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新闻网

中華青年思想與行動的聚合地

超越网文用户,短剧掀起的变革比想象的更多

短剧能够倒逼网络文学创作和影视创作改革,去掉那些冗长的内容和无效的叙事吗?未来的图景,应是长短并存、多元共生,我们拭目以待。

短剧最初入场和网文一样,经历过野蛮生长。不妨借用《百年孤独》的经典句式:“很多年后,当我们聊起短剧的时候,可能会回想起网络文学刚刚兴起的那个时候。”

短剧和网文,起初都不被看好,但是它们贴近时代、媒介和受众,迅速发展壮大,成为新大众文艺的重要的成员。

短剧是在网文、网剧、短视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后起之秀,是网络媒介发展到当下最新的内容形态,它将各种优势集成,如低成本、快情节、高节奏、浓情绪,这些特质让它迅速席卷市场,对影视界和网文界都形成了新的挑战。

根据《第56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 2025 年 6 月,我国网民达11.23亿人次”,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达10.68 亿人,占网民整体的 95.1%;微短剧用户规模已达 6.26 亿人,占网民整体的 55.8%。”而与此同时,网络音乐、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的用户规模分别达 7.24 亿人、5.84 亿人和 5.13 亿人。

从数据层面来说,短剧用户已经明显超越网文用户。短剧不仅仅是一种文艺现象,更是一种网络时代的文娱支柱产业。

短剧正在成为网络时代新的表达方式。

网络时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可以加上很多前缀,比如人工智能时代、大数据时代、视觉文化时代、注意力分散的时代,等等。短剧可以说生逢其时,它是适应网络时代的新物种。

短剧适应视觉图像时代。当我们在讨论图像时代、视觉文化的时候,我们都不能离开一个源头,就是海德格尔曾经提出的“世界图像时代”。他在1938年发表了名为《世界图像时代》的演讲,现代社会的根本特征就是世界被把握为图像。现代的基本进程乃是对作为图像的世界的征服过程。

人类不断发挥自身的主体地位,世界变成了可被测量、分析和消费的客体,生活不仅仅在经历,也在不断被书写、拍摄、剪辑、观看,分类定制成为各种被点击观看的消费商品。短剧正是从这样的生活短视频、剧情短视频进化而来,它不再是零星的生活记录,演进成为更加标准化的文娱消费品。

目前,无论是作为内容平台的阅文、七猫,还是作为短视频平台的快手、抖音,还有微信中的无数小程序,短剧已经成为一个必争的赛道。甚至越来越多的官方媒体也加入其中,内容包括文旅、文博、非遗、红色主题、行业主题、甚至反诈主题,等等,其中也出了不少精品,如《逃出大英博物馆》《傩戏》《重回永乐大典》《请回答1937》等等。短剧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内容植入和传播的新载体,谁能掌握短剧就能掌握市场。

短剧适应注意力分散的时代。短剧契合移动客户端的观影模式和高节奏下人们碎片化的阅读行为,其拍摄构图尤其重视近景和特写镜头,都是为竖屏观看而设置的。短剧的快情节、高节奏、浓情绪也能够适应人们碎片化的阅读观影行为。

罗伯特·哈桑在《注意力分散的时代》一书中提到:“不断加速的网络是支配经济、文化和社会的生产基础和控制架构,同时是一种新的时间形式,在技术层面前所未有的网络时间的基础。这种难以穷尽的、多元繁杂的网络时间,使得人们的注意力被不断分散。”而短剧正是通过强冲突、快节奏、多反转等方式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和人民币。

resize,w 1024

《盛夏芬德拉》是短剧破圈的标志性作品。

目前,短剧的内容品质也在提高,比如播放量超过30亿次的《盛夏芬德拉》,与以往短剧以强烈的戏剧冲突、脸谱化的人物形象相反,而以充满含蓄、象征意味的镜头语言取胜。

即便这么紧凑的剧情中,还是看到了很多传达人物心境的空镜头,比如剧中的芬德拉玫瑰,从开头的花苞、中间的含苞待放、结尾的盛放,象征着两人的情感从陌生、心动到热恋不同时期的状态。又如悠长的蓝色隧道中,只有他们的车缓缓前行,不仅将两人心动摇曳的气氛释放,也预示着未知的未来。

这部短剧可以说使短剧视听艺术迈了新台阶。走过草莽时期,短剧开始注重将速度与艺术结合。

短剧适应大数据时代,精准狙击目标人群。在网络的海量信息中,其实各大平台都有了用户的数字画像。根据浏览历史分析客户的偏好和消费习惯,精准投送相应的内容推广短片,在关键剧情播放节点设置付费。

根据新京智库发布的《中国微短剧精品化发展研究报告(2025)》可见短剧用户更加详细的数据,比如用户年龄结构中20岁以下占比14%,20-29岁占比14.4%,30-39岁占比22%,40-49岁占比19.7%,而50岁以上占比29.9%,短剧观看最多的人群以中老年人为主。无怪乎短剧市场有大量以中老年人为主角的题材。而当下,短剧改编网络小说更是直接以平台小说的阅读数据为衡量标准。

短剧适应AI时代。短剧中有不少AI参与制作,AI不仅可以从内容层面架构故事情节和细节,也可以在制作过程中做分镜、文生图、图生视频、后期剪辑、配音、字幕和音效等,尤其是特效,降低了影视剧的各个流程中的生产成本。而短剧中的动漫类型,AI制作占比更大,已经成为行业内预测的下一个风口。

随着全球首部AI短剧《After Divorce: My Five Brothers Paved My Way to the Billionaire Throne》的诞生,其主创井英科技表示有自主研发的AI短剧创作平台CreativeFitting VFS,普通人也可以尝试制作自己心目中的短剧。或许,未来短剧会成为一种更具互动性的全新业态。

短剧作为新大众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来了哪些变革?

短剧入场,全民皆作者。短剧的制作成本低、时间短、风险小,几乎一部手机就可以开始,人人都可以实现自己的导演梦和演员梦。

四川三名大学生就用一部手机拍摄完成了两万制作费的《封妖录》,手工缝制的服装加上AI特效场景,却拥有两千万的点击和网友的催更。

在长剧紧缩的市场下,短剧不仅解决了大量职业演员的工作,也让大量非职业演员过了一把演员梦。《花开石上》就是由二十多名村民完成的,原本是助农直播,也成为短剧市场的一股清流。尤其是AI辅助创作,可以说,短剧让创作者和接受者的边界不断消融。

短剧入场,是媒介变革带来的业态迭代。短剧和网文、网游、网剧、短视频、直播一样,都是网络媒介的产物,不过短剧集大成。短剧不仅是网文的可视化,也是网游短视频的故事化,更可以是各行各业新的内容推广形式,它正在成为网络时代新的表达方式。从口语媒介的绵长、文字媒介的稳定、手工印刷媒介的批量复制、现代大众媒介的即时,再到网络媒介的无尽多元,确实是一个不断加速的过程,短剧也是以一种持续的加速形式适应网络媒介。

但同时,短剧的运行机制也对网络文学创作和影视剧的传统创作模式产生了新的冲击。仙侠网文大神管平潮就曾坦言,受到短剧影响,现在自己反复调整小说万字的开篇,因为太长了无法吸引读者的注意。

resize,w 1024

长剧也开始吸收各种强节奏和多反转的叙事模式。图为热播长剧《许我闪耀》海报

热播剧《许我闪耀》男主女相互欺骗,又相互揭穿,才开头剧情已经从结婚走到离婚,堪称短剧速度,“短剧式”这样的评语已经从最初的贬意变成了褒义,长剧也开始吸收各种强节奏和多反转的叙事模式。

长与短之争背后,是网络媒介的加速,是当代社会人们工作节奏和生活节奏的加速,也是人们情绪阈值的加速。短剧带来的冲击很难以简单的好与坏来定义。短剧的快节奏、强冲突、浓情绪势必会带来对于深度叙事和审美能力的一种绞杀,过于追求速度导致难以保证品质。

但是短剧又能重新倒逼网络文学创作和影视创作改革,去掉那些冗长的内容和无效的叙事。未来的图景,应是长短并存、多元共生。

短剧要想走得更长远,还要解决自身的问题。

其一,短剧市场目前还未形成版权的规范,很多短剧抄袭网文,一经发现最多也只是下架,因为制作成本低,所以短剧市场对这样的惩罚不以为意,无非是另起炉灶。短剧之间的相互抄袭也非常严重,一旦某个故事爆红,便会出现大量跟风之作。

其二,短剧的内容审核也没有形成规范,短剧中有大量内容情节无脑低智,尤其是言情短剧中的霸道总裁,充斥着各种强制爱、囚禁爱、性交易或者暴力惩罚。

短剧的受众中有大量未成年人,价值观和生活态度正在形成过程中,对于短剧中的内容缺乏辨别能力,这并不是短剧制作方写明一句“影视效果,非不良引导”就可以规避的责任。短剧内容的精品化还需要不断加强。

(胡笛,上海网络作协理事,华东师范大学在职博士后)

【澎湃新闻·上海文艺官方公众号已上线,敬请关注】

resize,w 1024

同类信息

查看全部

茉莉花论坛作为一个开放社区,允许您发表任何符合社区规定的文章和评论。

茉莉花新闻网

        中国茉莉花革命网始创于2011年2月20日,受阿拉伯之春的感召,大家共同组织、发起了中国茉莉花革命。后由数名义工无偿坚持至今,并发展成为广受翻墙网民欢迎的新闻聚合网站并提供论坛服务。

新闻汇总

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邮件地址:

linkedin facebook pinterest youtube rss twitter instagram facebook-blank rss-blank linkedin-blank pinterest youtube twitter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