e289c28da972 a0c5 49c2 b725 1c94d5a8fdce

西贝自宣文章截图。

文章描述的案例是否真实暂且不论,这种极度煽情的写法,在公关层面看,确实是比较落伍的操作,很容易引发消费者反感。尤其考虑到,最近很多网友还在质疑西贝餐饮的品质和性价比,这时候西贝最好的公关应对,应该是少说多做,用产品和服务证明自己、改善形象。

这篇自宣文章以“7岁的毛毛”为主角,讲了一个极特殊的煽情故事。在西贝陷入舆论风波后,这位小朋友还“坚持要去吃儿童餐”,或许确有其事,但西贝此时放出这个故事,非但不会引发普遍的共鸣,还可能会被质疑在搞危机公关、情感绑架。

当然,这未必是西贝刻意采取的公关手段,其客服人员回应的,发布文章的公众号是他们企业的内部服务号,主要是给企业内部的伙伴阅读。在企业遭遇危机的紧要关头,做一些内部的情感动员、鼓舞大家的士气,原本也无可厚非。可是当这个公众号同时也能被外界看到的时候,如果还全然意识不到可能引发误读,那只能说西贝整体的舆情风险意识,是需要提高的。

西贝最近也是各种不容易。从这篇效果翻车的文章,到之前西贝的一系列公关应对,或许问题都在于,太过凸显“自我”的立场和感受,而不是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换位思考”。

如果在之前的风波中,不是急于和批评意见硬刚、强调自家没有一道预制菜,而是多去了解一下消费者心目中的“预制菜”是什么,做更坦诚的沟通,或许就不会把企业推到难堪的境地。

同样,西贝内部服务号,即便是给员工们看的,在遭到大范围批评的时候,是放大某个极特殊的支持者案例来自我感动,还是多去了解传达一些批评的声音来自我督促?显然后者对于企业的发展更好,即便被外界看到,也会起到无心插柳的公关效果。

说到底,某个具体的公关行为是对是错,没什么客观的标准。当一个企业的产品或者服务过硬,受到消费者大范围认可的时候,即使经营者偶尔语出惊人,也不是什么大事。但对刚刚遭遇巨大风波的西贝,如果急于用感人故事“证明自己”,可能就会陷入“做什么说什么都是错”的尴尬。

对西贝来说,此次在公关手段上出点偏差,并不是致命的问题。更重要的问题还是,能否用过硬的产品和服务留住消费者。与其忙着煽情,不如好好回归餐饮企业的本质,让西贝的菜更安全、更好吃、更有性价比,这才是有长远说服力的。

同类信息

查看全部

茉莉花论坛作为一个开放社区,允许您发表任何符合社区规定的文章和评论。

茉莉花新闻网

        中国茉莉花革命网始创于2011年2月20日,受阿拉伯之春的感召,大家共同组织、发起了中国茉莉花革命。后由数名义工无偿坚持至今,并发展成为广受翻墙网民欢迎的新闻聚合网站并提供论坛服务。

新闻汇总

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邮件地址:

linkedin facebook pinterest youtube rss twitter instagram facebook-blank rss-blank linkedin-blank pinterest youtube twitter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