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部周五(9月26日)回应欧盟气候事务主管对中方最新气候承诺的批评,指责欧盟在气候问题上表现出“双重标准和选择性失明”,并指责欧盟在落实自身气候目标方面行动迟缓。
路透社报道,中国日前公布了最新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承诺到2035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峰值水平上削减7%至10%。欧盟气候事务专员沃普克·霍克斯特拉(Wopke Hoekstra)称这一目标“明显令人失望”。
就在前一天,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联合国大会讲话中称气候变化是“最大的骗局”。中国外交部在回应中没有直接提及,但似乎有所影射。
外交部一位发言人在一份针对霍克斯特拉言论的书面回应中称:“有些人在听到‘气候变化是骗局’这样的说法时充耳不闻、保持沉默,却反而无视并对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所采取的负责任和积极行动妄加评论,这才是不负责任的。”
霍克斯特拉表示,中国的新气候计划“远远低于我们认为既可实现又有必要的水平”。据《纽约时报》周三报道,欧盟专员也同时还批评美国的气候政策“令人担忧且存在问题”。
中国呼吁加强气候合作
中国外交部的声明指出:“这种言论破坏了全球在应对气候变化上的团结,损害了合作氛围——这才是真正令人‘失望’的。”
按照2015年《巴黎协定》,各国应每五年向联合国提交新的国家气候计划,以推动将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
作为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美国在特朗普今年1月上任后,再次提交退出《巴黎协定》的通知。
欧盟尚未公布其新的气候计划,尽管原定提交期限为2月。但欧盟已同意,到2035年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66.25%至72.5%。
中国外交部的声明还呼吁欧盟改变“说得多、做得少”的做法。声明并称,中国是“最有决心、最有力度、最有效落实减排承诺的国家”。
路透社称,中国宣布的最新国家自主贡献目标,首次提出到2035年主动削减排放。但7%至10%的减排幅度,远低于一些科学家认为为实现全球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所需的30%。
欧盟委员会去年10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欧盟温室气体排放量同比下降8.3%,较1990年水平下降37%,同期经济增长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