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公布阿拉木图第二座核电站计划:中国合同将取得这一优势。哈萨克斯坦的核能野心正在向东方移动,增强了莫斯科和北京的力量,同时给欧洲留下了很小的回旋余地。
哈萨克斯坦已确定在阿拉木图地区建设第二座核电站的地点。目前,与潜在供应商的谈判正在进行中,中国将被视为“优先承包商”。哈萨克斯坦原子能机构主席阿尔马萨达姆·萨特卡利耶夫本月初在议会下院(Mazhilis)的一次简报会上宣布了这一消息。
萨特卡利耶夫在简报会上表示:“我们的第二座发电厂也将建在该国南部,那里目前存在能源短缺问题,新发电厂将确保可靠稳定的能源供应。”
位于阿拉木图州乌尔肯村的俄罗斯首座核电站已开工建设。该项目合同已授予俄罗斯国有原子能公司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
这家俄罗斯公司将建造两座VVER-1200核电站,预计建设工期约11年。该核电站的投资额预计为140亿至150亿美元,但该数字可能会有所调整。
中国优先
萨特卡利耶夫先生证实,与所有潜在供应商和投标人的谈判正在进行中。据报道,已有多家国际公司对该项目表示出兴趣。
在大多数与第一个项目参与者相同的候选企业中,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CNNC)似乎占了优势。
萨特卡利耶夫先生解释说:“关于中核集团,我们尚未做出最终决定。但根据提交的方案,我们认为中核集团是优先承包商。” 中核集团正在提议采用其华龙一号(HPR1000)反应堆,也称为“中国龙一号”,这是一种先进的核技术,使用寿命为60年,利用率超过90%。
能源安全处于最前沿
哈萨克斯坦总统卡西姆-若马尔特·托卡耶夫多次强调能源安全和独立作为战略重点的重要性,最近一次是在2025年哈萨克斯坦能源周期间。
托卡耶夫先生重点介绍了旨在增强能源韧性的各项大型项目,并强调了国际合作伙伴对这些“重要举措”做出的“重大贡献”。
此外,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已批准在哈萨克斯坦东部阿拜地区库尔恰托夫镇附近建造另一座核电站。
在托卡耶夫的指示下,鉴于哈萨克斯坦在全球铀市场上的有利地位,哈萨克斯坦的能源安全战略似乎牢牢地扎根于核能,并将其作为能源转型的关键要素。
复兴核能
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最大的铀生产国,铀储量约占全球储量的12%。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塞米巴拉金斯克试验场关闭以来,该国一直没有运行任何核设施。
尽管与该试验场相关的痛苦回忆挥之不去,但该国面临着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当局坚持认为,在减少对进口燃料和化石燃料依赖的同时,恢复核电至关重要。
哈萨克斯坦目前主要从俄罗斯进口电力,以弥补其电力缺口。最近的报告显示,该国电力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缺口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迫使其通过进口电力来填补这一缺口。
该国的能源结构仍然严重依赖化石燃料,煤炭约占能源需求和电力产量的50%。政府的目标是通过发展核电和增加可再生能源产能来实现能源供应多元化。
欧洲怎么样?
尽管哈萨克斯坦官员坚称尚未做出最终决定,但中国明显的优势可能会令欧洲竞争对手望而却步,因为他们在之前的招标中已被排除在外。
法国电力公司(EDF)是唯一一家入围建设首座核电站的欧洲公司,但尽管经过多方外交努力,最终还是失去了合同。
当时,哈萨克斯坦原子能机构强调中标方案的全面性,以此证明其选择的合理性,并指出只有俄罗斯和中国能够独立提供从融资到人员培训、设计、建造和乏燃料管理的全方位服务。
尽管欧盟试图更广泛地深化与哈萨克斯坦和中亚地区的合作,但这些进展凸显了欧洲企业在争夺该地区重大机遇时面临的挑战。
哈萨克斯坦的核能未来似乎正与其东方伙伴国共同塑造,这些伙伴国的资金、技术和政治意愿更加一致。对于渴望扩大其在中亚影响力的欧洲来说,现实情况可能是,无论多少外交努力都无法改变这种平衡——至少在核能领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