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尔街日报26日的报导指出,要知道对俄油制裁的成效如何,可以看看此前被西方国家制裁的俄罗斯北极液化天然气2号(Arctic LNG 2)计画。
华尔街日报指出:美国日前宣布对俄罗斯两大石油巨头“俄罗斯石油“(Rosneft)与”路克石油“(Lukoil)实施新制裁,但中国北海港一直接收俄液化天然气,而且能规避美国的制裁。
报导表示,美国拜登政府透过多轮制裁行动,严重削弱了北极液化天然气2号设施周围的物流、航运和融资生态系统。但据船舶追踪数据显示,自今年8月以来,有11艘油轮运出北极液化天然气2号的液化天然气,其中一个接收站是中国北海港。
报导表示,上周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俄罗斯石油“与”路克石油“实施制裁的同一天,一艘长度接近3个足球场的油轮停靠在中国北海港,船上装载著北极液化天然气2号的液化天然气。
数据供应商Argus的分析师表示,中国北海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的营运商是国有企业“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该公司主要在中国持有资产,暴露于以美元为基础的金融体系的程度有限,这使北海港及其拥有者不太容易受到美国二次制裁的风险。
报导又表示,为了避免被美国二次制裁,自从北海港开始接收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后,再没有其他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停靠北海港。
报导表示,美国迄今没有对北海港相关设施实施制裁,但英国日前对俄罗斯实施新一轮制裁中,包括这家中国的“国家管网集团北海液化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当时中国驻英国使馆发言人表示,英方有关制裁是没有国际法依据的单边主义行径,损害中国企业正当权益,已向英方严正交涉。
报导表示,中国也为北极液化天然气2号计画提供了涡轮机等俄罗斯无法从西方获得的零部件。根据谘询公司睿谘得能源(Rystad Energy)的分析师表示,为了运输天然气,俄罗斯从其他地点重新部署油轮,并使用一些旧船,包括影子船队,这些船队依赖不透明的所有权和空壳公司,令外界难以辨识。